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祝世权专利>正文

高效安全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93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安全电热水器,其主要特征为将水箱改为热交换芯体,电热管置于热交换芯体的孔道中,在热交换芯体外增设一控制电路,包括主电路、漏电保护电路和温控电路,使之安全可靠,并通过在电热管的电热丝外增设有的红外线发热粉,电热膜发热粉,增强热功能转换,达到高效率目的,本产品经检测基本无漏电感应,是一种较理想的电热热水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装置,特别是一种高效安全电热水器。公知的电热水器,由水箱及设于其中的电热管构成,电热管为一金属管,电热元件位于金属管中部,电热元件与金属管间设有绝缘材料层绝缘,电热元件的热量通过金属管对进水口进来的自来水进行间接加热,再通过出水口流出,供人们使用。这种结构的热水器不但热效率低,水流小,而且易产生漏电,危及使用者人身安全。近年来,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如中国专利CN88218039.8公开的间歇式电热水器,通过加热时不用水,用水时切断电源的的方法来保证安全,这种热水器不但需大容量水箱,而且热效率低。中国专利91208510.×公开的隔离式电热淋浴器,通过在市电与电热淋浴器间增设一隔离变压器,降低电压,使漏电对人身不产生大的危害,这种结构的电热水器不仅热效率低,而且电热元件易损。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效率高,安全可靠的电热水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将电热器的水箱体,改为带孔道的热交换芯体,电热管设于热交换芯体孔道中,电热管中部的电热丝外依次设有红外线发热粉层、绝缘层、电热膜发热粉层、云母层。在热交换芯体外,增设一控制电路,其包括主电路、漏电保护电路和温控电路,主电路输入端设有一二极管和电阻与控制集成块正极相连,负极与零线相连,漏电保护电路是在主电路输入端通过电容和电阻与控制集成块相连成恒压电路,并与可控硅控制极相连,继电器K1与可控硅一端相连,正常工作时,可控硅导通,继电器K1正常工作,另在控制集成块上引出一漏电探测探头,当探测探头电压高于恒压电路电压时,控制集成块控制可控硅断开,使继电器K1停止工作。温控电路包括负极引线通过控制集成块与继电器K2负极相连的恒压电路及设有可调电阻,热敏元件并与控制集成块相连的温控支路。继电器K1的工作脚接发热元件,K2的工作脚接在K1的磁场回路上。在自来水管与电热水器间增设一带电磁阀通道与预备阀通道的连接块,电磁阀通道与预备阀通道两端分别与自来水管和热交换芯体孔道相通。在连接块部位设有一磁场线圈用以磁化水。在控制电路上并联一设有稳压二极管和电容的保护电路。在连接块外面增设一漏电保护电路,电路结构与控制电路的漏电保护电路相同。附图及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块剖视结构示图;图2为本技术纵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电路图。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在自来水与电热水器间设有一带电磁阀1通道和预备阀3通道的连接块,电磁阀通道2与预备阀通道4两端均分另与自来水管和热交换芯体孔道相通,在连接块部位设有一磁化线圈5,如图2所示,热交换芯体孔道6内设有电热管7,电阻丝8位于管的中部,其外依次为红外线发热粉层9、陶瓷绝缘层10、电热膜发热粉层11和云母片层12,如图3所示,热交换芯体体外增设一控制电路,其包括主电路、漏电保护电路和温控电路,主电路输入端设有一整流二极管D1和限压电阻R1,使其变为低压直流,并与控制集成块的正极端8脚相连,控制集成块的负极4脚与设有降压电阻R4的零线相连,形成控制集成块的主电路。漏电保护电路是在主电路输入端通过一电容C2和可调电阻RV1与集成块2脚相连,使之给集成电路输入一固定电压,经过1脚输给可控硅控制极,使其导通,使继电器K1正常工作,同时在控制集成块3脚上引出一漏电探测探头13,漏电探测探头返回电压高于2脚电压时,通过1脚控制可控硅BT1断开,使继电器K1停止工作。所说的温控电路包括从负极端引线通过可调电阻RV3与控制集成块5脚相连并通过7脚与K2负极相连,形成恒压电路,另通过负极设有一温控支路,其上设有可调电阻RV4、RV5热敏元件RT,并与集成块6脚相连,当温控支路电压低于恒压电路时,使K2停止工作,K1、K2的正极并连于主电路正极线上,K1是加热继电器,K2是控制加热继电器,K1、K2都是通过控制电路输入的磁场线圈电压使之工作,所以他们的连接方式是K1的磁场电压由控制电路输入K1工作脚接发热元件,K2的磁场电压也是由控制电路输入,它的工作脚接在K1的磁场电路的回路中,使之受控。