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冷器活动端管板连接结构,包括管束、活动端管板、管板安装座和滑动导向机构,所述活动端管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管束的散热管的若干个支撑孔;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螺栓和导向套筒,所述管板安装座上形成有若干个沿着所述管束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通孔,所述导向套筒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通孔内,所述导向套筒的长度大于所述导向通孔的深度,所述导向螺栓穿设在所述导向套筒内并螺纹连接在所述活动端管板上,所述导向螺栓的头部大于所述导向通孔的内径,所述导向套筒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活动端管板和所述导向螺栓的头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活动端管板随着管束的形变而移动和活动端管板安装简单方便的特点。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ube plate at movable end of air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冷器活动端管板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空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空冷器活动端管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空气冷却器是以环境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横掠翅片管外,使管内高温工艺流体得到冷却或冷凝的设备,简称“空冷器”,也称“空气冷却式换热器”。使用时,换热管组成的管束内的温度高达300℃至450℃,在设备运行时容易发生散热管管头胀裂出现泄漏的问题,对生产工艺和设备维护极为不利。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冷器活动端管板连接结构,其具有活动端管板随着管束的形变而移动和活动端管板安装简单方便的特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空冷器活动端管板连接结构,其中,包括管束、活动端管板、管板安装座和滑动导向机构,所述活动端管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管束的散热管的若干个支撑孔;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螺栓和导向套筒,所述管板安装座上形成有若干个沿着所述管束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通孔,所述导向套筒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通孔内,所述导向套筒的长度大于所述导向通孔的深度,所述导向螺栓穿设在所述导向套筒内并螺纹连接在所述活动端管板上,所述导向螺栓的头部大于所述导向通孔的内径,所述导向套筒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活动端管板和所述导向螺栓的头部。进一步,所述管板安装座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活动端管板侧边的挡风角铁,所述挡风角铁的其中一边焊接在所述管板安装座上,所述挡风角铁的另一边平行于所述活动端管板的侧边并与所述活动端管板的侧边之间具有活动空隙。进一步,靠近所述导向螺栓头部的所述导向套筒一端形成有阶梯限位座,所述阶梯限位座的外径大于所述导向通孔的内径。进一步,所述活动端管板的支撑孔上形成有冲孔形成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支撑孔共同形成支撑所述管束的支撑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空冷器活动端管板连接结构,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所述管束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孔内,当所述管束受热发生热胀时,所述活动端管板和所述活动端管板上的导向套筒在所述导向通孔内滑动,从而使得所述活动端管板在所述管束热伸长时能够产生供所述管束热伸长的活动空间,从而避免了因为热作用产生破坏力,保证了所述管束和设备正常有效的运行。二、所述导向套筒与所述导向通孔滑动配合,降低了滑动的阻力,实现所述活动端管板能够顺畅的随着所述管束的形变而发生移动。三、所述阶梯限位座在安装所述导向套筒时起到限位的作用,所述导向套筒安装在所述导向通孔后,安装所述导向螺栓时,所述阶梯限位座能够有效避免所述导向螺栓将所述导向套筒从导向螺栓进入方向的另一侧脱出,从而降低了安装所述导向螺栓和导向套筒的难度,提高的安装效率。四、所述活动端管板的支撑孔采用冲孔翻边的形式,这样当管束穿过支撑孔时,可以自由伸缩,而活动端管板的翻边又起到一定的支撑保护管束的作用。采用翻边的活动端管板可以用较薄的板加工,重量较轻,以利于减少热胀移动时阻力。附图说明图1为空冷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活动端管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管板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活动端管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活动端管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支撑孔和翻边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空冷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空冷器的整体设备结构示意图。