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铭达专利>正文

一种可组装并可展示内部摆件的透明地球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397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组装并可展示内部摆件的透明地球仪,包括金属底座,金属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顶端贯穿连接有手拧螺丝,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北半球外壳和南半球外壳,所述北半球外壳和南半球外壳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且北半球外壳和南半球外壳通过连接环进行卡接,所述北半球外壳的顶端与手拧螺丝咬合连接,所述南半球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托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球仪技术领域。该可组装并可展示内部摆件的透明地球仪中北半球外壳和南半球外壳均为透明材质的构件,可以方便使用者观察到地球仪内部的摆件,摆件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种类,从而可以增加地球仪的教育功能、观赏或者保存价值。

A transparent globe that can be assembled and display the internal pend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组装并可展示内部摆件的透明地球仪
本技术涉及地球仪
,具体为一种可组装并可展示内部摆件的透明地球仪。
技术介绍
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设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并且,地球仪在中小学的地理教学中是一种必要的教具,现有的地球仪是不透明,而且是无法自行组装,无法在地球仪内部放置摆件以增加其教育功能和观赏或者保存价值,并且在地球仪在组装时,需要能够在每次组装时能够固定到固定的位置,从而提高地球仪的准确度,并且地球仪同时需要具有能够快速拆卸的特点,以方便更换摆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组装并可展示内部摆件的透明地球仪,解决了现有的地球仪是不透明,而且是无法自行组装,无法在地球仪内部放置摆件以增加其教育功能和观赏或者保存价值,并且在地球仪在组装时,需要能够在每次组装时能够固定到固定的位置,从而提高地球仪的准确度,并且地球仪同时需要具有能够快速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组装并可展示内部摆件的透明地球仪,包括金属底座(1),所述金属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顶端贯穿连接有手拧螺丝(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内部设置有北半球外壳(3)和南半球外壳(5),所述北半球外壳(3)球体的顶端粘合有北极盖(11),所述南半球外壳(5)球体的底端粘合有南极盖(10),所述北半球外壳(3)和南半球外壳(5)之间设置有连接环(9),且北半球外壳(3)和南半球外壳(5)通过连接环(9)进行卡接,所述北半球外壳(3)的顶端与手拧螺丝(4)咬合连接,所述南半球外壳(5)的内部设置有托板(6),所述托板(6)的上面固定连接有摆件(8),且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组装并可展示内部摆件的透明地球仪,包括金属底座(1),所述金属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顶端贯穿连接有手拧螺丝(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内部设置有北半球外壳(3)和南半球外壳(5),所述北半球外壳(3)球体的顶端粘合有北极盖(11),所述南半球外壳(5)球体的底端粘合有南极盖(10),所述北半球外壳(3)和南半球外壳(5)之间设置有连接环(9),且北半球外壳(3)和南半球外壳(5)通过连接环(9)进行卡接,所述北半球外壳(3)的顶端与手拧螺丝(4)咬合连接,所述南半球外壳(5)的内部设置有托板(6),所述托板(6)的上面固定连接有摆件(8),且托板(6)的底端贯穿南半球外壳(5)和支架(2)底端的金属球,所述托板(6)位于南半球外壳(5)外侧的一段设有固定螺母(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并可展示内部摆件的透明地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最底端的金属球和支架(2)与南半球外壳(5)连接的金属球内部均开设有内螺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铭达
申请(专利权)人:蒋铭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