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5525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系统及方法,包括图像采集模块、识别标记模块、匹配预处理模块、匹配处理分析模块、定向下发模块、识别显示模块;该图像采集模块将图像信息通过识别标记模块传输至该匹配预处理模块,接着传输至该匹配处理分析模块;匹配处理分析模块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定向下发模块传输至该识别显示模块。方法包括1、图像信息采集;2、图像信息识别标记;3、图像信息匹配前预处理;4、将图像信息匹配处理保存;5、将图像信息传输;6、将图像信息识别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生成图像识别标记并和常规性视频素材进行匹配,生成配套的增强现实效果,减小了制作难度的一种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系统。

Can quickly produce and disseminate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s and meth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强现实
,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增强现实技术主要是通过图像复合算法将现实拍摄的影像和制作的模型(或视频)进行结合,显示出附带景深的新画面。现有增强现实系统或装置侧重于对预先制作的模型(或视频)与预先设定的识别信息(识别标记)进行匹配。其次,在现有的增强现实系统框架内,生成的画面并无传播特性、下发方式为统一下发,即任何观看者看到的都是统一的画面信息,即对应完全相同的取景场景,呈现给用户的画面信息是相同的(或固定的伪随机呈现),无法实质性区分。且受限于现有电子设备的内存容量和存储器容量,现有设备不能对海量取景场景和相应的画面信息呈现做一一对应并读取。除了利用云服务器传输大量运算匹配信息后传回终端,理论上单个设备可识别的增强现实效果是有上限的。以上两点从具体应用层面来讲,以往的增强现实系统第一步即从电子设备显示屏上的图像检索识别标记,对识别标记的自由制作及生成方法并无涉猎;原有的增强现实系统生成的效果对同一标记仅能绑定一个关联效果,且此关联效果不能定向控制(A设备能看到、B设备看不到;A设备能看到,A设备授权B设备后,B设备能看到;同一识别标记,A设备看到的是a景象、B设备看到的是b景象)。基于以上两点,增强现实受限于制作难度、缺乏传播性及定向识别性发展缓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11146660.6,申请日是:2016年12月13日,公开日是:2017年06月23日,专利名称为:基于增强现实的虚拟对象分配方法及装置,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R技术将为用户分配虚拟对象分配的线上需求,与用户使用增强现实客户端的线下图像扫描操作进行结合的交互模式。用户可以通过AR客户端针对线下环境中的预设图形标识主动执行图像扫描,来触发AR服务端向增强现实客户端下发用于提取虚拟对象的电子凭证,并通过AR客户端对AR服务端下发的电子凭证进行收集;当用户收集到的电子凭证的类别数达到预设阈值时,用户可以取得虚拟对象的分配权限,AR客户端可以主动向AR服务端发送包含若干电子凭证并且包含的电子凭证的类别数为所述预设阈值的虚拟对象分配请求,由AR服务端从预设的虚拟对象集合中为该用户分配对象,从而可以显著提升虚拟对象分配的交互性以及趣味性。上述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虚拟对象分配方法及装置,但是该专利技术也没有解决增强现实技术受限于制作难度、缺乏传播性及定向识别性发展缓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生成图像识别标记并和常规性视频素材进行匹配,生成配套的增强现实效果,减小了制作难度的一种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系统及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识别标记模块、匹配预处理模块、匹配处理分析模块、定向下发模块、识别显示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图像信息;所述识别标记模块,用于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识别标记;匹配预处理模块,用于图像信息的轮廓信息分析处理;所述匹配处理分析模块,用于对匹配预处理模块处理后图像信息进一步分析处理;所述定向下发模块,用于对图像信息定向传输;所述识别显示模块,用于对图像信息识别转化并显示;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将图像信息通过识别标记模块传输至该匹配预处理模块,所述匹配预处理模块将预处理的图像信息传输至该匹配处理分析模块;所述匹配处理分析模块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定向下发模块传输至该识别显示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视频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图片采集模块所述识别标记模块包括平面提取轮廓识别模块或者包括拟合处理识别模块或者仿射变换模块。所述匹配预处理模块包括图像分类模块。所述匹配预处理模块包括图像裁剪模块。所述定向下发模块包括识别标记下发模块或者包括地理位置下发模块或者包括点对点下发模块。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进行图像信息采集;步骤2)将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识别标记;步骤3)将识别标记的图像信息匹配前预处理;步骤4)将图像信息匹配处理保存;步骤5)将图像信息传输;步骤6)将图像信息识别显示。所述步骤1)包括通过视频采集模块进行视频信息采集。所述视频采集包括通过移动终端对图像信息进行录制,并初步压缩,得到目标图像视频信息。所述步骤2)包括将采集的图像信息制作成识别标记的图画的一个面,确定该图画的一个面的封闭连续边缘轮廓,记为初始轮廓。所述初始轮廓包括根据轮廓特征将轮廓锐化和多边拟合处理,即将轮廓近似形状矢量变换或最大重叠判断变换,使所取轮廓形状变更为标准规则图的初始形状。所述初始轮廓包括根据轮廓特征将轮廓锐化和多边拟合处理,即将轮廓近似形状矢量变换或最大重叠判断变换,使所取轮廓形状变更为标准规则图的初始形状,记为标准轮廓。