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背可调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87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椅背可调折叠椅,由椅架、椅布构成,其中两椅背靠杆上分别通过枢接座与椅背径向枢接在一起。由于椅背是通过枢接座而与椅背靠杆径向枢接在一起,则椅背便可贴合在人体的背部自由转动,由背部施力即可实现其椅背角度的调整,较习用品的手动调节更加方便舒适。(*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休闲椅,尤其是指一种椅背可调折叠椅。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椅背可调折叠椅,由椅架、椅布构成,其中两椅背靠杆上分别通过枢接座与椅背径向枢接在一起。所述的固定椅背的两枢接座包括座体及枢接轴,座体轴向成型有容置椅背及枢接轴的沉孔,沉孔一侧为让位槽,枢接座上径向设有与椅背靠杆枢接的通孔;椅背两端分别设有两连接枢接轴的连接孔;枢接轴一端成型有防脱帽。所述的椅背靠杆上固定有枢接座,椅背靠杆的枢接座下部轴向成型有套置椅背靠杆的容置孔,其上部径向成型有与椅背枢接座枢接的通孔。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椅背是通过枢接座而与椅背靠杆径向枢接在一起,则椅背便可贴合在人体的背部自由转动,由背部施力即可实现其椅背角度的调整,较习用品的手动调节更加方便舒适,附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二。如图3所示,两枢接轴42分别通过椅背3两端的连接孔31,一并容置于枢接座4中,由防脱帽421将椅背3扣固在沉孔411内;由一销钉5穿过椅背靠杆枢接座12上的通孔122、枢接座42的通孔413而将二者枢接在一起。如图4所示,当人体背部靠置于椅背3上时,施力于椅背3,由于椅背3与椅背靠杆11的径向枢接关系,椅背3便会贴合于人体背部而自由转动,随时给人体背部以舒适的依靠角度。如图5所示,当椅背3旋转360度后,即可调整为较高的椅背3。权利要求1.一种椅背可调折叠椅,由椅架、椅布构成,其特征在于两椅背靠杆上分别通过枢接座与椅背径向枢接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背可调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固定椅背的两枢接座包括座体及枢接轴,座体轴向成型有容置椅背及枢接轴的沉孔,沉孔一侧为让位槽,枢接座上径向设有与椅背靠杆枢接的通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椅背可调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椅背两端分别设有两连接枢接轴的连接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背可调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枢接轴一端成型有防脱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背可调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在椅背靠杆上固定有枢接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椅背可调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椅背靠杆的枢接座下部轴向成型有套置椅背靠杆的容置孔,其上部径向成型有与椅背枢接座枢接的通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椅背可调折叠椅,由椅架、椅布构成,其中两椅背靠杆上分别通过枢接座与椅背径向枢接在一起。由于椅背是通过枢接座而与椅背靠杆径向枢接在一起,则椅背便可贴合在人体的背部自由转动,由背部施力即可实现其椅背角度的调整,较习用品的手动调节更加方便舒适。文档编号A47C4/00GK2536108SQ0221889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7日专利技术者崔豪洵, 陈棋镐 申请人:厦门进雄企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椅背可调折叠椅,由椅架、椅布构成,其特征在于:两椅背靠杆上分别通过枢接座与椅背径向枢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豪洵陈棋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进雄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