一种紧凑型通讯设备用电源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525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37
一种紧凑型通讯设备用电源电缆,其结构为:采用第5类铜导体,其结构柔软易于弯曲,其形状为半圆形,铜导体外绕包第一绕包层,之后挤包绝缘,两个半圆形线芯拼接成缆为一个圆形缆芯,缆芯外绕包第二绕包层扎紧,在第二绕包层外包覆一层复合屏蔽层,之后挤包外护套。该结构电缆具有较高的柔软性和较小的外径,便于敷设,同时具有较高的抗干扰屏蔽效果,适用通讯设备或其他对信号设备的供电。

A compact power cable for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通讯设备用电源电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紧凑型通讯设备用电源电缆,适用于额定电压0.6/1kV,属于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人们对网络、通讯的需求也日益提高,紧凑型通讯设备用电源电缆应运而生。尤其是通讯行业标准YD/T2289,其对通讯设备用的电源电缆提出了较高要求,除了基本的电性能、机械性能外,对于电缆的弯曲性能、电缆的外径(减小外径)也提出了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需要满足小外径、易弯曲的性能,本技术电缆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根据通讯行业标准YD/T2289,在满足基本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提高电缆的弯曲性能、同时有效减小电缆外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紧凑型通讯设备用电源电缆,其结构为:由两根线芯以及多根填充绳绞合构成缆芯;再在缆芯外绕包第二绕包层扎紧,在第二绕包层外包覆一层复合屏蔽层,之后挤包外护套;所述线芯是导体外先绕包第一绕包层后再包裹绝缘层构成;所述导体的径向截面是半圆型;两线芯的平直边拼合;导体的规格为4mm2~10mm2;所述导体由裸铜单丝绞合构成,裸铜单丝直径范围是0.30mm~0.40mm,绞合节径比为16~18倍;裸铜单丝的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左向;第一绕包层是由无纺布带重叠绕包构成,无纺布带的标称厚度是0.12mm,绕包搭盖率不小于10%;绝缘层是在第一绕包层外挤包的XLPE绝缘料并温水交联构成;绝缘层平均厚度不小于0.7mm;第二绕包层是由无纺布带重叠绕包构成,无纺布带的标称厚度为0.2mm,绕包搭盖率不小于15%;第三绕包层是由铝/塑复合带重叠绕包构成,搭盖率不小于15%,铝/塑复合带的标称厚度为0.35mm;外护套是在第三绕包层外挤包PVC护套料构成,外护套的标称平均厚度不小于1.8mm,最薄点厚度≥标称值的85%-0.1mm。本电源电缆的外径是10.7mm~15.0mm;填充绳是外径为1.6mm的PP绳。所述导体的裸铜单丝直径是0.34mm,绞合节径比为17倍;绝缘层平均厚度为0.9mm;外护套的标称平均厚度2.1mm;本电源电缆的外径是12.1mm。本电缆采用第5类铜导体,并把导体制成半圆型,该结构电缆具有较高的柔软性和较小的外径,便于敷设。再在缆芯中设特定的绕包层用以提高电缆的机械性能以及抗干扰屏蔽效果,使本电缆适用通讯设备的供电。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电缆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两根线芯拼接成圆形成缆,增加电缆圆整度。并且减少了电缆的多层成缆的工序,使加工的工序简单的化,提高了生产效率。(2)经温水交联后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有效的提高了电缆的耐温等级、物理机械性能,使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高的机械安全性。(3)绕包的铝/塑复合带结构,有效的提高了电缆的抗干扰性能。本技术电缆以优质的材料及其特定的结构以达到提高弯曲性能、抗干扰性能的效果,并且能适用通讯设备或其它的信号设备的供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体;2、第一绕包层;3、绝缘层;4、第二绕包层;5、第三绕包层;6、外护套;7、填充绳。