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智能制造单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6094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标准化智能制造单元系统,以实现标准化智能制造,降低人工成本、企业投入经费、实现区域化均衡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同一性;它包括若干个小单元,各小单元通过AGV小车进行物料传送,各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智能机床、机器人,机器人可将物料从托盘上取出并放置于智能机床上、又可从智能机床内取出放置于托盘上,所述AGV小车可托架托盘进行移动;还包括远程后台管理中心,各小单元中通过云网络与远程后台管理中心建立通信连接。

Standardize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el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标准化智能制造单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标准化智能制造单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自动化生产线更适合于大批量、规模化的产品生产,无法满足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该类自动化生产线,一般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效率较高。只能生产单一产品,一旦产品发生改变,自动化生产线几乎要重新建设。为了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必须提高自动生产线的柔性化。但自动化生产线的柔性是有限度的。一味追求提高自动生产线的柔性,则会大幅度增加设备成本,甚至技术方案是不可实现的。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在规划智能制造方案时,如果盲目追求自动化、柔性化复杂的生产线、机器人的规模化,显然在经济性、可行性、可实现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最后可能反而增加了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国内许多的制造企业正在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然而因为前期策划不完善、技术应用没跟上造成了自动化生产线投资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具体如下:1、外扩零件加工质量一致性不高。因为每一家承接单位加工设备、加工工艺、管控水平、加工能力各有不同,因此加工出来的零件产品虽然都符合图纸要求,但加工零件各尺寸偏差细微处各有不同,cpk较差。2、重复劳动造成的人力成本浪费较大。外扩单位只是将图纸或数模提供给承接单位,各承接单位针对同一种零件,都要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加工方案、编写加工工艺、编制加工程序等辅助工作。3、外扩单位管理难度大。外扩单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承接单位的质量体系、产品质量、生产进度、工艺规范等进行监控管理。4、承接单位运行成本高。承接单位不论规模大小,不仅要投资加工设备,而且都要配备大量的生产管理、生产辅助人员、工艺、编程、操作人员。对于用工难、用工贵的今天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5、中国制造业发展不均衡。由于历史及地域原因我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越是西部偏远地区,制造业水平越是落后,高技术人才越是奇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标准化智能制造单元系统,以实现标准化智能制造,降低人工成本、企业投入经费、实现区域化均衡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同一性。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标准化智能制造单元系统,它包括若干个小单元,各小单元通过AGV小车进行物料传送,各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智能机床、机器人,机器人可将物料从托盘上取出并放置于智能机床上、又可从智能机床内取出放置于托盘上,所述AGV小车可托架托盘进行移动;还包括远程后台管理中心,各小单元中通过云网络与远程后台管理中心建立通信连接。位于同一厂房的各小单元构成一智能制造单元,同一智能制造单元中的各小单元通过所述AGV小车进行物料传送,各智能制造单元通过云网络与远程后台管理中心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机器人应具有机械抓手并用于抓取工件。所述AGV小车应具有托举装置并可托举所述托盘进行转移。所述远程后台管理中心为计算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可打造智能化产业生态,实现社会化的分工合作,各自发挥各自优势,减少重复劳动,提升生产线使用效率,可建立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可以有效的打破国外长期以来建立的原有生产制造生态,小单元模式组合灵活,结点建设门槛低,不受地域、安装空间的限制,使用方便简单,容易实现全球化布局及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小单元组成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智能制造单元组成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标准化智能制造单元系统组成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标准化智能制造单元系统,参见图1至图3。它包括若干个小单元100,各小单元100通过AGV小111车进行物料传送,各小单元100包括至少一个智能机床101、机器人102,机器人102可将物料从托盘104上取出并放置于智能机床101上(现有技术)、又可从智能机床101内取出放置于托盘104上(现有技术),所述AGV小车可托架托盘进行移动(现有技术)。进一步的,位于同一厂房的各小单元100构成一智能制造单元110,同一智能制造单元110中的各小单元100通过所述AGV小车111进行物料传送。进一步的,还包括远程后台管理中心,而各智能制造单元通过云网络与远程后台管理中心建立通信连接,具体是,各智能制造单元中的各智能机床的控制中心、机器人的控制中心、AGV小车的控制中心与远程后台管理中心进行通信连接(现有技术),而在具体实施中,其智能机床的控制中心、机器人的控制中心、AGV小车的控制中心通过远程后台管理中心可将执行程序通过云网络植入到各个控制中心中供智能机床、机器人、AGV小车执行。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机器人应具有机械抓手并用于抓取工件(现有技术)。应当理解的是,所述AGV小车应具有托举装置并可托举所述托盘进行转移(现有技术)。应当理解的是,所述远程后台管理中心为计算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上述所述机器人抓手、AGV小车的托举装置、托盘等为详细说明之处均为本领域内常规技术,亦是现有技术中已实施的常熟技术且并非本专利技术关键所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本实施方案可知悉其目的和作用,故本实施例不再对其进行赘述。本专利技术的标准化智能制造单元系统在具体实施中的关键是,其远程后台管理中心的专业编程设计团队通过专业设计将程序文件通过云网络发送至各个地域不同厂房中的各智能制造单元中的各个智能机床、AGV小车、机器人的控制中心,其现场的通过标准化设备、标准化刀具、标准化工装进行零部件的加工,其具体加工中,每个智能机床的刀库为标准刀库、其工装、托盘、机器人抓手、AGV小车托举装置均为标准化设备,其不同的是加工的零件不同、智能机床内部的执行程程序不同。通过远程后台管理中心将执行程序植入到智能机床的控制中心、机器人的控制中心、AGV小车的控制中心后,其AGV小车负责将托盘及其上的物料坯件进行转运,而不同的小单元加工的工序不一样,其AGV小车依靠设定程序进行各个小单元之间物料的传送,各个小单元中的机器人负责将AGV小车运送来的物料坯件抓取到智能机床内进行加工,而后将机器人又可将智能机床加工好的工件取出并放置于托盘上供AGV小车运送。综上所示,本专利技术之核心及意义在于:1、本专利技术以二或三台智能机床、一个机器人组成一个小单元,通过AGV小车串联各个小单元,形成n个小单元的模式,打造产业生态链结点。2、通过标准化设备、标准化刀具、标准化工装、标准化工艺、标准化程序、标准化控制系统及软件,建立智能制造产业生态标准。3、本专利技术以小单元为基准,通过标准化复制,降低智能制造投资成本。尤其是软件及施工成本将大幅降低,解决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4、根据各个结点(智能制造单元)单位自身实力不同,场地大小不同,组成n*小单元的规模(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准化智能制造单元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个小单元,各小单元通过AGV小车进行物料传送,各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智能机床、机器人,机器人可将物料从托盘上取出并放置于智能机床上、又可从智能机床内取出放置于托盘上,所述AGV小车可托架托盘进行移动;/n还包括远程后台管理中心,各小单元中通过云网络与远程后台管理中心建立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准化智能制造单元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个小单元,各小单元通过AGV小车进行物料传送,各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智能机床、机器人,机器人可将物料从托盘上取出并放置于智能机床上、又可从智能机床内取出放置于托盘上,所述AGV小车可托架托盘进行移动;
还包括远程后台管理中心,各小单元中通过云网络与远程后台管理中心建立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化智能制造单元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厂房的各小单元构成一智能制造单元,同一智能制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戴琳叶寒江涛吴志川刘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佳时特精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