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车间用恒温控制系统,包括防护箱箱体和第一弹簧,所述防护箱箱体的左右侧壁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固定片,所述防护箱箱体的左侧壁下端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通过第三弹簧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防护箱箱体的左右侧壁底端内部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且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分别通过第二弹簧与防护箱箱体的左右侧壁底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防护箱体,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避免灰尘直接落在控制器的内部,也避免了控制器内部的静电场对灰尘产生吸附作用,也设置有清洁轮、齿条和齿轮,避免了灰尘在控制器表面聚集。
A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industrial worksh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车间用恒温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控制系统
,具体为一种工业车间用恒温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的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恒温生产工艺是工业生产上最常用的工艺之一,在塑料业、玻璃业和生物产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恒温生产工艺可以确保产品性状的稳定性和同一性,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现有的恒温控制系统普遍采用高度集成的控制终端来控制整个恒温系统,该方式有着简单、高效和操作及时的优点,但控制终端长时间暴露在生产车间后,车间内的灰尘易在静电的作用下吸附在控制终端内部的电路板上,在恒温车间内控制终端的散热不够理想,灰尘长时间聚集在控制终端的内部,容易导致控制芯片因散热较慢而损毁,因此亟需一种工业车间用恒温控制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车间用恒温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恒温车间内控制终端的散热不够理想,灰尘长时间聚集在控制终端的内部,容易导致控制芯片因散热较慢而损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车间用恒温控制系统,包括防护箱箱体和第一弹簧,所述防护箱箱体的左右侧壁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固定片,所述防护箱箱体的左侧壁下端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通过第三弹簧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防护箱箱体的左右侧壁底端内部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且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分别通过第二弹簧与防护箱箱体的左右侧壁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箱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恒温控制器,所述第一弹簧与恒温控制器之间通过恒温控制器固定连接,所述恒温控制器的左侧壁上端焊接有固定块,且恒温控制器的底端中部焊接有拉环,所述防护箱箱体的前端侧壁的底端内部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清洁轮,所述清洁轮的右侧焊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网的长度大于第二金属网的长度,且第一金属网的右端上部设置有矩形槽,第二金属网的左端下部设置有与第一金属网对应的矩形槽。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箱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应的滑槽,所述固定块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成对应的圆弧形,且所述固定块的长度等于滑槽长度的三分之二。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上端设置成弧形,卡块的下端呈水平设计,且卡块的中部焊接有限位环。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箱体的前端侧壁底端设置有直角梯形状的安装槽,所述清洁轮的半径大小大于转轴到安装槽侧边的距离大小。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网和第二金属网的底端中部分别设置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宽度大于拉环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工业车间用恒温控制系统设置有防护箱体,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使用时可通过拉环将恒温控制器从防护箱体的内部拉出,在拉块和固定块相互卡合的作用下,控制器保持固定位置不变,操作完毕后控制器缩回至防护向箱体的内部,在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的作用下,防护箱体内部形成较为完整的静电屏蔽空间,防护箱体对控制器形成静电屏蔽作用,避免灰尘直接落在控制器的内部,也避免了控制器内部的静电场对灰尘产生吸附作用。