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器,包括消毒柜(1),煮水器(2),开水罐(3),温水罐(4)和电子电源线路系统(5),缺水保护器(6),水位控制器(7),三联通转换阀(8),聪明座(9)和顶杆(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饮水器功能齐全,安全可靠、使用操作简便。(*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饮水器。现有的饮水器形式各异,有的只能提供纯净水,有的只能提供热开水,有的既能提供热开水也能提供温开水。随人们对卫生状况重视程度的提高,饮水器中也配置有可对饮水杯进行消毒的消毒柜。目前市场上有售的所谓“三合一”型饮水器,既可提供消毒功能,同时又可以提供热开水和温开水,但却无法提供纯净水。目前家居生活中,饮用纯水情况已很普通,如所谓的矿泉水,太空水和去离子水等,这些水饮用前是不需煮开的。另一方面,现有饮水器的水箱是固定于饮水器上的,其上部有开口,加热时需使用其他容器盛好水后再由其上部的开口处倒入,这样一个饮水器就要准备一个盛水的容器,盛水容器必然占据一定的空间,造成拥挤,而且使用起来也不方便。此外,现有饮水器中的缺水保护器或水位控器均为碳电极式结构,即依靠两电极间的通断电情况来控制饮水器的加热电路或开水罐水位的高低。这种完全依赖于水的导电性能,有水时两电极间通电,缺水时,两电极间断电。一旦水的导电性能很小,如使用的是纯净水时,这种缺水保护及水位控制的功能可能丧失。而且,使用水作为导电物质,不可避免地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提供消毒功能,又能提供热开水和温开水,同时又能提供纯净水的饮水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水时不再需要其他盛水容器的饮水器。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安全可靠缺水保护及水位控制功能的饮水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饮水器,包括消毒柜(1),煮水器(2),开水罐(3),温水罐(4)和电子电源线路系统(5),缺水保护器(6),水位控制器(7),其特征在于该饮水器还包括有三联通转换阀(8),聪明座(9)和顶杆(10),三联通转换阀(8)的进水口(11)和进水口(12)分别与聪明座(9)下端、温水罐(4)相连通,三联通转换阀(8)的出水口(13)与龙头(14)相连通,顶杆(10)位于聪明座(9)内,煮水器(2)的进水口(15)与聪明座(9)相连通,其出水口(16)与开水罐(3)相连通,开水罐(3)的下部与温水罐(4)的上部相连通,开水罐(3)另有出水口(17)与龙头(18)相连通,缺水保护器(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聪明座(9)相连通,水位控制器(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开水罐(3)相连通。饮水器,顶杆(14)为中空管状结构,其侧壁上部和下部分别有通气孔(19)和通气孔(20),其上端为冠状突起(21)。饮水器,进水口(11)进水口(12)与转换阀体(22)相垂直,转换阀体(22)的前端有“L”形的通道,“L”形通道的一端与出水口(13)相连,另一端通过旋转转换阀体而与进水口(11)相连,或与进水口(12)相连。饮水器,水位控制器(7)内有浮筒(23),水位控制器的中上部有红外检测仪(24),红外检测仪与电子电源线路(5)相连。饮水器,缺水保护器(16)内有浮球(25),缺水保护器(6)上还有红外检测仪(26),浮球(25)位于红外检测仪两探头相对的位置,红外检测仪的信号线与电子电源线路(6)相连。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一)。附图2所示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二)。附图3所示为本技术三联通转换阀结构示意图。附图4所示为本技术缺水保护器结构示意图。附图5所示为本技术水位控制器结构示意图。实施例请参阅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饮水器,包括消毒柜(1),煮水器(2),开水罐(3),温水罐(4)和电子电源线路系统(5),缺水保护器(6),水位控制器(7),其特征在于该饮水器还包括有三联通转换阀(8),聪明座(9)和顶杆(10),三联通转换阀(8)的进水口(11)和进水口(12)分别与聪明座(9)下端、温水罐(4)相连通,三联通转换阀(8)的出水口(13)与龙头(14)相连通,顶杆(10)位于聪明座(9)内,煮水器(2)的进水口(15)与聪明座(9)相连通,其出水口(16)与开水罐(3)相连通,开水罐(3)的下部与温水罐(4)的上部相连通,开水罐(3)另有出水口(17)与龙头(18)相连通,缺水保护器(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聪明座(9)相连通,水位控制器(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开水罐(3)相连通。