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注水打压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检测部和处理部,所述检测部包括弹性膜管,所述弹性膜管的外壁贴合包围压敏电阻,所述弹性膜管的入口端串接电磁阀,所述弹性膜管的出口端串接处理部,所述电磁阀的入口处串接带有泄压功能的缓冲部,所述处理部包括与弹性膜管连通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内连通设置压力表,所述三通管的一个开口处设置电动调节阀,本压力容器注水打压安全保护装置能够记录保压过程数据,且能在压力超标时及时泄压,有效避免压力容器炸裂,保证注水打压试验的安全。
A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for water injection and pressurization of pressure vess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容器注水打压安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力容器检测设备
,具体为一种压力容器注水打压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需要对压力容器进行注水打压试验,以确保压力容器的抗压能力和密封性能。注水打压试验分为注水加压、保压和泄压三个阶段,其中注水加压阶段,当增压泵的断电不及时,造成注水压力超过压力容器设定的最大阈值时,会造成压力容器炸裂,存在安全隐患,且在保压过程中,现有的检测设备仅仅是通过观察压力表初始和结束时的数值差进行判断,对于中间压力损失的过程并不能记录,且在泄压过程中,水流逆向流动,反向推动增压泵,易造成增压泵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压力容器注水打压安全保护装置,能有效避免压力容器炸裂,保证注水打压试验的安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容器注水打压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检测部和处理部,所述检测部包括弹性膜管,所述弹性膜管的外壁贴合包围压敏电阻,所述弹性膜管的入口端串接电磁阀,所述弹性膜管的出口端串接处理部;所述电磁阀的入口处串接带有泄压功能的缓冲部;所述处理部包括与弹性膜管连通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内连通设置压力表,所述三通管的一个开口处设置电动调节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部包括缓冲罐,所述缓冲罐分别与电磁阀和外置的增压泵连通,通过设置缓冲罐使试验用水内部气体能够聚集在缓冲罐内部,避免气体进入压力容器造成的检测结果失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罐的上端设置泄压孔,所述泄压孔处配合安装安全阀,及时释放超出设定阈值的压力,避免注水加压过大造成的设备损伤。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敏电阻外部包裹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为两瓣式结构,且保护壳的两端分别与电磁阀和三通管的入口端固定连接,对压敏电阻进行物理防护,且对压敏电阻进行着力支撑,保证压敏电阻能够准确检测弹性膜管形变产生的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压力容器注水打压安全保护装置采用弹性膜管检测与压力容器连通管道内部的压力,压敏电阻通过对弹性膜管的形变进行检测,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便于信息的记录和保存,能够对整个保压过程中的压力数据进行记录,同时采用缓冲罐内部设置安全阀的方式,避免注水加压时压力过大造成的容器炸裂,同时在处理部内部设置电动调节阀,能够在泄压阶段缓慢泄压,且不会使试验用水在回流时不经过增压泵,避免增压泵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检测部与处理部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剖视图。图中:1检测部、101电磁阀、102弹性膜管、103压敏电阻、104保护壳、2处理部、201三通管、202电动调节阀、203压力表、3缓冲部、301缓冲罐、302安全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压力容器注水打压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检测部1和处理部2,检测部1包括弹性膜管102,弹性膜管102的外壁贴合包围压敏电阻103,弹性膜管102的入口端串接电磁阀101,弹性膜管102的出口端串接处理部2;电磁阀101的入口处串接带有泄压功能的缓冲部3;处理部2包括与弹性膜管102连通的三通管201,三通管201内连通设置压力表203,三通管201的一个开口处设置电动调节阀202,通过电动调节阀202的缓慢开启,实现泄压阶段的缓慢泄压,避免快速泄压造成的液体喷射问题。