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合椅,是在椅座杆后端外侧装设一滑块,且藉滑块伸置于后脚架下端内侧一轨条所凹设的轨槽中,而能规制折合椅在收合时椅座杆后端位移的行程,且轨槽上端往前延设出一定位区,并在轨条上端装有一按压体,使按压体受弹力推抵而以其下端延设的止逆块伸置于轨槽与定位区交接处,止逆块下端具有一锥面,当滑块由下往上移时可藉推抵锥面而滑入定位区,而滑块欲由定位区移出时,则受止逆块阻挡,可以防折合椅意外收折。(*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合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具防止意外收折功能的折合椅。一般折合椅的设计,除考虑收合后体积缩小、便利收藏的效果外,也必须考量坐靠时的安全性,因此在具备可收合功效的同时,更必须兼具防止意外收合的设计,以防发生非预期的收合造成危险,虽然目前有许多各式各样关于折合椅具防止意外收合的设计,但各种设计有其不同使用需求,且仍具有构造复杂、制造成本高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新颖并具有防止意外收合功能的折合椅。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折合椅,具有可张合的椅座与椅背,椅背与椅座藉两侧的椅座杆与椅背杆交接处枢装定位,并在两侧椅座杆与椅背杆外侧对称装设有下端可架抵支撑于地面的前、后脚架与一供坐靠者手部跨架的扶手,使扶手前端底部可前后调整位移地装设于前、后脚架形成枢设的顶端,而使前、后脚架下端可张合操作,该扶手后端枢装在椅背杆靠近中间处,该椅座杆靠近中间处和前脚架靠近中间处为枢设,其特点是该折合椅的椅座杆后端外侧面凸设有一滑块,而其后脚架在下端内侧面装设有一轨条,轨条内面凹设有一轨槽,可供该滑块伸置其内,藉以规制整体折合椅在收合时其椅座杆后端处位移作动的行程,该轨槽上端处末端往前弧弯延设出一段定位区,且该轨条另在轨槽上方处外侧装设有一上端枢设在轨条上的按压体,使按压体外侧受一弹簧推抵而露伸于轨条内面,并使其下端一体延设的止逆块伸置于该轨槽与定位区交接处,且该止逆块下端具有一锥面。本技术藉由上述构件的组成,当设于折合椅的椅座杆的滑块在轨槽内由下往上位移时,可藉推抵该止逆块的锥面而滑入定位区,另外,当该滑块欲由定位区移出时,则受该止逆块阻挡,以防整体折合椅意外收折,因而使用安全。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折合椅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张开时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轨条与滑块相关结合构造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轨条与滑块处于未卡掣状态的正面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滑块进入卡掣状态过程中压抵按压体下端止逆块时的正面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滑块处于止逆卡掣状态的部份立体放大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折合椅收合时的侧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折合椅,具有张开时呈L形延接的椅座11与椅背12,该椅座11与椅背12是藉两侧的椅座杆111与椅背杆121交接处预设枢座122而可相对枢转地枢装定位,并在两侧椅座杆111与椅背杆121外侧,对称装设有下端可架抵支撑于地面的前、后脚架13、14与一供坐靠者手部跨架的扶手15,使该扶手15前端底部可前后调整位移地装设于前、后脚架13、14形成枢设的顶端,而令前、后脚架13、14下端可张合操作,又扶手15后端则枢装在该椅背杆121靠近中间处,因为此处前、后脚架13、14与扶手15三构件间的组合构造与以往技术相同,所以在此不再详细叙述。为了使躺靠者的双脚能获得较佳舒适感,是在该两椅座杆111前端枢设一下斜的脚跨部16,以及在各椅背杆121的枢座122下端延设一延伸部123,在该脚跨部16两侧靠近上端处与两延伸部123末端间连接设有一对连杆17,当整体椅背12后倾以供躺靠时,藉该连杆17推动脚跨部16上摆趋近水平状,而可供躺靠者双脚架置其上。