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间自注意力机制及目标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间自注意力机制及目标检测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
技术介绍
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任务中最基础,同时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它旨在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定位与分类。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目标检测的技术的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采用卷积网络对目标提取特征;随着卷积网络深度的加深,网络表征能力越强,但同时小目标与位置信息损失越大。然后,采用不同大小比率的滑动窗口对整幅图像进行遍历;一方面,尽管滑窗能够遍历整幅图像,但仍不能保证特殊形状的存在不会影响最终检测效果;另一方面,滑窗遍历整幅图像导致计算量增加以及正负样本的不平衡,影响检测效果。最后,对所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并使包围框回归,同时对预测出来的结果进行非极大值抑制操作,以得到最终结果。近年来,通过注意力机制来增强网络的表征能力的方法层出不穷。SENet提出了基于通道间的注意力机制,通过两个全连接层计算通道间的重要程度,再对原特征图进行加权求值。CBAM将基于通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自注意力机制,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对特征图F∈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自注意力机制,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特征图F∈RC×H×W进行自适应平均池化得到特征图F′;
步骤2、对特征图F′进行两次降维映射,得到f(F′)与g(F′),将f(F′)与g(F′)按行展开,得到矩阵M和矩阵N;
步骤3、将矩阵M和矩阵N进行相乘,得到矩阵Z=MT×N;
步骤4、对矩阵Z通过行卷积得到特征图Y;
步骤5、对特征图Y使用sigmoid激活并进行拓展,得到特征图Q;
步骤6、对特征图Q进行反自适应平均池化,得到最终空间每个像素的权重,将所述权重与特征图F进行点乘,以获得最终特征图R;
步骤7、将最终特征图R作为下一个卷积层的输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自注意力机制,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特征图F′=AdaptiveAvgPool2d(F),此时F′的大小为C×H′×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自注意力机制,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矩阵M=reshape(f(F′)),N=reshape(g(F′)),且M,N的大小为C′×H′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自注意力机制,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矩阵Z的大小为H′W′×H′W′,其中,矩阵Z的第i行第j列元素表示j像素对i像素的影响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自注意力机制,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特征图Y的大小为H′W′×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自注意力机制,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特征图Q的大小为H′×W′。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伶俐,陈可佳,周晓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