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浅水区域的水样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69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浅水区域的水样采集装置,涉及水样采集的技术领域。一般的水样采集装置不能准确地在不同深度的水域中采样,或者在不同深度的水域中采样过程中容易被其他深度是水样影响,造成采样结果不准确的情况。本方案中包括盛水器,盛水器上下开口设置,盛水器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橡胶垫,盛水器内的底部设有第二橡胶垫;且盛水器上端固定有长绳。操作者将盛水器沉入水中,通过收放长绳改变盛水器所处深度,盛水器向下运动时,第一橡胶垫与第二橡胶垫处于打开状态,使水不断在盛水器中进出,到达所需深度时,拉出盛水器,使盛水器保持封闭,避免其他深度是水样进入盛水器中造成影响。

A water sample collecting device applied in shallow water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浅水区域的水样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样采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浅水区域的水样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排入到江河湖海的污水及工业废水在破坏自然生态同时也危害着人类健康,而对于水污染的治理来说,水质监测工作尤为重要,而其中的水样采集又是水质监测中的重要环节。水样采集经常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性的工作,以对不同地点及相同地点不同深度进行水样采集,然后确定水体的质量状况。现有的水样采集装置比较简陋,一般为人工到采水区域直接采集,操作者直接用盛水器,或者用一些简单的工具辅助,将盛水器放入一定深度后,再将盛水器直接取上来。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一般的采集装置不具备在不同深度进行水样采集的能力,在盛水器进入水中到达一定深度,再把盛水器取出的过程中,盛水器里不断进出不同深度的水样,无法准确的采样某一深度的水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浅水区域的水样采集装置,能够采样不同深度水体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盛水器中采集到的水样不受其他深度的水样干扰。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应用于浅水区域的水样采集装置,包括盛水器,所述盛水器上表面开有第一连通孔,盛水器下表面开有第二连通孔,第二连通孔贯穿于盛水器内与第一连通孔相连;第一连通孔的上孔口封闭有第一橡胶垫,第一橡胶垫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橡胶垫和盛水器上端的第一螺钉;盛水器内的底部设有第二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封闭于第二连通孔的上孔口,第二橡胶垫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第二橡胶垫和盛水器内底部的第二螺钉;盛水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缩件,伸缩件的上端固定有长绳,长绳远离伸缩件的一端设有卷筒,长绳卷绕于卷筒外周壁上,卷筒的外部设有固定座,卷筒转动连接于固定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盛水器放入水中,由于第一单元套具有一定重力,可使盛水器在水中下沉,操作者可通过控制放出长绳的长短来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盛水器在水中向水底运动时,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受到向上的阻力后会向上翻转一定角度,使水不断从第二连通孔中进入盛水器内,再从第一连通孔中流出盛水器,当盛水器下沉到所需深度时,此时盛水器内的水样为该深度的水样;操作者再收回长绳,此时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受到向下的阻力,使第一橡胶垫与第二橡胶垫封闭盛水器,使盛水器内不再进入其他深度的水样;最终操作者得到的水样即为所需深度的水样,不受其他深度水样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件包括第一单元套、第二单元套、第三单元套;第一单元套的上端设有第二单元套,第二单元套的上端设有第三单元套;第一单元套和第二单元套和第三单元套均滑动连接;第一单元套和第二单元套和第三单元套均同中轴线设置;第一单元套和第二单元套呈中空设置,第三单元套的下表面开有连接孔;第二单元套的下端内周壁上固定有第一收口环,第一单元套的下端外周壁上固定有第一扩口环,第一扩口环的直径大于第二单元套的内径,第一单元套的上端固定有抵接盘,抵接盘位于第二单元套内,抵接盘的下端抵接于第一收口环的上端,第二单元套的上端外周壁上固定有第二扩口环,第二扩口环滑动连接于第三单元套内,第三单元套的下端内周壁上固定有第二收口环,第二扩口环的下端抵接于第二收口环的上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取样过程中,水流会带动长绳发生倾斜,则实际采样的深度小于预定采样深度,导致采样结果不准确;而本方案中,伸缩件的设置可提高操作者对长绳沿长绳径向的控制能力,使得取样过程中,降低长绳倾斜的程度,从而提高采样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单元套的上端外周壁上固定有泡沫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采集水样时,将第三单元套放于水面上,泡沫块使第三单元套浮起来,操作者不需一手握持第三单元套,一手收放长绳,操作更为简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内还架设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外周壁上设有正螺纹和反螺纹,且正螺纹的首尾两端与反螺纹的首尾两端分别相互连接;固定座内设有用于带动双向丝杆和卷筒同向转动的驱动组件;双向丝杆的外周壁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端设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留有供长绳穿过的空隙;固定座内还架设有限位杆,限位杆穿过移动块固定连接于固定座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转动