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辊上压下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821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辊上压下旋转装置,包括呈前后并列分布的两个机架,所述机架呈U型结构并固定在底座上,两个所述机架的顶部分别安装上压下组件,所述上压下组件包括固定轴、压板、摆动销轴,所述固定轴固定于机架的一端顶部,所述压板的一端开设有贯通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套于固定轴上,所述阶梯孔内的固定轴上从上至下依次套接滚针轴承、平面轴承和蝶形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换模具过程中不需要拆下上压下组件,降低劳动强度,节约换模具时间,减少设备拆装频率,避免设备拆装过程中的磕磕碰碰,保证设备精度,同时减少人员在换模具过程中带来的安全方面的风险。

Flat roll up and down rot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辊上压下旋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弯型钢成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平辊上压下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在焊管或者冷弯型钢生产过程中,平辊装置是核心部套,通过多道次平辊上的模具变化实现带钢的形变,最终达到所需的产品。由于产品规格的不同,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模具进行更换。对于钢管直径超过219mm的机组,换辊时由于设备重量及模具重量较重,采用前牌楼拉出后在线换轧辊的方式已经实现不了,这时往往牌楼采用开口形式的结构,上压下装置通过螺栓和牌楼连接成一整体。在换模具时需要先将上压下装置的电机电缆拆除后,再从牌楼上用行车吊走后,再将上、下轴系及侧辊从牌楼里吊出,到线外再进行模具更换。待新的模具线外装配完成后再将上、下轴系及侧辊安装原先装配顺序吊入牌楼内,最后将上压下装置吊到牌楼上面后装入螺栓螺母,连上电机电缆,完成整个平辊的模具更换过程。整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在上压下装置吊出吊入过程中由于设备高度较高,吊装过程中需要爬到设备顶穿吊带或者钢丝绳,一来增加工人劳动强度,而且人员安全方面存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辊上压下旋转装置,包括呈前后并列分布的两个机架,所述机架呈U型结构并固定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机架的顶部分别安装上压下组件,所述上压下组件包括固定轴、压板、摆动销轴,所述固定轴固定于机架的一端顶部,所述压板的一端开设有贯通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套于固定轴上,所述阶梯孔内的固定轴上从上至下依次套接滚针轴承、平面轴承和蝶形弹簧,所述压板通过滚针轴承和平面轴承与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压板的另一端侧壁上设置缺口,所述缺口延伸至机架的另一端上,所述缺口的顶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机架另一端的缺口内铰接所述摆动销轴,所述摆动销轴的顶端穿过缺口延伸至压板的上方,所述摆动销轴上螺纹连接第一螺母将压板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辊上压下旋转装置,包括呈前后并列分布的两个机架,所述机架呈U型结构并固定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机架的顶部分别安装上压下组件,所述上压下组件包括固定轴、压板、摆动销轴,所述固定轴固定于机架的一端顶部,所述压板的一端开设有贯通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套于固定轴上,所述阶梯孔内的固定轴上从上至下依次套接滚针轴承、平面轴承和蝶形弹簧,所述压板通过滚针轴承和平面轴承与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压板的另一端侧壁上设置缺口,所述缺口延伸至机架的另一端上,所述缺口的顶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机架另一端的缺口内铰接所述摆动销轴,所述摆动销轴的顶端穿过缺口延伸至压板的上方,所述摆动销轴上螺纹连接第一螺母将压板与机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辊上压下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上方的固定转轴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下方的固定轴上套有垫圈,所述第二螺母压紧垫圈使压板与机架沿固定轴的轴线方向相对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辊上压下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孔包括直径不同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的固定轴套接滚针轴承,使固定轴与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通孔内的固定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兵林加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轻中轻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