所述聪明座系指饮水器上部供水箱存放时凹形空间,其中顶杆在往饮水器上放置水箱时,顶开水箱的塞子,现自动开启塞体的目的。当水箱里装的是纯净水时,旋转三联通阀的阀体,使进水口(11)和出水口(13)相连通,而堵住进水口(12)。如此,从龙头(14)即可取到不经加热的纯净水。当水箱里装的是自来水时,旋转三联通阀的阀体,使进水口(12)和出水口相连通,而堵住进水口(11)。这样,从龙头(14)就可以取到热开水,而从龙头(18)取到的就是温开水。本饮水器,顶杆(10)为中空管状结构,其侧壁上部和下部分别有通气孔(19)和通气孔(20),其上端为冠状突起(21)。饮水器上取出水箱时,冠状突起(21)可以轻轻钩住水箱的塞子,塞住水箱,不会漏水。本饮水器,进水口(11)进水口(12)与转换阀体(22)相垂直,转换阀体(22)的前端有“L”形的通道,“L”形通道的一端与出水口(13)相连,另一端通过旋转转换阀体而与进水口(11)相连,或与进水口(12)相连。本饮水器,水位控制器(7)内有浮筒(23),水位控制器的中上部有红外检测仪(24),红外检测仪与电子电源线路(5)相连。本饮水器,缺水保护器(6)内有浮球(25),缺水保护器(6)上还有红外检测仪(26),浮球(25)位于红外检测仪两探头相对的位置,红外检测仪的信号线与电子电源线路(6)相连。本饮水器的缺水保护器和水位控制器,不再采用碳电极式,而采用红外检测仪,提高了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可见,本技术饮水器功能齐全,安全可靠、使用操作简便。权利要求1.一种饮水器,包括消毒柜(1),煮水器(2),开水罐(3),温水罐(4)和电子电源线路系统(5),缺水保护器(6),水位控制器(7),其特征在于该饮水器还包括有三联通转换阀(8),聪明座(9)和顶杆(10),三联通转换阀(8)的进水口(11)和进水口(12)分别与聪明座(9)下端、温水罐(4)相连通,三联通转换阀(8)的出水口(13)与龙头(14)相连通,顶杆(10)位于聪明座(9)内,煮水器(2)的进水口(15)与聪明座(9)相连通,其出水口(16)与开水罐(3)相连通,开水罐(3)的下部与温水罐(4)的上部相连通,开水罐(3)另有出水口(17)与龙头(18)相连通,缺水保护器(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聪明座(9)相连通,水位控制器(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开水罐(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饮水器,其特征在于顶杆(10)为中空管状结构,其侧壁上部和下部分别有通气孔(19)和通气孔(20),其上端为冠状突起(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饮水器,其特征在于进水口(11)进水口(12)与转换阀体(22)相垂直,转换阀体(22)的前端有“L”形的通道,“L”形通道的一端与出水口(13)相连,另一端通过旋转转换阀体而与进水口(11)相连,或与进水口(12)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饮水器,其特征在于水位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饮水器,包括消毒柜(1),煮水器(2),开水罐(3),温水罐(4)和电子电源线路系统(5),缺水保护器(6),水位控制器(7),其特征在于该饮水器还包括有三联通转换阀(8),聪明座(9)和顶杆(10),三联通转换阀(8)的进水口(11)和进水口(12)分别与聪明座(9)下端、温水罐(4)相连通,三联通转换阀(8)的出水口(13)与龙头(14)相连通,顶杆(10)位于聪明座(9)内,煮水器(2)的进水口(15)与聪明座(9)相连通,其出水口(16)与开水罐(3)相连通,开水罐(3)的下部与温水罐(4)的上部相连通,开水罐(3)另有出水口(17)与龙头(18)相连通,缺水保护器(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聪明座(9)相连通,水位控制器(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开水罐(3)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灼添,
申请(专利权)人:何灼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