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冷塔烟气喷雾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5362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急冷塔烟气喷雾冷却系统,涉及急冷塔应用技术领域,包括急冷塔、进气管、进水管和风机,进气管伸入到用于控制流量的分组控制箱内,进气管从分组控制箱内的伸出并分出若干支管分别连接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进水管伸入到用于控制流量的分组控制内,然后进水管从分组控制箱内伸出并分出若干支管分别连接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风机的出风口分成两根分管,且两根分管靠近风机的一端连接第二旋塞阀,通过喷雾面积规格不同的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增加雾化面积,烟气可以在1秒内与水雾接触蒸发气化,通过热交换,烟气迅速放热,有效避免二噁英类物质的在合成,增设流量控制,电动阀自动调节阀门开度,加大或减少喷水量。

Flue gas spray cooling system for quench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急冷塔烟气喷雾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用于急冷塔应用
,尤其涉及到急冷塔烟气喷雾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急冷塔在焚烧上用得比较多,就是用向塔内喷水,水雾与高温的烟气混后气化吸热,达到烟气降温的效果,垃圾焚烧产生高温烟雾,将这些烟雾导入到急冷塔内,通过喷淋能够使得烟雾冷却下来。但是现有的急冷塔烟气喷雾冷却系统在使用的时候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急冷塔烟气喷雾冷却系统存在冷却效率低的问题,如果不能将烟气快速冷却,就容易产生二噁英类的有毒物质,而且现有的急冷塔烟气喷雾冷却系统存在流量控制难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急冷塔烟气喷雾冷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急冷塔烟气喷雾冷却系统,其能够有效提高烟气冷却效率,流量控制更加精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急冷塔烟气喷雾冷却系统,包括急冷塔、进气管、进水管和风机,进气管伸入到用于控制流量的分组控制箱内,然后进气管从分组控制箱内的伸出并分出若干支管分别连接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进水管伸入到用于控制流量的分组控制内,然后进水管从分组控制箱内伸出并分出若干支管分别连接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风机的出风口分成两根分管,且两根分管靠近风机的一端连接第二旋塞阀,两根分管靠近急冷塔的一端分出若干支管连接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第一喷头的数量不少于三个,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的数量相同,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呈对称设置在急冷塔的左右两侧壁上,且第一喷头雾化面积的规格大于第二喷头雾化面积的规格。优选的,急冷塔的侧壁连接进气口,进气口呈倾斜设置,急冷塔的底部设置出水口,且出水口的底部连通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优选的,分组控制箱内设有四组控制机构,每组控制机构包括一第一旋塞阀和一电动阀,第一旋塞阀和电动阀呈并联设置,且进气管、进水管均分出两根导管分别连接一组控制机构。优选的,进气管内部的气体压力≥0.5MPa,流量为450Nm3/h。优选的,进气管和进水管靠近第一喷头或第二喷头的一端均设置压力表。本技术的急冷塔烟气喷雾冷却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在急冷塔顶部的喷雾面积规格不同的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可以增加雾化面积,更快的给烟气降温,烟气可以在1秒内与水雾接触蒸发气化,通过热交换,烟气迅速放热,有效避免二噁英类物质的在合成。2.与传统的急冷喷雾设备相比,增设流量控制,电动阀自动调节阀门开度,加大或减少喷水量,从而使烟气温度稳定在指定范围内,同时设置进气管的同时,连接风机,从而可以通过进气管或风机吹出的风来控制进水管的冷却水流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急冷塔烟气喷雾冷却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急冷塔;2、进气管;3、进水管;4、风机;5、进气口;6、螺旋输送机;7、分组控制箱;8、第一旋塞阀;9、电动阀;10、第一喷头;11、第二喷头;12、第二旋塞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急冷塔烟气喷雾冷却系统包括急冷塔1、进气管2、进水管3和风机4,进气管2伸入到用于控制流量的分组控制箱7内,然后进气管2从分组控制箱7内的伸出并分出若干支管分别连接第一喷头10和第二喷头11,进水管3伸入到用于控制流量的分组控制内,然后进水管3从分组控制箱7内伸出并分出若干支管分别连接第一喷头10和第二喷头11,风机4的出风口分成两根分管,且两根分管靠近风机4的一端连接第二旋塞阀12,两根分管靠近急冷塔1的一端分出若干支管连接第一喷头10和第二喷头11,第一喷头10的数量不少于三个,第一喷头10和第二喷头11的数量相同,第一喷头10和第二喷头11呈对称设置在急冷塔1的左右两侧壁上,且第一喷头10雾化面积的规格大于第二喷头11雾化面积的规格,并且烟气从进气口5进入到急冷塔1的内部,进气管2通气、进水管3通水,然后经过分组控制箱7分别流入到第一喷头10和第二喷头11内,在第一喷头10和第二喷头11内,流动的气体带动水从而喷嘴喷出并雾化,雾化后的水雾与烟气充分接触将烟气冷却,在急冷塔1内部烟气较少温度较低的时候