图中:活动端管板1;支撑孔11;翻边12;管板安装座2;导向通孔21;滑动导向机构3;导向螺栓31;导向套筒32;阶梯限位座33;挡风角铁4;管束10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9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空冷器活动端管板1连接结构,包括管束100、活动端管板1、管板安装座2和滑动导向机构3,所述活动端管板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管束100的散热管的若干个支撑孔11;所述滑动导向机构3包括导向螺栓31和导向套筒32,所述管板安装座2上形成有若干个沿着所述管束100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通孔21,所述导向套筒32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通孔21内,所述导向套筒32的长度大于所述导向通孔21的深度,所述导向螺栓31穿设在所述导向套筒32内并螺纹连接在所述活动端管板1上,所述导向螺栓31的头部大于所述导向通孔21的内径,所述导向套筒32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活动端管板1和所述导向螺栓31的头部。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空冷器活动端管板1连接结构,所述管束10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孔11内,当所述管束100受热发生热胀时,所述活动端管板1和所述活动端管板1上的导向套筒32在所述导向通孔21内滑动,从而使得所述活动端管板1在所述管束100热伸长时能够产生供所述管束100热伸长的活动空间,从而避免了因为热作用产生破坏力,保证了所述管束100和设备正常有效的运行。所述导向套筒32与所述导向通孔21滑动配合,降低了滑动的阻力,实现所述活动端管板1能够顺畅的随着所述管束100的形变而发生移动。优选地,所述管板安装座22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活动端管板1侧边的挡风角铁4,所述挡风角铁4的其中一边焊接在所述管板安装座2上,所述挡风角铁4的另一边平行于所述活动端管板1的侧边并与所述活动端管板1的侧边之间具有活动空隙。这样能够减少自下而上的风从所述活动端管板1与管板安装座2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从而提高风冷器的换热效率。优选地,靠近所述导向螺栓31头部的所述导向套筒32一端形成有阶梯限位座33,所述阶梯限位座33的外径大于所述导向通孔21的内径。所述阶梯限位座33在安装所述导向套筒32时起到限位的作用,所述导向套筒32安装在所述导向通孔21后,安装所述导向螺栓31时,所述阶梯限位座33能够有效避免所述导向螺栓31将所述导向套筒32从导向螺栓31进入方向的另一侧脱出,从而降低了安装所述导向螺栓31和导向套筒32的难度,提高的安装效率。所述阶梯限位座33还能起到避免因为所述导向螺栓31的头部与所述管板安装座22直接接触,起到了增大接触面积,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优选地,所述活动端管板1的支撑孔11上形成有冲孔形成的翻边12,所述翻边12与所述支撑孔11共同形成支撑所述管束100的支撑结构。所述活动端管板1的支撑孔11采用冲孔翻边12的形式,这样当管束100穿过支撑孔11时,可以自由伸缩,而活动端管板1的翻边12又起到一定的支撑保护管束100的作用。采用翻边12的活动端管板1可以用较薄的板加工,重量较轻,以利于减少热胀移动时阻力。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冷器活动端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束、活动端管板、管板安装座和滑动导向机构,所述活动端管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管束的散热管的若干个支撑孔;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螺栓和导向套筒,所述管板安装座上形成有若干个沿着所述管束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通孔,所述导向套筒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通孔内,所述导向套筒的长度大于所述导向通孔的深度,所述导向螺栓穿设在所述导向套筒内并螺纹连接在所述活动端管板上,所述导向螺栓的头部大于所述导向通孔的内径,所述导向套筒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活动端管板和所述导向螺栓的头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冷器活动端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束、活动端管板、管板安装座和滑动导向机构,所述活动端管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管束的散热管的若干个支撑孔;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螺栓和导向套筒,所述管板安装座上形成有若干个沿着所述管束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通孔,所述导向套筒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通孔内,所述导向套筒的长度大于所述导向通孔的深度,所述导向螺栓穿设在所述导向套筒内并螺纹连接在所述活动端管板上,所述导向螺栓的头部大于所述导向通孔的内径,所述导向套筒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活动端管板和所述导向螺栓的头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冷器活动端管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平,郭巧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立信换热设备制造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