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柱式平行光体视显微镜变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00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25
一种导柱式平行光体视显微镜变倍机构,无需太多的研磨工艺,降低了对相关从业者的熟练度和经验要求;由于相对减少了装配的配合要求,加上变倍机构的零部件刚度有保证,因而该主体变倍机构的长度可以做得稍长,平行光路系统可以在该结构上实现。

A zoom mechanism of parallel light stereomicr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柱式平行光体视显微镜变倍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视显微镜变倍机构,尤其是一种导柱式平行光体视显微镜变倍机构。
技术介绍
常见的体视显微镜主体变倍机构常采用内外变倍筒的方式,外面是曲线槽变倍筒,里面是直线槽变倍筒,在直线槽里面有变倍组搭载镜片上下运动从而改变光路达到变倍的目的;这种结构的曲线槽变倍筒、直线槽变倍筒、变倍组的壁厚受空间影响通常做得很薄,加上曲线槽变倍筒、直线槽变倍筒又开有槽因而刚度较差很容易发生变形;另外内外变倍筒之间以及内变倍筒和变倍组之间的配合要求非常高,如配合过紧则影响变倍的舒适度甚至卡死,如配合过松则会引起甩像,因此过紧或过松的现象都会影响到显微镜的使用性能,因而需要对内外变倍筒之间以及内变倍筒和变倍组之间进行适当的研磨工艺,使之达到不松不紧的理想配合间隙,这对相关从业者的熟练度和经验都需要很高的要求;受此影响,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决定了该内外变倍筒的主体长度很难做得再长些,因为越长的内外变倍筒零件越容易变形,越长的内外变倍筒其零件本身以及互相配合的尺寸精度要求越高;所以成像效果更加优良且畸变更加小的平行光路系统体视显微镜基本不使用该变倍机构,因为平行光路系统的主体变倍机构长度通常比内外变倍筒方式的长得多,因而很难在内外变倍筒的结构上实现平行光路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柱式平行光体视显微镜变倍机构,无需太多的研磨工艺,降低了对相关从业者的熟练度和经验要求;由于相对减少了装配的配合要求,加上变倍机构的零部件刚度有保证,因而该变倍机构的长度可以做得稍长,平行光路系统可以在该结构上实现。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导柱式平行光体视显微镜主体变倍机构包含了6根柱子来改善变倍机构刚度的问题,分别为左后导柱8,左前导柱15,右后导柱20,右前导柱17,后中间导柱19和变倍曲线柱7;左上变倍组12和左下变倍组13套在左后导柱8且可以沿导柱轴线方向运动,左前导柱15起辅助导向作用;而右下变倍组16和右上变倍组18则套在右后导柱20且可以沿导柱轴线方向运动,右前导柱17起辅助导向作用;上导向块10、下导向块11套在变倍曲线柱7且可以沿曲线柱轴线方向运动,后中间导柱19起辅助导向作用;变倍曲线柱7铣有两条变倍曲线槽9,分别固定在上导向块10、下导向块11的销钉在不同的变倍曲线槽9内滑动,当变倍曲线柱7转动时,变倍曲线槽9通过销钉让上导向块10、下导向块11跟随上下运动;而上导向块10通过固定螺丝分别连接左上变倍组12和右上变倍组18,下导向块11通过固定螺丝分别连接左下变倍组13和右下变倍组16;这样,当变倍曲线柱7转动,左上变倍组12、左下变倍组13、右上变倍组18和右下变倍组16都会跟随上下运动,但由于上导向块10和下导向块11处在不同的变倍曲线槽9内,左上变倍组12和左下变倍组13之间的距离以及右上变倍组18和右下变倍组16之间的距离就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光路达到变倍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结果是,该导柱式平行光体视显微镜变倍机构无需太多的研磨工艺,降低了对相关从业者的熟练度和经验要求;由于相对减少了装配的配合要求,加上变倍机构的零部件刚度有保证,因而该变倍机构的长度可以做得稍长,平行光路系统可以在该结构上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隐藏了部分外壳的一种导柱式平行光体视显微镜变倍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中,1目镜,2变倍曲线柱齿轮,3伞形变倍从动齿轮,4伞形变倍驱动齿轮,5变倍驱动轴,6手轮,7变倍曲线筒,8左后导柱,9变倍曲线槽,10上导向块,11下导向块,12左上变倍组,13左下变倍组,14物镜模组,15左前导柱,16右下变倍组,17右前导柱,18右上变倍组,19后中间导柱,20右后导柱,21右外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该导柱式平行光体视显微镜变倍机构包含了辅助变倍机构和主体变倍机构。