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栓弹力图仪的反应杯盒,包括隔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隔板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多个收杯槽;所述第一侧壁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表面围纳形成第一收容腔,多个所述收杯槽设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以及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表面围纳形成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二侧壁用于套在同种所述反应杯盒的所述第一侧壁外;所以反应杯不但可以放置于收杯槽内进行固定,以此实现反应杯的平稳运输,更可以实现多个反应杯盒之间的叠放,也为多个反应杯的大量运输提供了便利。
Cuvette box of thromboelastograp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栓弹力图仪的反应杯盒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特别涉及一种血栓弹力图仪的反应杯盒。
技术介绍
反应杯盒是血栓弹力图仪的重要耗材,是反应杯的载体;在进行应用时,需要将反应杯放置于反应杯盒内,然后通过相关运输机构将反应杯盒和反应杯一同运输至所需地点,所以为避免反应杯倾倒,利用反应杯盒平稳固定反应杯尤为重要;但是现有反应杯盒只是单纯将反应杯放置其中,并未对反应杯进行固定,所以即使利用反应杯盒进行运输也存在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栓弹力图仪的反应杯盒,以解决现有反应杯盒运输不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栓弹力图仪的反应杯盒,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多个收杯槽;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表面围纳形成第一收容腔,多个所述收杯槽设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以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表面围纳形成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二侧壁用于套在同种所述反应杯盒的所述第一侧壁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杯槽的槽口设有延伸壁,所述延伸壁围绕所述收杯槽的槽口布置,所述延伸壁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高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收杯槽以矩阵形式排列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在一直线方向上排列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围成的其中一个端角为第一防呆倒角,所述第一防呆倒角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呆倒角与所述凹槽相邻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围成的其中一个端角为第二防呆倒角,所述第二防呆倒角设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防呆倒角与所述第一防呆倒角相邻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呆倒角与所述凹槽相邻布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表面围纳形成第一收容腔,多个所述收杯槽设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所以反应杯可以放置于收杯槽内进行固定,第一侧壁也能对反应杯进行保护,从而实现了反应杯的平稳运输;而且又由于所述第二侧壁用于套在同种所述反应杯盒的所述第一侧壁外,所以实现多个反应杯盒之间的叠放,也为多个反应杯的大量运输提供了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反应杯盒与滚轮定位机构配合应用的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反应杯盒的堆叠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反应杯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0、隔板;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收杯槽;14、延伸壁;20、第一侧壁;30、第二侧壁;31、凹槽;41、第一收容腔;42、第二收容腔;50、反应杯;51、凸缘;60、滚轮定位机构;71、第一防呆倒角;72、第二防呆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从图1至图3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所述血栓弹力图仪的反应杯盒包括隔板10、第一侧壁20和第二侧壁30;所述隔板10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一表面11设有多个收杯槽13;所述第一侧壁20设于所述第一表面11上,所述第一侧壁20和所述第一表面11围纳形成第一收容腔41,多个所述收杯槽13设于所述第一收容腔41内;所述第二侧壁30设于所述第二表面12上,所述第二侧壁30和所述第二表面12围纳形成第二收容腔42,所述第二侧壁30用于套在同种所述反应杯盒的所述第一侧壁20外。在进行应用时,会将反应杯50放置于收杯槽13内,可通过设置收杯槽13的形状尺寸与反应杯50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便可实现收杯槽13对反应杯50的夹持固定,所以在利用反应杯盒对反应杯50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反应杯50将可保持平稳放置的状态,避免反应杯50出现倾侧现象,为后续各种工序的操作顺畅带来了重要保障。而需要对反应杯50进行大量运输时,则可将多个反应杯盒进行层叠布置;譬如可设置第一侧壁20外侧的形状尺寸与第二侧壁30内侧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所以当两个反应杯盒进行层叠布置时,上侧反应杯盒的第二侧壁30将可套于下侧反应杯盒的第一侧壁20外,两者之间结合牢固,即装载有多个反应杯50的反应杯盒也可直接进行运输,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反应杯50的夹持固定力,如图1和图3所示,可设置所述收杯槽13的槽口设有延伸壁14,所述延伸壁14围绕所述收杯槽13的槽口布置,所述延伸壁14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侧壁20的高度。即等同于设置延伸壁14加深了收杯槽13的深度,以加大收杯槽13对反应杯50的夹持面积,从而确保收杯槽13能对反应杯50进行稳定夹持;又由于反应杯50的杯口会设有一圈凸缘51,所以为了提高反应杯50与收杯槽13的安装匹配程度,可设置延伸壁14延伸至与反应杯50的凸缘51底部抵接,从而确保反应杯50与收杯槽13的接触面积最大化,也能实现反应杯50的快速安装定位。另外,收杯槽13的数量、排布形式并无特殊限制,可设置为规则排列或不规则排列,但是为了便于自动化操作对反应杯50进行取放,可优选设置多个所述收杯槽13以矩阵形式排列布置。此时收杯槽13的排布方式规则有序,在利用自动化设备对反应杯50进行取放操作时,能够降低取放难度、以及提高取放精度,而且也便于对反应杯盒进行加工制作,更为符合实际生产的需求。更进一步的,在对反应杯盒进行移动输送的过程中,会采用滚轮定位机构60与反应杯盒进行抵接,以此实现反应杯盒的定位对准,而为了提高反应杯盒与滚轮定位机构60的配合程度,如图1所示,可设置所述第二侧壁30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凹槽31,多个所述凹槽31在一直线方向上排列布置。在进行应用时,假定滚轮定位机构60已经嵌入其中一个凹槽31内,由于滚轮定位机构60与反应杯盒之间为弹性抵接,所以当反应杯盒进行移动后,滚轮定位机构则可嵌入相邻的另一个凹槽31内,以此实现反应杯盒的移动定位;当然,为加强滚轮定位机构60与凹槽31的定位配合,应优选设置凹槽31的形状尺寸与滚轮定位机构60的形状尺寸相匹配。而为了避免反应杯盒的安装方向错误,如图1所示,可设置所述第一侧壁20围成的其中一个端角为第一防呆倒角71,所述第一防呆倒角71设于所述第一侧壁20的外表面。所以在进行反应杯盒安装的过程中,只要操作人员观察第一防呆倒角71的所在位置,便能立刻得知反应杯盒的正确安装方向,其中,为了更进一步提高第一防呆倒角71的提示直观性,还可设置所述第一防呆倒角71与所述凹槽31相邻布置,以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栓弹力图仪的反应杯盒,其特征在于,包括,/n隔板,所述隔板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多个收杯槽;/n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表面围纳形成第一收容腔,多个所述收杯槽设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以及/n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表面围纳形成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二侧壁用于套在同种所述反应杯盒的所述第一侧壁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栓弹力图仪的反应杯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板,所述隔板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多个收杯槽;
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表面围纳形成第一收容腔,多个所述收杯槽设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以及
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表面围纳形成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二侧壁用于套在同种所述反应杯盒的所述第一侧壁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杯槽的槽口设有延伸壁,所述延伸壁围绕所述收杯槽的槽口布置,所述延伸壁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收杯槽以矩阵形式排列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帅,陈鹏,吴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