缓冲部3包括缓冲罐301,缓冲罐301分别与电磁阀101和外置的增压泵连通,通过设置缓冲罐301使试验用水内部气体能够聚集在缓冲罐301内部,避免气体进入压力容器造成的检测结果失真。缓冲罐301的上端设置泄压孔,泄压孔处配合安装安全阀302,及时释放超出设定阈值的压力,避免注水加压过大造成的设备损伤。压敏电阻103外部包裹保护壳104,保护壳104为两瓣式结构,且保护壳104的两端分别与电磁阀101和三通管201的入口端固定连接,对压敏电阻103进行物理防护,且对压敏电阻103进行着力支撑,保证压敏电阻103能够准确检测弹性膜管102形变产生的压力。将压敏电阻103、电磁阀101、电动调节阀202分别与外置的控制单元电连接,如采用STC11F32XE单片机作为控制单元,采用市场上常见的压敏电阻、安全阀、电磁阀和电动调节阀,弹性膜管102采用橡胶软管。在工作时,首先开启电磁阀101,关闭电动调节阀202,然后将缓冲罐301与增压泵连通,增压泵工作向缓冲罐301内部注水,随后试验水经过弹性膜管102进入到压力容器,随着压力容器内部水压生产,引起弹性膜管102向外变形,挤压压敏电阻103,产生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传输至单片机,当压力达到试验设定的预定压力值时,控制电磁阀101关闭,随后关闭增压泵,进入保压阶段,在电磁阀101关闭至增压泵关闭之间的时间段内,或者电磁阀101故障,不能及时关闭,均会造成缓冲罐301内部压力不断上升,当超过极限值时,安全阀302开启,进行泄压,避免设备损坏。在保压阶段,压力容器内部水压持续作用在弹性膜管102的内壁,引起弹性膜管102的外壁持续挤压压敏电阻103,压面电阻103产生的电信号被持续记录,能够记录整个保压过程中压力容器内部的压力变化。保压结束后,需进行泄压操作,通过单片机控制电动调节阀202缓慢开启,使压力容器内部压力逐步卸载,避免出现试验水喷射的问题,同时采用三通管201的形式,避免试验水回流时经过增压泵,有效避免设备损毁。同时在三通管201内部设置压力表203,便于现场人员对压力容器内实时压力进行读取。同时,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单片机内部程序进行设定,如在保压阶段,监控压敏电阻103的电信号,当检测到压力值急剧下降时,开启电磁阀101进行自动补压,或当检测到压力值上升超出阈值,开启电动调节阀202进行泄压,避免设备损坏,在补压或泄压的同时,应当在单片机内部将该动作信息与压敏电阻103的检测数据一同记录。其中单片机的程序设定和对电磁阀101、电动调节阀202及压敏电阻103的控制方式均为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方案,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采用弹性膜管102检测与压力容器连通管道内部的压力,压敏电阻103通过对弹性膜管102的形变进行检测,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便于信息的记录和保存,能够对整个保压过程中的压力数据进行记录,同时采用缓冲罐301内部设置安全阀302的方式,避免注水加压时压力过大造成的容器炸裂,同时在处理部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容器注水打压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检测部(1)和处理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1)包括弹性膜管(102),所述弹性膜管(102)的外壁贴合包围压敏电阻(103),所述弹性膜管(102)的入口端串接电磁阀(101),所述弹性膜管(102)的出口端串接处理部(2);/n所述电磁阀(101)的入口处串接带有泄压功能的缓冲部(3);/n所述处理部(2)包括与弹性膜管(102)连通的三通管(201),所述三通管(201)内连通设置压力表(203),所述三通管(201)的一个开口处设置电动调节阀(2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容器注水打压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检测部(1)和处理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1)包括弹性膜管(102),所述弹性膜管(102)的外壁贴合包围压敏电阻(103),所述弹性膜管(102)的入口端串接电磁阀(101),所述弹性膜管(102)的出口端串接处理部(2);
所述电磁阀(101)的入口处串接带有泄压功能的缓冲部(3);
所述处理部(2)包括与弹性膜管(102)连通的三通管(201),所述三通管(201)内连通设置压力表(203),所述三通管(201)的一个开口处设置电动调节阀(202)。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宗勇,吴波,乔倩,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压力容器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