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例中:一种紧凑型通讯设备用电源电缆,其结构为:由两根线芯以及多根填充绳绞合构成缆芯;再在缆芯外绕包第二绕包层扎紧,在第二绕包层外包覆一层复合屏蔽层,之后挤包外护套;所述线芯是导体外先绕包第一绕包层后再包裹绝缘层构成;所述导体的径向截面是半圆型;两线芯的平直边拼合;导体的规格为4mm2~10mm2;所述导体由裸铜单丝绞合构成,裸铜单丝直径范围是0.34mm,绞合节径比为17倍;导体的直径是4.2mm;裸铜单丝的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左向;第一绕包层是由无纺布带重叠绕包构成,无纺布带的标称厚度是0.12mm,绕包搭盖率不小于10%;绝缘层是在第一绕包层外挤包的XLPE绝缘料并温水交联构成;绝缘层平均厚度为0.9mm;第二绕包层是由无纺布带重叠绕包构成,无纺布带的标称厚度为0.2mm,绕包搭盖率不小于15%;第三绕包层是由铝/塑复合带重叠绕包构成,搭盖率不小于15%,铝/塑复合带的标称厚度为0.35mm;外护套是在第三绕包层外挤包PVC护套料构成,外护套的标称平均厚度是2.1mm,最薄点厚度≥标称值的85%-0.1mm。本电源电缆的外径是12.1mm;填充绳是外径为1.6mm的PP绳。采用第5类铜导体,其结构柔软易于弯曲,其形状为半圆形,铜导体外绕包第一绕包层,之后挤包绝缘,两个半圆形线芯拼接成缆为一个圆形缆芯,缆芯外绕包第二绕包层扎紧,在第二绕包层外包覆一层复合屏蔽层,之后挤包外护套。该结构电缆具有较高的柔软性和较小的外径,便于敷设,同时具有较高的抗干扰屏蔽效果,适用通讯设备或其他对信号设备的供电。线芯为半圆形,成缆后拼接结构为圆形,既提高电缆圆整度,减少其它辅助物料的使用,又提高了导体的有效截面积。本例电缆的检测数据如下:结构要求:导体宽度:4.62mm、4.53mm(要求为≤5.2mm);绝缘层平均厚度:0.9mm、0.9mm(要求为≥0.7mm)外护套平均厚度:2.1mm(要求为≥1.8mm)外护套最薄处厚度:1.96mm(要求为≥1.43mm)电缆外径:12.1mm成品电缆不圆度:2%(要求为≤10%)绝缘热延伸实验(200℃,15min)载荷下伸长率:65%、65%(要求为≤175%)冷却后永久延长率:0、0(要求为≤15%)绝缘热收缩(130℃,1h):1.5%、2.0%(要求为≤4%)20℃直流电阻:3.10Ω/km、3.12Ω/km(要求为≤3.20Ω/km)20℃绝缘电阻常数:73000MΩ/km、64000MΩ/km(要求为≥699MΩ/km)90℃绝缘电阻常数:1330MΩ/km、1060MΩ/km(要求为≥10MΩ/km)4小时交流耐压试验:均通过2.4kV不击穿绝缘吸水实验(85℃,336h):0.2mg/c㎡、0.2mg/c㎡(要求为≤1mg/c㎡)绝缘高温弯曲(150℃,1h):无裂痕绝缘低温冲击(-40℃,1h):无裂痕绝缘机械性能:原始抗张强度:25.3N/m㎡、26.5N/m㎡(要求为≥12.5N/m㎡)原始断裂伸长率:630%、610%(要求为≥200%)135℃,168h老化后抗张强度变化率:-4%、-4%(要求最大为±25%)断裂伸长率/变化率:-8%、-7%(要求最大为±25%)单根垂直燃烧试验:390mm(上支架下缘和炭化步伐起始点之间距离大于50mm)495mm(燃烧向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型通讯设备用电源电缆,其特征是结构为:由两根线芯以及多根填充绳绞合构成缆芯;再在缆芯外绕包第二绕包层扎紧,在第二绕包层外包覆一层复合屏蔽层,之后挤包外护套;/n所述线芯是导体外先绕包第一绕包层后再包裹绝缘层构成;所述导体的径向截面是半圆型;两线芯的平直边拼合;/n导体的规格为4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通讯设备用电源电缆,其特征是结构为:由两根线芯以及多根填充绳绞合构成缆芯;再在缆芯外绕包第二绕包层扎紧,在第二绕包层外包覆一层复合屏蔽层,之后挤包外护套;
所述线芯是导体外先绕包第一绕包层后再包裹绝缘层构成;所述导体的径向截面是半圆型;两线芯的平直边拼合;
导体的规格为4mm2~10mm2;所述导体由裸铜单丝绞合构成,裸铜单丝直径范围是0.30mm~0.40mm,绞合节径比为16~18倍;裸铜单丝的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左向;
第一绕包层是由无纺布带重叠绕包构成,无纺布带的标称厚度是0.12mm,绕包搭盖率不小于10%;
绝缘层是在第一绕包层外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绝缘层平均厚度不小于0.7mm;
第二绕包层是由无纺布带重叠绕包构成,无纺布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磊祝军宋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