辅助变倍机构由手轮6,变倍驱动轴5,伞形变倍驱动齿轮4,伞形变倍从动齿轮3,变倍曲线柱齿轮2等组成;当转动手轮6,变倍驱动轴5跟着转动,带动伞形变倍驱动齿轮4转动,通过啮合传动,带动伞形变倍从动齿轮3转动并实现由围绕横向轴线转动变成围绕竖向轴线转动,接着伞形变倍从动齿轮3可驱动变倍曲线柱齿轮2,最终带动变倍曲线柱7转动,完成人工操纵变倍的操作。主体变倍机构实际起到了光路变倍的作用,该导柱式平行光体视显微镜主体变倍机构包含了6根柱子来改善变倍机构刚度的问题,分别为左后导柱8,左前导柱15,右后导柱20,右前导柱17和后中间导柱19和变倍曲线柱7;左上变倍组12和左下变倍组13套在左后导柱8且可以沿导柱轴线方向运动,左前导柱15起辅助导向作用;而右下变倍组16和右上变倍组18则套在右后导柱20且可以沿导柱轴线方向运动,右前导柱17起辅助导向作用;上导向块10、下导向块11套在变倍曲线柱7且可以沿曲线柱轴线方向运动,后中间导柱19起辅助导向作用;变倍曲线柱7铣有两条变倍曲线槽9,分别固定在上导向块10、下导向块11的销钉在不同的变倍曲线槽9内滑动,当变倍曲线柱7转动时,变倍曲线槽9通过销钉让上导向块10、下导向块11跟随上下运动;而上导向块10通过固定螺丝分别连接左上变倍组12和右上变倍组18,下导向块11通过固定螺丝分别连接左下变倍组13和右下变倍组16;这样,当变倍曲线柱7转动,左上变倍组12、左下变倍组13、右上变倍组18和右下变倍组16都会跟随上下运动,但由于上导向块10和下导向块11处在不同的变倍曲线槽9内,左上变倍组12和左下变倍组13之间的距离以及右上变倍组18和右下变倍组16之间的距离就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光路达到变倍的目的。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技术的技术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柱式平行光体视显微镜变倍机构,其特征是:左上变倍组(12)和左下变倍组(13)套在左后导柱(8)且可以沿导柱轴线方向运动,左前导柱(15)起辅助导向作用,而右下变倍组(16)和右上变倍组(18)则套在右后导柱(20)且可以沿导柱轴线方向运动,右前导柱(17)起辅助导向作用;上导向块(10)、下导向块(11)套在变倍曲线柱(7)且可以沿曲线柱轴线方向运动,后中间导柱(19)起辅助导向作用;变倍曲线柱(7)铣有两条变倍曲线槽(9),分别固定在上导向块(10)、下导向块(11)的销钉在不同的变倍曲线槽(9)内滑动,当变倍曲线柱(7)转动时,变倍曲线槽(9)通过销钉让上导向块(10)、下导向块(11)跟随上下运动;而上导向块(10)通过固定螺丝分别连接左上变倍组(12)和右上变倍组(18),下导向块(11)通过固定螺丝分别连接左下变倍组(13)和右下变倍组(16);这样,当变倍曲线柱(7)转动,左上变倍组(12)、左下变倍组(13)、右上变倍组(18)和右下变倍组(16)都会跟随上下运动,但由于上导向块(10)和下导向块(11)处在不同的变倍曲线槽(9)内,左上变倍组(12)和左下变倍组(13)之间的距离以及右上变倍组(18)和右下变倍组(16)之间的距离就会发生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柱式平行光体视显微镜变倍机构,其特征是:左上变倍组(12)和左下变倍组(13)套在左后导柱(8)且可以沿导柱轴线方向运动,左前导柱(15)起辅助导向作用,而右下变倍组(16)和右上变倍组(18)则套在右后导柱(20)且可以沿导柱轴线方向运动,右前导柱(17)起辅助导向作用;上导向块(10)、下导向块(11)套在变倍曲线柱(7)且可以沿曲线柱轴线方向运动,后中间导柱(19)起辅助导向作用;变倍曲线柱(7)铣有两条变倍曲线槽(9),分别固定在上导向块(10)、下导向块(11)的销钉在不同的变倍曲线槽(9)内滑动,当变倍曲线柱(7)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黄振红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市迈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