配合图1、2所示,该椅座杆111除了在靠近中间处藉穿设一支体112与前脚架13近中间处形成枢设以外,并在后端外侧面装设有一往外凸伸的滑块2,且藉滑块2对应伸置于固设在后脚架14内侧面上的一轨条3中,而能规制整体折合椅在收合时椅座杆111后端处位移作动的行程,以下针对滑块2与轨条3的相关组合构造与运作功效详作说明,并请配合参阅图2及图3所示该滑块2呈中空圆柱状,而能以内端装在该椅座杆111后端外侧面所对应设的一穿孔113中,并藉一拉钉23铆固于椅座杆111上,该滑块2外端藉先凹设一环槽21而在末端形成一环圈状的卡环22。该轨条3具适当厚度并可固设在该后脚架14下端内侧面适当高度处,其循长条状的内面31上凹设有一轨槽32,可供该滑块2凸伸的外端伸置其内,藉以规制整体折合椅在收合时其椅座杆111后端处位移作动的行程。又该轨槽32上端处往前延设一段与其约呈九十度弧角延接的定位区321,使该轨条3的内面31对应于定位区321末端处形成一段盖覆其上的挡缘311;而该轨槽32下端则形成一段略具弧弯曲度的弯曲段322,使该滑块2的卡环22位移至轨槽32下端处的弯曲段322时具有阻力,另外,该轨条3上方设有枢槽33及上、下开口34、35。当整体折合椅张开定位以供坐靠时,该椅座杆111后端所固设滑块2的卡环22上滑并受阻于定位区321末端,使该卡环22边缘抵入挡缘311内,而可限制卡环22脱离;同时,将该滑块2的卡环22限制在定位区321内,可阻止滑块2往轨槽32下方移动而造成整体折合椅的收折。在本实施例中,是藉预设于该轨条3上端处的一按压体4提供止逆功能,使该卡环22可由下往上顺利滑入定位区321,而欲由该定位区321滑出时,必须先操作按压该按压体4,才能顺利将该滑块2退出定位区321。该按压体4上、下端分设有一横设的枢轴41与一下端具有一锥面421的止逆块42,装组时藉该枢轴41枢装于轨条3外侧面预设的枢槽33内,并使该按压体4与其止逆块42分别露伸于该轨条3上端所对应设的上、下开口34、35。该上开口34是设在该轨槽32上方的轨条3的内面31上,而该下开口35则位在定位区321与轨槽32交接处。整体按压体4是藉外侧面所凸伸的一柱体43上套装一弹簧44,而藉该柱体43外端穿伸于后脚架14上对应设置的一穿孔141,以及藉该弹簧44抵于后脚架14与按压体4间,而提供一股往内抵推整体按压体4的弹力,使该按压体4在未受力按压的正常情况下,其下端止逆块42可保持凸伸于轨槽32内的状态。该滑块2在轨槽32内上下移动的作动情形,如图3所示,该滑块2位于轨槽32下半部时,该滑块2不受拘束,可自由位移;如图4所示,当该滑块2由下往上位移至压抵按压体4下端的止逆块42时,因为此时该滑块2的卡环22是先抵及该止逆块42下端的推拔面421,因此能推压该锥面421而逐渐压缩该弹簧44,使该卡环22能顺利滑过止逆块42并如图5所示地进入该定位区321。而一旦该卡环22进入定位区321后,该止逆块42可藉弹簧44顶推整体按压体4复位,而连动该止逆块42以其侧面阻挡于卡环22退出该定位区321的路径,因此可防止整体折合椅发生意外收折。同时该卡环22边缘也抵入挡缘311内,使其定位状态更为稳固。而欲收折整体折合椅时,可藉按压该按压体4,使整体按压体4以上端为轴使其下端的止逆块42往外枢摆而移离轨槽32,此时整体折合椅可自由收折,也就是说收折时其椅座杆111后端的滑块2的卡环22可在收折时自由退出定位区321而滑入轨槽32下端。当该滑块2因整体折合椅逐渐收折,而如图6所示逐渐滑抵该轨槽32下端的弯曲段322时,藉该弯曲段322的弧弯设计,使该滑块2的卡环22的滑移具阻力,以减缓收合的速度,且在该卡环22靠抵弯曲段322最末端时,不会造成过大的冲击力。当然该轨槽32藉此一弯曲段322设计而提供滑块2滑移时具有适当阻力的运作功效,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合椅,具有可张合的椅座与椅背,椅背与椅座藉两侧的椅座杆与椅背杆交接处枢装定位,并在两侧椅座杆与椅背杆外侧对称装设有下端可架抵支撑于地面的前、后脚架与一供坐靠者手部跨架的扶手,使扶手前端底部可前后调整位移地装设于前、后脚架形成枢设的顶端,而使前、后脚架下端可张合操作,该扶手后端枢装在椅背杆靠近中间处,该椅座杆靠近中间处和前脚架靠近中间处为枢设,其特征在于:该椅座杆后端外侧面凸设一滑块;该后脚架下端内侧面装设有一轨条,该轨条内面凹设一可供该滑块伸置其内的轨槽,该轨槽 上端处末端往前弧弯延设出一段定位区,且轨条在轨槽上方处外侧装设一上端枢设在轨条上的按压体,该按压体外侧受一弹簧推抵而露伸于轨条内面,并使其下端一体延设的一伸置于轨槽与定位区交接处且阻挡滑块由定位区移出的止逆块,该止逆块下端具有一使该滑块滑入定位区的锥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春荣,
申请(专利权)人: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