且该工业车间用恒温控制系统设置有清洁轮、齿条和齿轮,在齿轮与齿条的相互啮合作用下,恒温控制器每次向下移动时都将带动齿轮转动,在齿轮通过转轴带动清洁轮转动,从而使控制器的每次使用都会带动清洁轮转动,清洁轮在转动的同时将控制器表面的灰尘扫落,避免了控制器在使用时,灰尘在控制器表面聚集,借此避免了灰尘长时间聚集后对控制器的正常操作产生影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正视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箱箱体;2、第一弹簧;3、恒温控制器;4、固定片;5、齿条;6、固定块;7、第一金属网;8、拉环;9、第二金属网;10、清洁轮;11、齿轮;12、第二弹簧;13、轴承;14、第三弹簧;15、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工业车间用恒温控制系统,包括防护箱箱体1和第一弹簧2,防护箱箱体1的左右侧壁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固定片4,防护箱箱体1的左侧壁下端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13,轴承13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块15,卡块15表面设套设有第三弹簧14,且第三弹簧14一端固定连接卡块15,第三弹簧14另一端与安装槽固定连接,卡块15的上端设置成弧形,卡块15的下端呈水平设计,且卡块15的中部焊接有限位环,通过弧形的设计,使卡块15在水平滑动时更加顺畅,通过水平设计,使卡块15对竖直方向的位移的阻碍效果更好,防护箱箱体1的左右侧壁底端内部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第一金属网7和第二金属网9,通过第一金属网7和第二金属网9,第一金属网7的长度大于第二金属网9的长度,且第一金属网7的右端上部设置有矩形槽,第二金属网9的左端下部设置有与第一金属网7对应的矩形槽,通过该设计,使第一金属网7和第二金属网9在水平状态时可相交,相交的第一金属网7和第二金属网9通过防护箱箱体1形成接地效果,使防护箱箱体1内部形成完整的静电屏蔽场,避免静电对灰尘产生吸引力(屏蔽使金属导体壳内的仪器或工作环境不受外部电场影响,也不对外部电场产生影响。有些电子器件或测量设备为了免除干扰,都要实行静电屏蔽,如室内高压设备罩上接地的金属罩或较密的金属网罩,电子管用金属管壳),且第一金属网7和第二金属网9分别通过第二弹簧12与防护箱箱体1的左右侧壁底端固定连接,防护箱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恒温控制器3,该恒温控制器3的内部结构、型号以及工作原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公开透明的,另外由于该恒温控制器3并非本申请的保护点,故在此不再赘述,第一弹簧2与恒温控制器3之间通过恒温控制器3固定连接,恒温控制器3的左侧壁上端焊接有固定块6,防护箱箱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应的滑槽,固定块6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成对应的圆弧形,且固定块6的长度等于滑槽长度的三分之二,通过该设计,为固定块6与卡块15的相互作用提供足够的间距,便于卡块15在固定块6的作用下滑动,也便于卡块15对固定块6的滑动形成阻碍作用,且通过圆弧形的设计使滑动更加流畅,且恒温控制器3的底端中部焊接有拉环8,第一金属网7和第二金属网9的底端中部分别设置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宽度大于拉环8的宽度,通过该设计,当拉动拉环8时第一金属网7和第二金属网9不会对拉环8的运动造成阻碍,便于装置的正常操作,防护箱箱体1的前端侧壁的底端内部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清洁轮10,清洁轮10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车间用恒温控制系统,包括防护箱箱体(1)和第一弹簧(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箱体(1)的左右侧壁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固定片(4),所述防护箱箱体(1)的左侧壁下端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13),所述轴承(13)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通过第三弹簧(14)固定安装有卡块(15),所述防护箱箱体(1)的左右侧壁底端内部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第一金属网(7)和第二金属网(9),且第一金属网(7)和第二金属网(9)分别通过第二弹簧(12)与防护箱箱体(1)的左右侧壁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箱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恒温控制器(3),所述第一弹簧(2)与恒温控制器(3)之间通过恒温控制器(3)固定连接,所述恒温控制器(3)的左侧壁上端焊接有固定块(6),且恒温控制器(3)的底端中部焊接有拉环(8),所述防护箱箱体(1)的前端侧壁的底端内部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清洁轮(10),所述清洁轮(10)的右侧焊接有齿轮(11),所述齿轮(11)与齿条(5)相互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车间用恒温控制系统,包括防护箱箱体(1)和第一弹簧(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箱体(1)的左右侧壁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固定片(4),所述防护箱箱体(1)的左侧壁下端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13),所述轴承(13)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通过第三弹簧(14)固定安装有卡块(15),所述防护箱箱体(1)的左右侧壁底端内部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第一金属网(7)和第二金属网(9),且第一金属网(7)和第二金属网(9)分别通过第二弹簧(12)与防护箱箱体(1)的左右侧壁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箱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恒温控制器(3),所述第一弹簧(2)与恒温控制器(3)之间通过恒温控制器(3)固定连接,所述恒温控制器(3)的左侧壁上端焊接有固定块(6),且恒温控制器(3)的底端中部焊接有拉环(8),所述防护箱箱体(1)的前端侧壁的底端内部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清洁轮(10),所述清洁轮(10)的右侧焊接有齿轮(11),所述齿轮(11)与齿条(5)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车间用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微然,李建梅,沈建良,张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网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