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循环水余能利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蓄水箱二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一和MR500温度传感器一,蓄水箱一和蓄水箱二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杆,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的中部设置有温差发电片,温差发电片的两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波纹曲面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挡板,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二和MR500温度传感器二,安装框的内部设置有可编程程序控制器、无线信号接收器和蓄电板,安装框的底端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的中部设置有缓冲弹簧,增加分隔挡板增大热水与制冷器二的接触面积,增强制冷效果,且增加缓冲垫和缓冲弹簧起到缓冲减压的作用,对安装框内部的电性元件进行保护。
An industrial circulating water surplus energy utiliz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循环水余能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节能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循环水余能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能源物资被开采,其中大多数为不可再生资源,为了保护人们乃以生存的地球资源,政府提出了节能环保,至今,各种环保节能的政策及措施都已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文明生活发展趋势,节能环保不仅能够给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也能够降低人们生产生活的成本,尤其在工业生产中体现的特别明显;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各种各样的加工厂房也随之增多,在加工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使用到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机械能之间的碰撞会产生大量的热,而为了减小热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通常在加工的过程中会使用冷却液进行冷却,冷却液通常会被回收过滤在利用,回收利用的冷却液携带大量的热能,为了将冷却液再次冷却通常需要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却,那么冷却液的热能就被浪费了,而这种方式也间接的增加企业在电能上的成本,不利于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工业循环水余能利用装置,用以解决传统的装置本体缺乏存储结构,且接触面积有限;传统的装置本体缺乏制冷效果有限,从而影响工业设备的散热效果,且缺乏支撑结构;传统的装置本体制冷的接触面积有限,且缺乏缓冲减压的结构问题,达到增加蓄水箱一和蓄水箱二便于温差发电片的安装,增加波纹曲面一和波纹曲面二增大蓄水箱一和蓄水箱二与温差发电片的接触面积;增加制冷器一对冷水进行进一步制冷,增大温差发电片两端的温差,保持温差发电的稳定性,且增强工业设备的散热效果,增加支撑杆对蓄水箱一和蓄水箱二起到支撑的作用;增加分隔挡板增大热水与制冷器二的接触面积,增强制冷效果,且增加缓冲垫和缓冲弹簧起到缓冲减压的作用,对安装框内部的电性元件进行保护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工业循环水余能利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热水管,所述热水管的中部设置有蓄水箱一,所述蓄水箱一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波纹曲面一,所述蓄水箱一的底端设置有螺纹孔一,所述装置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冷水管,所述冷水管的中部设置有蓄水箱二,所述蓄水箱二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二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波纹曲面二,所述蓄水箱二的底端设置有螺纹孔二,所述蓄水箱二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一和MR500温度传感器一,所述蓄水箱一和蓄水箱二的外侧设置有保温板,所述蓄水箱一和蓄水箱二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杆,所述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的中部设置有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两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波纹曲面三,所述热水管和冷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挡板,所述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二和MR500温度传感器二,所述冷却箱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设置有可编程程序控制器、无线信号接收器和蓄电板,所述安装框的底端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中部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制冷器一、MR500温度传感器一、制冷器二、MR500温度传感器二、无线信号接收器和蓄电板均与可编程程序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温差发电片和蓄电板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一和热水管通过卡合连接,所述波纹曲面一和安装槽一配合使用,所述螺纹孔一和蓄水箱一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二和和冷水管通过卡合连接,所述波纹曲面二和安装槽二配合使用,所述螺纹孔二和蓄水箱二配合使用,所述制冷器一和MR500温度传感器一均与蓄水箱二通过螺钉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一和蓄水箱二均与保温板通过粘胶粘合连接,所述蓄水箱一和支撑杆通过螺纹孔一和螺纹杆配合使用,所述蓄水箱二和支撑杆通过螺纹孔二和螺纹杆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均与温差发电片通过卡合连接,所述波纹曲面一和波纹曲面二均与波纹曲面三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热水管和冷水管均与冷却箱通过卡合连接,所述分隔挡板和冷却箱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制冷器二和MR500温度传感器二均与冷却箱通过螺钉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和冷却箱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可编程程序控制器、无线信号接收器和蓄电板均与安装框通过螺钉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和安装框通过粘胶粘合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和缓冲垫通过卡合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传统的装置本体缺乏存储结构,且接触面积有限问题,本设计提出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热水管,热水管的中部设置有蓄水箱一,蓄水箱一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一,安装槽一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波纹曲面一,蓄水箱一的底端设置有螺纹孔一,装置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冷水管,冷水管的中部设置有蓄水箱二,蓄水箱二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槽二,安装槽二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波纹曲面二,蓄水箱二的底端设置有螺纹孔二设计,解决了传统的装置本体缺乏存储结构,且接触面积有限问题,有增加蓄水箱一和蓄水箱二便于温差发电片的安装,增加波纹曲面一和波纹曲面二增大蓄水箱一和蓄水箱二与温差发电片的接触面积有益效果。