所述初始轮廓还包括图像信息出现同一画面有多个封闭连续边缘轮廓的情形,根据该轮廓的位置和大小进行筛选,默认选择居中且相对较大的轮廓作为初始轮廓。所述步骤2)包括将采集的图像信息标准轮廓内的图像裁剪出来,记为原始图像。所述原始图像包括对标准轮廓特征以仿射变换的形式做二次矢量处理,以使图像形状特征更接近物体的物理轮廓特征,并以此形状作为识别轮廓;再将原始图像内的像素点向识别轮廓区域做仿射变换,以此生成的图像作为识别标记。所述识别标记包括先将无规则的初始轮廓锐化成无规则多边形,再对该多边形做近似拟合,形成四边形的标准轮廓;最后将该四边形矢量转制为最接近的矩形,作为识别轮廓所述标准轮廓可通过转化为识别轮廓并得到识别标记,此时记为准识别标记。所述标准轮廓可通过转化为识别轮廓是通过智能陀螺仪,调取扫描时陀螺仪极坐标矩阵,分析扫描时设备倾斜角度,并以此角度对标准轮廓做投影变换,生成精准的识别轮廓;或对于多摄像头的终端设备,通过景深算法判断物件在三维成像中的倾斜角度,投影变换后生成识别轮廓所述标准轮廓包括直接作为识别轮廓,该识别轮廓可对识别标记图片做对比度全局均衡处理、光照弱化处理,降低光线对图片质量的影响所述步骤3)包括图像信息的矩形识别轮廓,将该矩形识别轮廓缩放、旋转,并完全置于目标视频画面范围内部,依该轮廓的形状对目标视频图像进行裁剪,裁剪后的视频记为效果视频信息所述裁剪是对视频信息重叠识别轮廓和目标视频的中心点,对识别轮廓进行旋转和矢量缩放,以确保识别轮廓完全在目标视频边界内部且面积最大化。所述步骤3)包括图像信息的非矩形识别轮廓,对该非矩形识别轮廓做矩形矢量遮罩,使该遮罩能完全覆盖识别轮廓;标记该遮罩轮廓为延展轮廓。所述步骤4)包括提取图像信息的特征值信息并与效果视频进行匹配;将图像信息、图像识别标记的特征值信息、匹配信息、视频数据相互关联,记为增强现实效果的关联数据,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模块、识别标记模块、匹配预处理模块、匹配处理分析模块、定向下发模块、识别显示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图像信息;所述识别标记模块,用于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识别标记;匹配预处理模块,用于图像信息的轮廓信息分析处理;所述匹配处理分析模块,用于对匹配预处理模块处理后图像信息进一步分析处理;所述定向下发模块,用于对图像信息定向传输;所述识别显示模块,用于对图像信息识别转化并显示;/n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将图像信息通过识别标记模块传输至该匹配预处理模块,所述匹配预处理模块将预处理的图像信息传输至该匹配处理分析模块;所述匹配处理分析模块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定向下发模块传输至该识别显示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模块、识别标记模块、匹配预处理模块、匹配处理分析模块、定向下发模块、识别显示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图像信息;所述识别标记模块,用于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识别标记;匹配预处理模块,用于图像信息的轮廓信息分析处理;所述匹配处理分析模块,用于对匹配预处理模块处理后图像信息进一步分析处理;所述定向下发模块,用于对图像信息定向传输;所述识别显示模块,用于对图像信息识别转化并显示;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将图像信息通过识别标记模块传输至该匹配预处理模块,所述匹配预处理模块将预处理的图像信息传输至该匹配处理分析模块;所述匹配处理分析模块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定向下发模块传输至该识别显示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视频采集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图片采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记模块包括平面提取轮廓识别模块或者包括拟合处理识别模块或者仿射变换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预处理模块包括图像分类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预处理模块包括图像裁剪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下发模块包括识别标记下发模块或者包括地理位置下发模块或者包括点对点下发模块。


8.一种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进行图像信息采集;
步骤2)将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识别标记;
步骤3)将识别标记的图像信息匹配前预处理;
步骤4)将图像信息匹配处理保存;
步骤5)将图像信息传输;
步骤6)将图像信息识别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通过视频采集模块进行视频信息采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信息采集包括通过移动终端对图像信息进行录制,并初步压缩,得到目标图像视频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将采集的图像信息制作成识别标记的图画的一个面,确定该图画的一个面的封闭连续边缘轮廓,记为初始轮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轮廓包括根据轮廓特征将轮廓锐化和多边拟合处理,即将轮廓近似形状矢量变换或最大重叠判断变换,使所取轮廓形状变更为标准规则图的初始形状,记为标准轮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轮廓还包括图像信息出现同一画面有多个封闭连续边缘轮廓的情形,根据该轮廓的位置和大小进行筛选,默认选择居中且相对较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雨川许金磊唐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事件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