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215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上述报文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组播组的组播数据报文,并获取所述组播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根据所述目的地址,按照指定规则确定丢弃机制;根据所述丢弃机制对接收到的所述组播组的数据报文进行丢弃处理。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同时出现的大量组播组对CPU造成异常冲击的技术问题。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在组播源发送数据的时候形成(S,G)条目,但是在组播源数据形成(S,G)条目之前,这个组播数据会被设备作为未知组播上送CPU进行处理,其目的就是通过此数据报文分析组播源的所在位置,并在设备上形成(S,G)条目。但是,一旦有大量的组播组在(S,G)的处理过程中时,会形成大量的未知组播报文冲击CPU,此时会对CPU造成过多的负荷,而这样过多的负荷会造成CPU对(S,G)的下发处理影响,导致下发(S,G)的处理变慢,而下发(S,G)的处理变慢又进一步导致CPU被冲击的时间变长,因此会对设备形成较为恶劣的恶性循环,影响这种场景应用时的设备性能。图1是本专利技术相关技术中的组播组形成过程示意图,相关技术中的设备组播的(S,G)的处理过程的步骤是:1、收到某个组播数据报文,并在设备硬件表中未查找到组播条目。2、此组播数据报文将作为未知组播上送CPU。3、CPU根据此数据报文的入口信息进行反向路径检查,若检查通过,则下发(S,G)的条目。4、后续的同样的此组播组的组播数据报文,将在硬件中查找到此(S,G)的条目,并按照(S,G)的条目进行转发。由此可见,相关技术中,一个未知组播报文冲击CPU的时间长短,完全取决于CPU收到此组播数据报文,到下发(S,G)条目之间的处理时间。如果同一时刻出现大量的组播组需要形成(S,G)条目的时候,则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未知组播报文冲击CPU,而这样的冲击会进一步影响CPU对(S,G)条目下发的速度,也会造成冲击CPU的未知组播的冲击时间被延长,从而形成影响设备性能的恶性循环。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组播组的组播数据报文,并获取所述组播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根据所述目的地址,按照指定规则确定丢弃机制;根据所述丢弃机制对接收到的所述组播组的数据报文进行丢弃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组播组的组播数据报文,并获取所述组播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按照指定规则确定丢弃机制;丢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丢弃机制对接收到的所述组播组的数据报文进行丢弃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通过本专利技术,获取所述组播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根据获取的目的地址,按照指定规则确定丢弃机制;根据丢弃机制对接收到的组播组的数据报文进行丢弃处理,避免在生成组播转发表之前未知组播报文对CPU的异常冲击,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同时出现的大量组播组对CPU造成异常冲击的技术问题,保证了CPU资源可以尽快完成对组播组的计算,提高了设备在此场景下的处理效率,大大的提升了网络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相关技术中的组播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网络构架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报文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报文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未知组播对CPU冲击的防护效果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配置和实施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实施例1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运行于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上,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网络构架图,如图2所示,该网络架构包括:网络设备、组播源,网络设备接收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然后进行处理,组播源可以是一个组播组。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网络架构的报文处理方法,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报文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302,接收组播组的组播数据报文,并获取所述组播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步骤S304,根据所述目的地址,按照指定规则确定丢弃机制;步骤S306,根据所述丢弃机制对接收到的所述组播组的数据报文进行丢弃处理。通过上述步骤,获取所述组播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根据获取的目的地址,按照指定规则确定丢弃机制;根据丢弃机制对接收到的组播组的数据报文进行丢弃处理,避免在生成组播转发表之前未知组播报文对CPU的异常冲击,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同时出现的大量组播组对CPU造成异常冲击的技术问题,保证了CPU资源可以尽快完成对组播组的计算,提高了设备在此场景下的处理效率,大大的提升了网络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网络设备可以为路由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但不限于此。可选地,上述步骤S304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在一个可选示例中,可以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第一种实现方式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生成临时组播表;设置所述临时组播表的转发出口的信息为空,其中,在所述临时组播表的转发出口的信息为空时,对所述组播组的数据报文进行丢弃处理。第二种实现方式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生成第一访问控制列表ACL条目;将所述第一ACL条目中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转发操作设置为丢弃。第三种实现方式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生成第二ACL条目;将所述第二ACL条目中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转发队列设置为限速为0的队列。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丢弃组播数据报文之后,一旦恢复正常,设备协议栈完成对组播组的协议层面的处理,下发真正的组播转发表,恢复正常流程,步骤包括:确定组播转发表,其中,所述组播转发表包括:组播组转发条目;删除根据目的地址生成的所述临时组播表,或所述第一ACL条目,或所述第二ACL条目;使用所述组播转发表转发另一组播数据报文,其中,所述另一组播数据报文与所述组播数据报文的组播源相同。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组播组的组播数据报文,并获取所述组播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n根据所述目的地址,按照指定规则确定丢弃机制;/n根据所述丢弃机制对接收到的所述组播组的数据报文进行丢弃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组播组的组播数据报文,并获取所述组播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
根据所述目的地址,按照指定规则确定丢弃机制;
根据所述丢弃机制对接收到的所述组播组的数据报文进行丢弃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按照指定规则确定丢弃机制,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生成临时组播表;
设置所述临时组播表的转发出口的信息为空,其中,在所述临时组播表的转发出口的信息为空时,对所述组播组的数据报文进行丢弃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按照指定规则确定丢弃机制,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生成第一访问控制列表ACL条目;
将所述第一ACL条目中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转发操作设置为丢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按照指定规则确定丢弃机制,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生成第二ACL条目;
将所述第二ACL条目中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转发队列设置为限速为0的队列。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丢弃机制对接收到的所述组播组的数据报文进行丢弃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组播转发表,其中,所述组播转发表包括:组播组转发条目;
删除根据目的地址生成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