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时延优化方法和移动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243638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数据时延优化方法和移动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接收来自基站的上行分配配额;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其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和所述上行分配配额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若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大于阈值,缩短所述移动终端的上行休眠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调整缩短连接态休眠周期,加快上传数据的频率,从而加快数据传输,延缓数据量大配额小的矛盾,减少数据积压,避免出现数据传输时延。

A data delay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时延优化方法和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时延优化方法和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以高效率、低延迟的优势目前正广泛应用于无线传输领域。在以LTE为代表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上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为:移动终端先通过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报告,报告中包括SR(SchedulingtRequest,上行调度请求),BSR(BufferStatusReport,缓存状态报告),PHR(PowerHeadroomReport,功率余量报告);基站通过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分配PRB(PhysicalRB,L1调度概念)和MCS(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移动终端利用分配资源通过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数据;基站通过PHICH(PhysicalHybrid-ARQIndicator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返回Ack/nack(应答位/否应答位),通知接收成功/失败。因此,在LTE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空口资源的利用率,无论是控制信息还是数据信息,都需要在一个统一的共享信道中传输。而用户对资源的使用必须经过基站资源调度后才能进行。当基站分配的配额(ULGrant)小于移动终端需要上传的数据时,就会出现移动终端传输数据时延,从而产生卡顿,如游戏高时延、掉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时延优化方法和移动终端,加快数据传输效率,减少数据积压产生的时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据时延优化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接收来自基站的上行分配配额;移动终端根据其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和上行分配配额判断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若判断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大于阈值,缩短移动终端的上行休眠时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收发器,用于收发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上行分配配额;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根据收发器接收的上行分配配额和移动终端的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判断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若判断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大于阈值,控制所述收发器缩短上行休眠时间。以上方案,移动终端先接受来自基站的上行分配配额,根据其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和上行分配配额判断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若判断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大于阈值,缩短移动终端的上行休眠时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调整非连续接收周期的接收密度,加快上传数据的频率,从而加快数据传输,延缓数据量大配额小的矛盾,减少数据积压,避免出现数据传输时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数据时延优化方法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数据时延优化方法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数据时延优化方法第三个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数据时延优化方法第四个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数据时延优化方法第五个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数据时延优化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移动终端接收来自基站的上行分配配额。其中,移动终端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为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基站(BaseStation,简称BS)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UE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站等等。首先,在传统的上行数据传输处理流程中,当数据需要从终端发往基站时,终端必须通过资源调度请求告知基站其有待发送数据。然后,基站根据上行传输数据总量和移动终端的信号质量确定上行分配配额并将该上行分配配额分配给移动终端。S102:移动终端根据其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和上行分配配额判断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其中,移动终端先根据自己需要传输数据包的数据总量以及自身设备的信号质量计算得到每次需要上传的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随后,移动终端将自己计算得到的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和基站分配的上行分配配额对比,综合判断得出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高低的结论。S103:若判断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大于阈值,缩短移动终端的上行休眠时间。其中,如果判断结果是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高,即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大于阈值,可以通过调整非连续接收周期加快移动终端上传数据的频率,从而延缓上行分配配额供给不足带来的上行传输时延的问题。在LTE系统中,非连续接收周期即为LTE系统中的DRX周期。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简称3GPP)通过36.321协议标准化了DRX的一系列处理流程。在时域上,时间被划分成一个个连续的DRX周期。一个DRX周期由“激活期(OnDuration)”和“休眠时间(OpportunityforDRX)”组成。在激活期的时间段内,移动终端监听PDCCH,从而在配额内上行传输数据。在休眠时间段内,移动终端关闭接收机,不侦听PDCCH,不接受调度信息以节省功耗。通过缩短上行休眠时间——即为在移动终端上行传输数据过程DRX周期中的休眠时间,加快移动终端上传数据频率,减少数据积压,防止移动终端上传数据时延。其中,上行休眠时间的取值范围已被通信协议所标准化的。在通信协议中,上行休眠时间可以按倍数延长或按倍数缩短。在本实施例中,缩短上行休眠时间的倍数是与上行分配配额和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的比值呈负相关的关系。在正常操作过程中,缩短上行休眠时间的倍数可以是1倍、2倍、3倍、4倍、5倍等等。请参阅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数据时延优化方法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1:移动终端接收来自基站的上行分配配额。可如上S101,在此不作赘述。S202:判断上行分配配额是否小于移动终端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其中,移动终端判断基站分配的上行分配配额是否小于自己计算得到的每次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S203:若小于,统计上行分配配额小于移动终端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小的次数。其中,如果判断结果为基站分配的上行分配配额小于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时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移动终端接收来自基站的上行分配配额;/n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其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和所述上行分配配额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n若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大于阈值,缩短所述移动终端的上行休眠时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时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接收来自基站的上行分配配额;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其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和所述上行分配配额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
若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大于阈值,缩短所述移动终端的上行休眠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其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和所述上行分配配额判断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步骤包括:
当上行分配配额小于所述移动终端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时,统计上行分配配额比所述移动终端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小的连续次数,当所述小的连续次数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高,可能性高即为大于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上行分配配额大于所述移动终端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时,统计上行分配配额比所述移动终端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大的连续次数,当所述大的连续次数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低;
其余情况则判定所述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为中;
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为中时,维持上行休眠时间不变;
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低时,延长上行休眠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缩短所述移动终端的上行休眠时间之后,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其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和所述上行分配配额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仍然高,再次缩短所述移动终端的上行休眠时间;
当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其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和所述上行分配配额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出现数据传输时延的可能性低,延长所述移动终端的上行休眠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分配配额与所述移动终端上行传输数据包的数据量的比值与调整所述上行休眠时间的倍数呈正相关的关系。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飞
申请(专利权)人: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