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光缆,包括位于中心的中心加强件、绞合于中心加强件外表面的若干光单元、纵包于若干光单元外表面的内层阻水带、设于内层阻水带外表面的非金属铠装层、绕包于非金属铠装层外表面的外层阻水带、包覆于外层阻水带外表面的内护套、包覆于内护套外表面且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外护套,外护套外侧壁上设置有色条及V型槽。通过本实例实施,可增加光缆护套的耐磨性和润滑性,可有效减小管道光缆敷设难度,使光缆顺利穿过敷设管道,且可有效解决现有光缆出现采用金属带作为铠装层使得光缆重量较重以及遇漏电电流造成光纤线路中断的问题。另外,通过色条及V型槽,便于人们查找光缆以及便于光缆施工接续时剥开,提高工作效率。
A kind of pipeline optical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光缆
本技术涉及光缆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光缆。
技术介绍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城市网络仍需进行线路扩容,为确保市容需要,架空光缆基本转入管道敷设方式,且现有城市管道资源有限且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尤其体现在旧城区通信线路改造工程中,伴随着施工线路的复杂、施工效率的提升,现有传统光缆在敷设和使用中所暴露出的缺陷愈发严峻,主要的如下几点:1、传统光缆的护套受挤出模具和护套材料的影响,其光滑度的变化较大,摩擦阻力也相对较大,一般普通光缆摩擦系数保持在0.2以上。2、目前,城市网络建设中,光缆在进行管道敷设时,仍以人工牵引布线为主,若管道内存在较多线缆时,传统光缆无法顺利穿过管道,经常出现光缆护套磨损或撕裂,造成光纤传输性能不稳定,缩短光缆使用寿命,严重时还造成两设备通信中断,增加大了运营商维护成本。3、传统光缆一般采用金属复合带作为铠装层,并增加光缆的抗拉性能,但采用金属复合带一是重量大,二是当外护套被破坏后,金属部件如遇漏电电流,易导致设备发生短路。且金属复合带的金属基带厚度一般为0.12-0.13mm,防鼠咬和抗侧压能力有限。4、现有管道内存在较多规格线缆,不易找到光缆,会给后续排查光缆故障带来诸多不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擦系数小、耐磨、量轻、防鼠咬、易识别的轻质低摩擦管道光缆。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心的中心加强件、绞合于所述中心加强件外表面的若干光单元、纵包于若干所述光单元外表面的内层阻水带、设于所述内层阻水带外表面的非金属铠装层、绕包于所述非金属铠装层外表面的外层阻水带、包覆于所述外层阻水带外表面的内护套、包覆于所述内护套外表面且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外侧壁上设置有色条及V型槽。较优地,所述非金属铠装层包括若干个非金属加强件,若干个所述非金属加强件绞合于内层阻水带的外表面,所述非金属加强件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较优地,每一所述非金属加强件呈扁平状且其厚度为0.5-1mm、宽度为2.0-4.0mm。较优地,每一所述光单元包括PBT束管、位于PBT束管内的光纤以及填充于PBT束管内与光纤之间的纤膏。较优地,每一所述PBT束管内包含有2-12芯数的光纤。较优地,所述中心加强件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较优地,所述中心加强件外设有套塑层。较优地,所述内护套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且其厚度为0.8-1.2mm。较优地,所述色条的宽度为0.5-2.0mm。较优地,所述V型槽数量为两个,两所述V型槽对称设置,且每一所述V型槽的夹角为30°-6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管道光缆的护套由内护套和外护套构成,其中,外护套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而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极低的渗透性能,不吸潮,可有效保护内部结构,且聚四氟乙烯材料有高润滑性能和耐磨性,属于固体材料中摩擦系数最小的,摩擦系数仅为0.04,远低于传统光缆0.2及以上的摩擦系数,可有效减小管道光缆敷设难度,使光缆顺利穿过管道,可保证光缆护套的完整性,并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并且,本技术采用了非金属铠装层,可有效解决现有光缆采用金属加强件作为光缆的抗拉元件,纵包金属复合带作为铠装层造成的光缆重量大,及当外护套被破坏后,金属部件如遇漏电电流,易导致设备发生短路的问题。