,可通过分组控制箱7关闭进气管2,给风机4通电并打开第二旋塞阀12,通过风机4带动第一喷头10和第二喷头11内的水由喷嘴喷出,雾化面积相较于进气管2气体产生的雾化面积较小,流速较慢,但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急冷塔1的侧壁连接进气口5,进气口5呈倾斜设置,急冷塔1的底部设置出水口,且出水口的底部连通螺旋输送机6的进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口5用来向急冷塔1的内部导入需要降温的烟气,在降温时,冷却用水雾携带着烟气中的灰渣由出水口进入到螺旋输送机6内,然后螺旋输送机6将携带灰渣的水从出料口送出,需要说明的是在通入烟气和喷淋雾化的时候,此时的螺旋输送机6的出料口是密封的,并且螺旋输送机6的机身内装入密封水用于密封出水口的底部,防止通入烟气的时候,烟气螺旋输送机6的出料口溢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分组控制箱7内设有四组控制机构,每组控制机构包括一第一旋塞阀8和一电动阀9,第一旋塞阀8和电动阀9呈并联设置,且进气管2、进水管3均分出两根导管分别连接一组控制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型号为Z941W的电动阀9可以控制进气管2和进水管3内的流速流量,并且第一旋塞阀8的为手动操作,作用是作为电动阀9的备用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进气管2内部的气体压力≥0.5MPa,流量为450Nm3/h。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可以利用高压高流量的气体使得第一喷头10或第二喷头11内的冷却水充分雾化,保证水雾能够与烟气充分接触,提高烟气的冷却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进气管和进水管靠近第一喷头或第二喷头的一端均设置压力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可以通过压力表观察到第一喷头或第二喷头内气压和水压。本技术的急冷塔1烟气喷雾冷却系统的原理为,烟气从进气口5进入到急冷塔1的内部,进气管2通气、进水管3通水,然后经过分组控制箱7分别流入到第一喷头10和第二喷头11内,分组控制箱7内的电动阀9控制每个流入到第一喷头10、第二喷头11内进气速度和进水速度,在第一喷头10和第二喷头11内,流动的气体带动水从而喷嘴喷出并雾化,雾化后的水雾与烟气充分接触将烟气冷却,在急冷塔1内部烟气较少温度较低的时候,可通过分组控制箱7内的电动阀9关闭进气管2,给风机4通电并打开第二旋塞阀12,通过风机4带动第一喷头10和第二喷头11内的水由喷嘴喷出,雾化面积相较于进气管2气体产生的雾化面积较小,流速较慢,但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在降温时,冷却用水雾携带着烟气中的灰渣由出水口进入到螺旋输送机6内,然后螺旋输送机6将携带灰渣的水从出料口送出,需要说明的是在通入烟气和喷淋雾化的时候,此时的螺旋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急冷塔烟气喷雾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急冷塔、进气管、进水管和风机,所述进气管伸入到用于控制流量的分组控制箱内,然后所述进气管从分组控制箱内的伸出并分出若干支管分别连接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进水管伸入到用于控制流量的分组控制内,然后所述进水管从分组控制箱内伸出并分出若干支管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喷头和所述第二喷头,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分成两根分管,且两根所述分管靠近风机的一端连接第二旋塞阀,两根所述分管靠近急冷塔的一端分出若干支管连接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第一喷头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第一喷头和所述第二喷头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喷头和所述第二喷头呈对称设置在急冷塔的左右两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喷头雾化面积的规格大于所述第二喷头雾化面积的规格。/n

【技术特征摘要】
1.急冷塔烟气喷雾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急冷塔、进气管、进水管和风机,所述进气管伸入到用于控制流量的分组控制箱内,然后所述进气管从分组控制箱内的伸出并分出若干支管分别连接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进水管伸入到用于控制流量的分组控制内,然后所述进水管从分组控制箱内伸出并分出若干支管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喷头和所述第二喷头,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分成两根分管,且两根所述分管靠近风机的一端连接第二旋塞阀,两根所述分管靠近急冷塔的一端分出若干支管连接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第一喷头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第一喷头和所述第二喷头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喷头和所述第二喷头呈对称设置在急冷塔的左右两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喷头雾化面积的规格大于所述第二喷头雾化面积的规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塔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卓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