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854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器组件,所述电容器组件包括:主体,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在第三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且包括第一介电层和设置为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第一侧边缘部和第二侧边缘部,均包括第二介电层、第一边缘电极和第二边缘电极,第一侧边缘部和第二侧边缘部设置为与主体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平行,且分别设置在主体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上;第一外电极,设置在主体的第三表面上且连接到第一内电极和第一边缘电极;以及第二外电极,设置在主体的第四表面上且连接到第二内电极和第二边缘电极。

Capacit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器组件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1月27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8-014850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容器组件。
技术介绍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一种电容器组件)可以是安装在各种电子产品(例如,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等的成像装置、计算机、智能电话、移动电话等)的印刷电路板上起对其充电或从其放电作用的片式电容器。这样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由于具有相对紧凑的尺寸、相对高的容量和相对容易安装等,可被用作各种电子装置的组件。随着诸如计算机和移动装置的电子装置的尺寸变小并且功率输出变高,对于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小型化和更高容量的需求正在增加。此外,多层陶瓷电容器通常可用于去耦合目的,并且优选地,在自谐振频率(SRF)之后的区域中的阻抗是低的,以有效地去除高频噪声信号。为了降低SRF之后的区域中的阻抗,有必要提出一种使等效串联电感(ESL)(寄生成分)最小化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具有降低的等效串联电感的电容器组件。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电容器组件包括:主体,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并且在第三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并且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介电层、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所述第一介电层介于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第一侧边缘部和第二侧边缘部,均包括第二介电层、第一边缘电极和第二边缘电极,所述第一侧边缘部和所述第二侧边缘部设置为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平行,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上;第一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三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一边缘电极;以及第二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四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二内电极和所述第二边缘电极。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及优点将被更加清楚地理解。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容器组件的透视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沿着图1中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沿着图1中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图4A是在图1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截面图中的第一内电极的示图;图4B是在图1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截面图中的第二内电极的示图。图5A示出了其上印刷有第一边缘电极的第二介电层;图5B示出了其上印刷有第二边缘电极的第二介电层。图6是第一侧边缘部和第二侧边缘部均包括两个第一边缘电极和第二边缘电极的实施例的沿着图1中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图7示出了关于没有第一边缘电极和第二边缘电极的情况(比较示例)、第一侧边缘部和第二侧边缘部均包括一对第一边缘电极和第二边缘电极的情况(专利技术示例1)以及两个侧边缘部均包括两对第一边缘电极和第二边缘电极的情况(专利技术示例2),在X方向和Y方向的截面图上观察的电流密度分布。图8是示出图7中的比较示例、专利技术示例1和专利技术示例2的测量的ESL的曲线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变型实施例的第一边缘电极231和第二边缘电极232印刷并设置在相同平面上的第二介电层111b的示图。图10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变型实施例在第一方向(Z方向)上的下部中形成有第一边缘电极331的第二介电层111b的示图;图10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变型实施例在第一方向(Z方向)上的下部中形成有第二边缘电极332的第二介电层111b的示图。图11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变型实施例的第一边缘电极431在第一方向(Z方向)上的下部的面积形成为大于上部的面积的第二介电层111b的示图;图11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变型实施例的第二边缘电极432在第一方向(Z方向)上的下部的面积形成为大于上部的面积的第二介电层111b的示图。图12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变型实施例的第一边缘电极531在第一方向(Z方向)上的下部的面积形成为大于上部的面积的第二介电层111b的示图;图12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变型实施例的第二边缘电极532在第一方向(Z方向)上的下部的面积形成为大于上部的面积的第二介电层111b的示图。图13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变型实施例的第一边缘电极631在第一方向(Z方向)上的下部的面积形成为大于上部的面积的第二介电层111b的示图;图13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变型实施例的第二边缘电极632在第一方向(Z方向)上的下部的面积形成为大于上部的面积的第二介电层111b的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参照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修改为各种其他形式,并且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此外,可提供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便对普通技术人员更加完整地描述本公开。因此,为了描述清楚,可夸大附图中的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并且附图中由相同附图标记指示的元件可以是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为了说明本公开,将省略与描述无关的部分,并且可夸大厚度以清楚地示出层和区域。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以相同附图标记来标记相同组件。此外,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否则当元件被称为“包含”或“包括”元件时,其意味着该元件还可包括其他元件,而不排除其他元件。在附图中,X方向可被定义为第二方向、L方向或长度方向,Y方向可被定义为第三方向、W方向或宽度方向,Z方向可被定义为第一方向、T方向或厚度方向。电容器组件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容器组件的透视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沿着图1中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沿着图1中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图4A是在图1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截面图中的第一内电极的示图;图4B是在图1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截面图中的第二内电极的示图。图5A示出了其上印刷有第一边缘电极的第二介电层;图5B示出了其上印刷有第二边缘电极的第二介电层。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容器组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容器组件100可包括:主体110,包括在第一方向(Z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1和第二表面2、在第二方向(X方向)上彼此相对且连接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3和第四表面4、在第三方向(Y方向)上彼此相对且连接到第一表面至第四表面的第五表面5和第六表面6,并且包括第一介电层111a以及设置为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第一介电层介于第一内电极121和第二内电极122之间;第一侧边缘部114和第二侧边缘部115,均包括第二介电层111b、第一边缘电极131和第二边缘电极132,第一侧边缘部114和第二侧边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组件,包括:/n主体,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并且在第三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并且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介电层、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所述第一介电层介于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n第一侧边缘部和第二侧边缘部,均包括第二介电层、第一边缘电极和第二边缘电极,所述第一侧边缘部和所述第二侧边缘部设置为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平行,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上;/n第一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三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一边缘电极;以及/n第二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四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二内电极和所述第二边缘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7 KR 10-2018-01485071.一种电容器组件,包括:
主体,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并且在第三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并且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介电层、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所述第一介电层介于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
第一侧边缘部和第二侧边缘部,均包括第二介电层、第一边缘电极和第二边缘电极,所述第一侧边缘部和所述第二侧边缘部设置为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平行,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上;
第一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三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一边缘电极;以及
第二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四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二内电极和所述第二边缘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边缘电极和所述第二边缘电极设置为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彼此相对,所述第二介电层介于所述第一边缘电极和所述第二边缘电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侧边缘部和所述第二侧边缘部均包括多个第一边缘电极和多个第二边缘电极,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边缘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边缘电极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交替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侧边缘部的所述第一边缘电极和所述第二边缘电极设置在相同的平面上,并且
所述第二侧边缘部的所述第一边缘电极和所述第二边缘电极设置在相同的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边缘电极和所述第二边缘电极仅形成在所述第一侧边缘部和所述第二侧边缘部中的每个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下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边缘电极和所述第二边缘电极中的每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下部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汇大朴祥秀安永圭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