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水位多坡度人工降雨径流试验系统
本技术涉及等水位多坡度人工降雨径流试验系统,属于径流试验
技术介绍
为研究降雨过程中产生径流,除了与土质本身影响外,土体的坡度也影响径流量的大小,为了研究同一区域地下水位相同不同坡度下降雨过程中径流量大小,目前许多的试验为多组单个固定坡度下的人工降雨径流试验,占据空间大、成本高,且无法控制地下水位,对于同区域地下水位相同情况下不同坡度的径流试验无法完成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等水位多坡度人工降雨径流试验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等水位多坡度人工降雨径流试验系统,包括供水箱、第一水管、马里奥特瓶、第二水管、水位平衡槽、第三水管、水位平衡管、收集箱、入渗多坡度试验区、设置在入渗多坡度试验区上方的人工降雨装置,第一水管的一端与供水箱连通,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与马里奥特瓶连通,第一水管设置有电磁阀;第二水管的一端与马里奥特瓶连通,第二水管的另一端与水位平衡槽连通,第三水管的一端与水位平衡槽连通;水位平衡管的上端设置在水位平衡槽的内部,水位 ...
【技术保护点】
1.等水位多坡度人工降雨径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箱(10)、第一水管(11)、马里奥特瓶(20)、第二水管(21)、水位平衡槽(30)、第三水管(31)、水位平衡管(32)、收集箱(40)、入渗多坡度试验区(50)、设置在入渗多坡度试验区(50)上方的人工降雨装置,第一水管(11)的一端与供水箱(10)连通,第一水管(11)的另一端与马里奥特瓶(20)连通,第一水管(11)设置有电磁阀(12);第二水管(21)的一端与马里奥特瓶(20)连通,第二水管(21)的另一端与水位平衡槽(30)连通,第三水管(31)的一端与水位平衡槽(30)连通;水位平衡管(32)的上端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等水位多坡度人工降雨径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箱(10)、第一水管(11)、马里奥特瓶(20)、第二水管(21)、水位平衡槽(30)、第三水管(31)、水位平衡管(32)、收集箱(40)、入渗多坡度试验区(50)、设置在入渗多坡度试验区(50)上方的人工降雨装置,第一水管(11)的一端与供水箱(10)连通,第一水管(11)的另一端与马里奥特瓶(20)连通,第一水管(11)设置有电磁阀(12);第二水管(21)的一端与马里奥特瓶(20)连通,第二水管(21)的另一端与水位平衡槽(30)连通,第三水管(31)的一端与水位平衡槽(30)连通;水位平衡管(32)的上端设置在水位平衡槽(30)的内部,水位平衡管(32)的下端设置在收集箱(40)的内部;入渗多坡度试验区(50)包括水平面投影为矩形的混凝土槽(52),第三水管(31)的另一端与混凝土槽(52)的内部连通,混凝土槽(52)的内部安装有两块竖直的混凝土板(51),混凝土槽(52)的内部被两块混凝土板(51)分隔为具有坡度的第一分区(50a)、位于两块混凝土板(51)之间且具有坡度的第二分区(50b)、具有坡度的第三分区(50c),混凝土板(51)的下端与混凝土槽(52)的槽底之间设置有间隙;人工降雨装置包括龙门架(71)、多个喷射方向朝下的喷头(72),喷头(72)与龙门架(71)的顶部固定连接,喷头(72)均设置在入渗多坡度试验区(50)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水位多坡度人工降雨径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里奥特瓶(20)的顶部设置有气压控制阀(22),所述马里奥特瓶(20)的上部设置有竖直的气压平衡管(23),所述气压平衡管(23)的下端设置在马里奥特瓶(20)的内部,气压平衡管(23)的下端与马里奥特瓶(20)的瓶底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气压平衡管(23)的上端设置在马里奥特瓶(20)的外部,所述气压平衡管(23)与马里奥特瓶(20)之间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水位多坡度人工降雨径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控制阀(22)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一,钱筱暄,王向阳,李梦雅,朱永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