还有,本技术外护套的侧壁上设置有色条及V型槽,通过色条,可方便人们在管道内直接找到本技术管道光缆,节省人们查找光缆的时间,且通过V型槽,便于光缆施工接续时剥开外护套,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管道光缆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照附图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管道光缆,包括位于中心的中心加强件1、绞合于所述中心加强件1外表面的若干光单元2、用于有效阻隔水汽对内部结构的侵蚀且纵包于若干所述光单元2外表面的内层阻水带3、设于所述内层阻水带3外表面的非金属铠装层4、绕包于所述非金属铠装层4外表面的外层阻水带5、包覆于所述外层阻水带5外表面的内护套6、包覆于所述内护套6外表面且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外护套7;所述外护套7外侧壁上设置有色条71及V型槽72。本技术管道光缆的护套由内护套6和外护套7构成,其中,内护套6可有效保护内部结构,综合提高整个光缆使用寿命。外护套7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而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极低的渗透性能,不吸潮,可有效保护内部结构,且聚四氟乙烯材料有高润滑性能和耐磨性,属于固体材料中摩擦系数最小的,摩擦系数仅为0.04,远低于传统光缆0.2及以上的摩擦系数,可有效减小管道光缆敷设难度,使本技术光缆顺利穿过敷设的管道,可保证光缆护套的完整性,并保证管道光缆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并且,本技术采用了非金属铠装层4,可有效解决现有光缆采用金属加强件作为光缆的抗拉元件,纵包金属复合带作为铠装层造成的光缆重量大,及当外护套7被破坏后,金属部件如遇漏电电流,易导致设备发生短路的问题。另外,本技术外护套7的侧壁上设置有色条71及V型槽72,通过色条71,可方便人们在管道内直接找到本技术管道光缆,节省人们查找光缆的时间,且通过V型槽72,便于光缆施工接续时剥开外护套7,提高工作效率。在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使本技术可有效减轻重量以及保证抗拉性能,所述非金属铠装层4包括若干个非金属加强件41,若干个所述非金属加强件41绞合于内层阻水带3的外表面,所述非金属加强件41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抗拉强度大、抗侧压、防鼠咬、防鸟啄、防雷击等优点。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可有效减小本技术管道光缆的外径和弯曲半径,增加光缆柔韧性,便于施工,每一所述非金属加强件41均呈扁平状且其厚度为0.5-1mm、宽度为2.0-4.0mm。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有效解决水汽对光纤23的氢损影响,每一所述光单元2包括PBT束管21、位于PBT束管21内的光纤23以及填充于PBT束管21内与光纤23之间的纤膏22,且所述PBT束管21的厚度宜为1.67-2.55mm,优选为2.0-2.5mm。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品质,每一所述PBT束管21内宜包含有2-12芯数的光纤23,其中,每一所述PBT束管21内为6芯数或12芯数的光纤23最佳。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管道光缆更具柔韧性,便于施工,所述中心加强件1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所述中心加强件1外径宜为1.0-1.8mm,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心的中心加强件、绞合于所述中心加强件外表面的若干光单元、纵包于若干所述光单元外表面的内层阻水带、设于所述内层阻水带外表面的非金属铠装层、绕包于所述非金属铠装层外表面的外层阻水带、包覆于所述外层阻水带外表面的内护套、包覆于所述内护套外表面且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外侧壁上设置有色条及V型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心的中心加强件、绞合于所述中心加强件外表面的若干光单元、纵包于若干所述光单元外表面的内层阻水带、设于所述内层阻水带外表面的非金属铠装层、绕包于所述非金属铠装层外表面的外层阻水带、包覆于所述外层阻水带外表面的内护套、包覆于所述内护套外表面且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外侧壁上设置有色条及V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铠装层包括若干个非金属加强件,若干个所述非金属加强件绞合于内层阻水带的外表面,所述非金属加强件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光缆,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非金属加强件呈扁平状且其厚度为0.5-1mm、宽度为2.0-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光缆,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单元包括PBT束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翟长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仕佳光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