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过载的电子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580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过载的电子秤,包括外壳、重力感应环和触控显示屏,所述外壳的上方安装有顶盖,且顶盖底部的边缘处安装有卡扣,并且顶盖的上端面设置有槽孔,所述槽孔的上方设置有托盘,且托盘的下端面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贯穿在槽孔内,所述重力感应环设置在外壳内侧的底部,所述立柱内设置有连接环,且连接环的边侧安装有滚轮,所述立柱的内壁上设置有轨道槽,所述连接环的底部与重力感应环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外壳的底部和边侧分别安装有电源和触控显示屏。该可防止过载的电子秤,防止过载重物将电子秤损坏,物体超重时重力感应器将自动脱离重物的压力,同时方便电子秤的拆卸维修。

An electronic scale to prevent overl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过载的电子秤
本技术涉及电子秤
,具体为一种可防止过载的电子秤。
技术介绍
电子秤是测量物体重量的工具之一,每一个电子秤都具有其最大承重范围,电子秤只能测量出此重量范围内的物体的重量,如果物体的重量超出电子秤的测量范围,将导致电子秤的损坏。然而现有的电子秤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不方便电子秤防过载,通常在物体的重力测量之前,人们不能准确的判断物体的重力范围,任意将物体放在电子秤上,一旦超出电子秤的承重范围,则不能准确的测量出物体的实际重力;2、不方便电子秤的拆卸维修,普通的电子秤拆卸困难,且内部结构一体化设置,加大了维修的难度,且增长了维修时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设备使用的灵活性。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电子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过载的电子秤,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现有的电子秤不方便电子秤防过载,通常在物体的重力测量之前,人们不能准确的判断物体的重力范围,任意将物体放在电子秤上,一旦超出电子秤的承重范围,则不能准确的测量出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止过载的电子秤,包括外壳(1)、重力感应环(7)和触控显示屏(1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方安装有顶盖(2),且顶盖(2)底部的边缘处安装有卡扣(3),并且顶盖(2)的上端面设置有槽孔(4),所述槽孔(4)的上方设置有托盘(5),且托盘(5)的下端面固定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贯穿在槽孔(4)内,所述重力感应环(7)设置在外壳(1)内侧的底部,且重力感应环(7)的外侧贯穿设置有立柱(8),并且立柱(8)的外壁和外壳(1)的内壁上均固定有支撑块(9),而且支撑块(9)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10),同时限位板(10)设置在立柱(8)的外侧,所述立柱(8)内设置有连接环(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过载的电子秤,包括外壳(1)、重力感应环(7)和触控显示屏(1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方安装有顶盖(2),且顶盖(2)底部的边缘处安装有卡扣(3),并且顶盖(2)的上端面设置有槽孔(4),所述槽孔(4)的上方设置有托盘(5),且托盘(5)的下端面固定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贯穿在槽孔(4)内,所述重力感应环(7)设置在外壳(1)内侧的底部,且重力感应环(7)的外侧贯穿设置有立柱(8),并且立柱(8)的外壁和外壳(1)的内壁上均固定有支撑块(9),而且支撑块(9)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10),同时限位板(10)设置在立柱(8)的外侧,所述立柱(8)内设置有连接环(12),且连接环(12)的边侧安装有滚轮(13),所述立柱(8)的内壁上设置有轨道槽(11),且轨道槽(11)与滚轮(13)相连接,所述连接环(12)的底部与重力感应环(7)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弹簧(14),且弹簧(14)、连接环(12)、立柱(8)和重力感应环(7)内均贯穿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外壳(1)的底部和边侧分别安装有电源(15)和触控显示屏(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过载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衡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