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固定单元,包括容纳空间;可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致动器,被构造为沿光轴方向驱动可移动单元,包括设置在可移动单元上的线圈构件;滚动构件,设置在固定单元和可移动单元之间。
Camera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头模组
本技术涉及摄像头模组
,尤其涉及一种自摄像头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部分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都会搭载摄像头模组,通过摄像头模组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记录和保存图像信息,从而实现拍照与摄影功能。与传统摄像系统相比,手机摄像模组(CellphoneCameraModule,CCM)因其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及高影像品质等优点而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新一代便携式摄像设备中。目前,摄像模组的结构包括镜头单元、音圈马达(VoiceCoilMotor,VCM)、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图像传感器、软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FPC)或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以及与手机主板连接的连接器。其中,音圈马达用于实现镜头单元的自动对焦功能,且音圈马达通常包括磁体、线圈等结构,作为驱动镜头单元的致动器。摄像模组工作过程中,首先给线圈通电流,线圈通电流后产生磁场,线圈中产生的磁场与磁体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线圈或者磁体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移动,从而带动与音圈马达连接的镜头单元移动,调整摄像模组的像距与物距,呈现清晰的图像。通常还可以在音圈马达中设置霍尔传感器(Hall-effectSensor),利用霍尔传感器测定音圈马达中磁场的变化,根据磁场的变化判断线圈或者磁铁的位置,从而实现音圈马达的闭环控制。现有技术的镜头单元在进行对焦运动时,线圈、磁铁之间产生的电磁力带动镜头单元克服外壁受到的摩擦力进行伸缩运动,并需要给线圈提供较大的电流,线圈、磁铁之间需要产生的较大的电磁力才能驱动镜头单元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减小镜头单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提高摄像头模组的性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固定单元,包括容纳空间;可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致动器,被构造为沿光轴方向驱动可移动单元,包括设置在可移动单元上的线圈构件;滚动构件,设置在固定单元和可移动单元之间。可选的,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支撑部件,被构造为夹持可移动单元,设置在固定单元和可移动单元之间。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水平方向上的主体区域、主体区域沿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夹持区域。可选的,所述夹持区域上设置容纳槽,所述滚动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可选的,所述固定单元设置有下翻边结构,所述下翻边结构对应于夹持区域的位置设置有镂空结构。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件上设置有覆盖住所述容纳槽的止挡部件,防止滚动构件掉落。可选的,所述止挡部件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孔,开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滚动部件的直径,所述滚动部件通过开孔突出于止挡部件外侧,并与可移动单元接触。可选的,通过所述滚动构件为所述线圈构件供电。可选的,所述可移动单元外壁对应于滚动构件设置有导电结构,所述线圈构件的两极分别与导电结构连接。可选的,所述滚动构件周围覆盖导电油脂。可选的,所述致动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单元的磁性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摄像头模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摄像头模组在固定单元和可移动单元之间设置滚动构件,滚动构件使得固定单元和可移动单元之间产生滚动摩擦,减小可移动单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支撑部件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支撑部件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部结构件下基准面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其次,本技术利用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中,以自动对焦马达上部结构件为基准,将自动对焦马达的线圈、可移动单元与所述上部结构件装配为上装配件,线圈、可移动单元装配过程中采用相同的基准,从而降低装配过程中的装配工差。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摄像头模组进行详细描述。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摄像头模组包括固定单元21和可移动单元50,固定单元21包括有容纳空间,可移动单元50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固定单元21被构造为使得可移动单元50是可在容纳空间中移动或移动至容纳空间外。滚动构件60设置在固定单元21和可移动单元50之间,滚动构件60例如为球形结构,与可移动单元50接触,在固定单元21和可移动单元50之间产生滚动摩擦。本技术中固定单元21例如为摄像头模组的外壳,可移动单元50例如为摄像头模组的镜筒模块,镜筒模块内部设置镜头单元,模组对焦过程中,镜头单元随镜筒模块移动。致动器被构造为沿光轴方向(Z方向)驱动可移动单元50,致动器包括设置在可移动单元50上的线圈构件40、设置在固定单元21中的磁性构件22。摄像头模组工作过程中,线圈构件40通入电流产生磁场,与磁性构件22之间产生电磁力,电磁力驱动线圈构件40带动可移动单元沿光轴方向运动。线圈构件40作为可移动单元50运送过程中的动子,磁性部件22作为定子保持不动。参考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摄像头模组包括支撑部件14,所述支撑部件14包括在水平方向(XY方向所在的平面)上的主体区域141、主体区域沿竖直方向(Z方向)上延伸的若干个夹持区域142,所述夹持区域142与镜筒模块50接触,至少一个夹持区域142提供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力至所述镜筒模块50,以固定所述镜筒模块50。所述夹持区域142上设置容纳槽1421,所述滚动构件60设置在所述容纳槽1421中。所述滚动构件60例如为球形结构,每个容纳槽1421中可设置若干个滚动构件,例如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撑部件14上设置有覆盖住所述容纳槽1421的止挡部件1422,防止滚动构件60掉落。所述止挡部件1422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孔1423,开孔1423的孔径小于所述滚动部件60的直径,所述滚动部件60通过开孔1423突出于止挡部件1422外侧,并与可移动单元50接触。所述容纳槽1421与所述止挡部件1422之间固定连接。在图2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区域142可以为一体成形的结构,在夹持区域142上形成容纳槽1421,放置滚动构件60后,夹持区域142远离主体区域141顶部的部分区域折弯形成覆盖住容纳槽1423形成止挡部件1422。而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所述容纳槽1421单独制成,在容纳槽1421中放置滚动构件60后,固定连接夹持区域142上的止挡部件1422,例如通过粘接或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单元,包括容纳空间;/n可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n致动器,被构造为沿光轴方向驱动可移动单元,包括设置在可移动单元上的线圈构件;/n滚动构件,设置在固定单元和可移动单元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单元,包括容纳空间;
可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
致动器,被构造为沿光轴方向驱动可移动单元,包括设置在可移动单元上的线圈构件;
滚动构件,设置在固定单元和可移动单元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支撑部件,被构造为夹持可移动单元,设置在固定单元和可移动单元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水平方向上的主体区域、主体区域沿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夹持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区域上设置容纳槽,所述滚动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设置有下翻边结构,所述下翻边结构对应于夹持区域的位置设置有镂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成,赵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