2)、为解决传统的装置本体缺乏制冷效果有限,从而影响工业设备的散热效果,且缺乏支撑结构问题,本设计提出蓄水箱二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一和MR500温度传感器一,蓄水箱一和蓄水箱二的外侧设置有保温板,蓄水箱一和蓄水箱二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杆,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的中部设置有温差发电片,温差发电片的两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波纹曲面三设计,解决了传统的装置本体缺乏制冷效果有限,从而影响工业设备的散热效果,且缺乏支撑结构问题,有增加制冷器一对冷水进行进一步制冷,增大温差发电片两端的温差,保持温差发电的稳定性,且增强工业设备的散热效果,增加支撑杆对蓄水箱一和蓄水箱二起到支撑的作用有益效果。3)、为解决传统的装置本体制冷的接触面积有限,且缺乏缓冲减压的结构问题,本设计提出热水管和冷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箱,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挡板,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二和MR500温度传感器二,冷却箱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框,安装框的内部设置有可编程程序控制器、无线信号接收器和蓄电板,安装框的底端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的中部设置有缓冲弹簧设计,解决了传统的装置本体制冷的接触面积有限,且缺乏缓冲减压的结构问题,有增加分隔挡板增大热水与制冷器二的接触面积,增强制冷效果,且增加缓冲垫和缓冲弹簧起到缓冲减压的作用,对安装框内部的电性元件进行保护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置本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蓄水箱一的底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蓄水箱二的顶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蓄水箱二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温差发电片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冷却箱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安装箱结构示意图。1-装置本体;2-热水管;3-蓄水箱一;4-安装槽一;5-波纹曲面一;6-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循环水余能利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热水管(2),所述热水管(2)的中部设置有蓄水箱一(3),所述蓄水箱一(3)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一(4),所述安装槽一(4)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波纹曲面一(5),所述蓄水箱一(3)的底端设置有螺纹孔一(6),所述装置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冷水管(7),所述冷水管(7)的中部设置有蓄水箱二(8),所述蓄水箱二(8)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槽二(9),所述安装槽二(9)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波纹曲面二(10),所述蓄水箱二(8)的底端设置有螺纹孔二(11),所述蓄水箱二(8)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一(12)和MR500温度传感器一(13),所述蓄水箱一(3)和蓄水箱二(8)的外侧设置有保温板(14),所述蓄水箱一(3)和蓄水箱二(8)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杆(16),所述安装槽一(4)和安装槽二(9)的中部设置有温差发电片(17),所述温差发电片(17)的两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波纹曲面三(18),所述热水管(2)和冷水管(7)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箱(19),所述冷却箱(19)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挡板(20),所述冷却箱(19)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二(21)和MR500温度传感器二(22),所述冷却箱(19)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框(23),所述安装框(23)的内部设置有可编程程序控制器(24)、无线信号接收器(25)和蓄电板(26),所述安装框(23)的底端设置有缓冲垫(27),所述缓冲垫(27)的中部设置有缓冲弹簧(28),所述制冷器一(12)、MR500温度传感器一(13)、制冷器二(21)、MR500温度传感器二(22)、无线信号接收器(25)和蓄电板(26)均与可编程程序控制器(24)电性连接,所述温差发电片(17)和蓄电板(26)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循环水余能利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热水管(2),所述热水管(2)的中部设置有蓄水箱一(3),所述蓄水箱一(3)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一(4),所述安装槽一(4)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波纹曲面一(5),所述蓄水箱一(3)的底端设置有螺纹孔一(6),所述装置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冷水管(7),所述冷水管(7)的中部设置有蓄水箱二(8),所述蓄水箱二(8)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槽二(9),所述安装槽二(9)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波纹曲面二(10),所述蓄水箱二(8)的底端设置有螺纹孔二(11),所述蓄水箱二(8)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一(12)和MR500温度传感器一(13),所述蓄水箱一(3)和蓄水箱二(8)的外侧设置有保温板(14),所述蓄水箱一(3)和蓄水箱二(8)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杆(16),所述安装槽一(4)和安装槽二(9)的中部设置有温差发电片(17),所述温差发电片(17)的两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波纹曲面三(18),所述热水管(2)和冷水管(7)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箱(19),所述冷却箱(19)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挡板(20),所述冷却箱(19)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二(21)和MR500温度传感器二(22),所述冷却箱(19)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框(23),所述安装框(23)的内部设置有可编程程序控制器(24)、无线信号接收器(25)和蓄电板(26),所述安装框(23)的底端设置有缓冲垫(27),所述缓冲垫(27)的中部设置有缓冲弹簧(28),所述制冷器一(12)、MR500温度传感器一(13)、制冷器二(21)、MR500温度传感器二(22)、无线信号接收器(25)和蓄电板(26)均与可编程程序控制器(24)电性连接,所述温差发电片(17)和蓄电板(26)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循环水余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一(3)和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隆迪,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