必要时,在连接块外增设一与控制电路中的漏电保护电路结构相同的漏电保护电路,使漏电保护功能更可靠。为保证控制电路的电压不至过高,防止反峰电压烧坏继电器触头,可在控制电路上并联一设有稳压二级管D2、电容C3的保护电路。从上述情况可知,本技术的目的是可以实现的,一方面发热管内通过红外线发热粉和电热膜发热粉进行热功能转换和静电屏闭处理,大大提高了热效率和杜绝漏电感应。起到节能高效作用。另一方面增设了控制电路,一旦漏电,漏电探头通过返回电压高于控制集成块2脚的固定电压时,控制可控硅断开,使用安全可靠。另温控电路使温度恒定,一旦水流量过少,温度上升超过预定值时,继电器K2就控制K1停止工作,使人不会被烫伤。同时,电磁阀在市电停电时或漏电时,即关闭,水停流,使之更安全,此时可打开预备阀,保证供水。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安全电热水器,由外壳、电热管、水箱、进出水口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电热管中部的电热丝外依次设有红外线发热粉层、绝缘层、电热膜发热粉层、云母片层,将水箱体改为热交换芯体,电热管设于热交换芯体孔道中,热交换芯体外增设一控制电路,其包括主电路、漏电保护电路和温控电路;主电路输入端设有一二极管和电阻与控制集成块正极8脚相连,负极4脚与零线相连,漏电保护电路是在主电路输入端通过电容C2和电阻RV1与控制集成块2脚相连,经控制集成块1脚与可控硅控制极相连,另在控制集成块3脚引出一漏电探测探头;温控电路包括负极引线与电阻及控制集成块5脚相连并通过7脚与继电器K2负极相连的恒压电路,及设有可调电阻,热敏元件并与控制集成块6脚相连的温控支电路,K1的工作脚接发热元件,K2的工作脚接在K1的磁场回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安全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在自来水管与电热水器间增设一带电磁阀通道与预备阀通道的连接块,电磁阀通道与预备阀通道两端均分别与自来水管和电热交换芯体孔道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安全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块部位设有一磁场线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安全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块外设有一漏电保护电路,其结构与控制电路漏电保护电路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安全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上并联一设有稳压二极管和电容的保护电路。专利摘要一种高效安全电热水器,其主要特征为将水箱改为热交换芯体,电热管置于热交换芯体的孔道中,在热交换芯体外增设一控制电路,包括主电路、漏电保护电路和温控电路,使之安全可靠,并通过在电热管的电热丝外增设有的红外线发热粉,电热膜发热粉,增强热功能转换,达到高效率目的,本产品经检测基本无漏电感应,是一种较理想的电热热水器。文档编号F24H1/12GK2228632SQ9524297公开日1996年6月5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27日专利技术者祝世权 申请人:祝世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安全电热水器,由外壳、电热管、水箱、进出水口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电热管中部的电热丝外依次设有红外线发热粉层、绝缘层、电热膜发热粉层、云母片层,将水箱体改为热交换芯体,电热管设于热交换芯体孔道中,热交换芯体外增设一控制电路,其包括主电路、漏电保护电路和温控电路;主电路输入端设有一二极管和电阻与控制集成块正极8脚相连,负极4脚与零线相连,漏电保护电路是在主电路输入端通过电容C2和电阻RV1与控制集成块2脚相连,经控制集成块1脚与可控硅控制极相连,另在控制集成块3脚引出一漏电探测探头;温控电路包括负极引线与电阻及控制集成块5脚相连并通过7脚与继电器K2负极相连的恒压电路,及设有可调电阻,热敏元件并与控制集成块6脚相连的温控支电路,K1的工作脚接发热元件,K2的工作脚接在K1的磁场回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世权
申请(专利权)人:祝世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