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米波段空间行波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行波管技术,具体为一种分米波段空间行波管。
技术介绍
随着固态器件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对真空电子器件的竞争力明显提高,尤其在低频段其体积小、重量轻、集成稳定性强等的特点更具优势。国内还未开展深入的大功率分米波段空间行波管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空间行波管与分米波段固态器件的竞争力,满足导航卫星快速发展的需求,很有必要开发一种高效率、大功率、高线性度和低噪声的分米波段空间行波管。目前国内成熟的分米波段空间行波管功率量级为134W、137W、157W,尚未出现功率大于220W的分米波段空间行波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分米波段空间行波管。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分米波段空间行波管,包括聚焦极控制单阳极电子枪、与聚焦极控制单阳极电子枪相连的慢波电路,与慢波电路连接的输入输能系统、输出输能系统和四级降压收集极,其中,所述慢波电路包括输入段以及与输入段连接的输出段;所述输入段和输出段关于连接点左右对称,所述输入段和输出段均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米波段空间行波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焦极控制单阳极电子枪(1)、与聚焦极控制单阳极电子枪(1)相连的慢波电路(2),与慢波电路(2)连接的输入输能系统(3)、输出输能系统(4)和四级降压收集极(5),其中,所述慢波电路(2)包括输入段(2-7)以及与输入段(2-7)连接的输出段(2-8);所述输入段(2-7)和输出段(2-8)关于连接点左右对称,所述输入段(2-7)和输出段(2-8)均包括外导体(2-1)、与外导体(2-1)相连的极靴(2-2)、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极靴(2-2)间的连接环(2-3)、安装在极靴(2-2)、连接环(2-3)内部的夹持杆2-5及通过夹持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米波段空间行波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焦极控制单阳极电子枪(1)、与聚焦极控制单阳极电子枪(1)相连的慢波电路(2),与慢波电路(2)连接的输入输能系统(3)、输出输能系统(4)和四级降压收集极(5),其中,所述慢波电路(2)包括输入段(2-7)以及与输入段(2-7)连接的输出段(2-8);所述输入段(2-7)和输出段(2-8)关于连接点左右对称,所述输入段(2-7)和输出段(2-8)均包括外导体(2-1)、与外导体(2-1)相连的极靴(2-2)、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极靴(2-2)间的连接环(2-3)、安装在极靴(2-2)、连接环(2-3)内部的夹持杆2-5及通过夹持杆2-5安装在极靴(2-2)、连接环(2-3)内部的螺旋线(2-4),所述螺旋线(2-4)具体为动态相速渐变结构,且在动态相速渐变结构分布螺距上添加一段均匀螺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米波段空间行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极控制单阳极电子枪(1)包括瓷环(1-2),设置在瓷环(1-2)一端的电子枪磁屏(1-1);设置在瓷环(1-2)另一端的尾盖封接环(1-7);设置在瓷环(1-2)内部、电子枪磁屏(1-1)下方的阳极封接环(1-3)和阳极(1-8),阳极(1-8)与阳极封接环(1-3)内部的台阶进行配合并焊接固定;设置在瓷环(1-2)内部、阳极封接环(1-3)下方的聚焦极筒(1-4)和聚焦极(1-9)、聚焦极封接环(1-5),聚焦极(1-9)与聚焦极筒(1-4)内部的台阶配合焊接固定,并焊接固定在聚焦极封接环(1-5)上;设置在聚焦极(1-9)下方的阴极热丝(1-10)和设置在阴极热丝(1-10)外部的阴极筒(1-12),设置在阴极热丝(1-10)内部的热丝(1-11),配合在阴极筒(1-12)外部的第一支撑筒(1-13),配合在第一支撑筒(1-13)外部的第二支撑筒(1-14),设置第二支撑筒(1-14)下方的第三支撑筒(1-15),设置第三支撑筒(1-15)外部的封接环(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米波段空间行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能系统(3)包括输入输能窗(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红霞,刘逸群,张晓冉,吕雪,罗敏,刘强,胥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三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