卷筒收回长绳时,双向丝杆在皮带轮的作用下发生转动,此时移动块在双向丝杆表面沿双向丝杆轴向往返运动,移动块带动长绳沿双向丝杆轴向往返运动,使长绳呈螺旋状缠绕在卷筒外周壁上,使得长绳在卷筒外周壁上更加均匀、整齐,减少长绳在缠绕时堆叠在一起的情况,避免放出长绳时出现卡住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绳的外周壁上固定有刻度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观察刻度线,能够更清楚的观察出测量深度,可以使测量深度更为准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内周壁上固定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水中一些垃圾进入第二连通孔,影响采集到的水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橡胶垫的上端固定有皮绳,盛水器的外周壁上固定有用于与皮绳连接的扣环,扣环位于盛水器的外周壁上,且扣环靠近第一螺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样采集完成后,操作者将皮绳固定在扣环上,使第一橡胶垫被向上拉动,使第一连通孔保持打开状态,操作者即可将采集到的水样倾倒入检测仪器内,操作者操作更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通孔的上孔口开有引导槽,引导槽连通至第一连通孔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倾倒水样时,水样通过引导槽更容易从盛水器中流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方案中可实现盛水器在不同深度的水域中采集水样,并且在采集过程中不被其他深度水样所影响;2.本方案中,长绳位于第一单元套、第二单元套、第三单元套内部,使长绳尽量不受水流影响,使测量结果更为准确;3.本方案中,双向丝杆与长绳的配合使长绳在收回的过程中呈螺旋状缠绕在卷筒外周壁上,在操作者放长绳时,长绳不易卡住。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固定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实施例的剖视图,用于示出内部结构。图4是图1实施例另一状态的剖视图,用于示出内部结构。图中,1、盛水器;2、卷筒;3、转动轴;4、伸缩件;41、第一单元套;42、第二单元套;43、第三单元套;5、固定座;51、竖直板;52、水平板;6、长绳;61、刻度线;62、抵压块;63、抵接孔;7、泡沫块;8、双向丝杆;81、正螺纹;82、反螺纹;9、移动块;10、连接板;11、第一滚轮;12、第二滚轮;13、限位杆;14、把手;15、第一轴承;16、第二轴承;17、固定板;18、第一扩口环;19、第一收口环;20、抵接盘;21、第二收口环;22、第二扩口环;23、皮绳;24、倒勾;25、扣环;26、第一橡胶垫;27、第一螺钉;28、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浅水区域的水样采集装置,包括盛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器(1)上表面开有第一连通孔(32),盛水器(1)下表面开有第二连通孔(31),第二连通孔(31)贯穿于盛水器(1)内与第一连通孔(32)相连;第一连通孔(32)的上孔口封闭有第一橡胶垫(26),第一橡胶垫(26)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橡胶垫(26)和盛水器(1)上端的第一螺钉(27);盛水器(1)内的底部设有第二橡胶垫(29),第二橡胶垫(29)封闭于第二连通孔(31)的上孔口,第二橡胶垫(29)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第二橡胶垫(29)和盛水器(1)内底部的第二螺钉(28);盛水器(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缩件(4),伸缩件(4)的上端固定有长绳(6),长绳(6)远离伸缩件(4)的一端设有卷筒(2),长绳(6)卷绕于卷筒(2)外周壁上,卷筒(2)的外部设有固定座(5),卷筒(2)转动连接于固定座(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浅水区域的水样采集装置,包括盛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器(1)上表面开有第一连通孔(32),盛水器(1)下表面开有第二连通孔(31),第二连通孔(31)贯穿于盛水器(1)内与第一连通孔(32)相连;第一连通孔(32)的上孔口封闭有第一橡胶垫(26),第一橡胶垫(26)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橡胶垫(26)和盛水器(1)上端的第一螺钉(27);盛水器(1)内的底部设有第二橡胶垫(29),第二橡胶垫(29)封闭于第二连通孔(31)的上孔口,第二橡胶垫(29)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第二橡胶垫(29)和盛水器(1)内底部的第二螺钉(28);盛水器(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缩件(4),伸缩件(4)的上端固定有长绳(6),长绳(6)远离伸缩件(4)的一端设有卷筒(2),长绳(6)卷绕于卷筒(2)外周壁上,卷筒(2)的外部设有固定座(5),卷筒(2)转动连接于固定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浅水区域的水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4)包括第一单元套(41)、第二单元套(42)、第三单元套(43);第一单元套(41)的上端设有第二单元套(42),第二单元套(42)的上端设有第三单元套(43);第一单元套(41)和第二单元套(42)和第三单元套(43)均滑动连接;第一单元套(41)和第二单元套(42)和第三单元套(43)均同中轴线设置;第一单元套(41)和第二单元套(42)呈中空设置,第三单元套(43)的下表面开有连接孔(37);第二单元套(42)的下端内周壁上固定有第一收口环(19),第一单元套(41)的下端外周壁上固定有第一扩口环(18),第一扩口环(18)的直径大于第二单元套(42)的内径,第一单元套(41)的上端固定有抵接盘(20),抵接盘(20)位于第二单元套(42)内,抵接盘(20)的下端抵接于第一收口环(19)的上端,第二单元套(42)的上端外周壁上固定有第二扩口环(22),第二扩口环(22)滑动连接于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礼峰范勇华薛继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化工工程地质勘察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