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17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支撑杆和把手,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与固定件贯穿连接,所述箱体内部的上下两端均与第一限位槽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部放置有集热管,所述集热管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二限位块相接触,所述支撑杆的中部与第一连接杆贯穿连接,所述把手与第一连接杆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的上端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的第三连接杆与固定件的上端活动连接,且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弹性片。该悬挂式太阳能集热装置,便于悬挂太阳能集热装置,且便于调节太阳能集热装置的角度,并且便于固定集热管。

A hanging solar col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太阳能集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集热装置相关
,具体为一种悬挂式太阳能集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太阳能的热利用中,需要将太阳能的辐射能转化为热能,由于太阳能比较分散,因此集热装置就是获取热能的重要部分。在获取热能的时候,需要将太阳能集热装置放在外面,但是如果直接放在户外的地面上比较占空间,也容易造成太阳能集热装置破损,且一年四季的阳光照射角度不同,悬挂式的太阳能集热装置不便于调节角度,并且集热管损坏时需要更换,不便于对集热管进行固定,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太阳能集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太阳能集热装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太阳能集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大多数不便于悬挂太阳能集热装置,且不便于调节太阳能集热装置的角度,并且不便于固定集热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挂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支撑杆和把手,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横杆固定连接,且横杆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与固定件贯穿连接,且固定件的下端与箱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部的上下两端均与第一限位槽固定连接,且反射片放置在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箱体的内部放置有集热管,且箱体的下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集热管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二限位块相接触,且第二限位块远离集热管的一端与弹簧固定连接,并且弹簧远离第二限位块的一端与箱体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中部与第一连接杆贯穿连接,且第一连接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与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把手与第一连接杆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的上端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右上端设置有转动块,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的第三连接杆与固定件的上端活动连接,且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弹性片。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单体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三连接杆与固定件的上端内部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纵截面形状“凹”字型,且第一限位槽与反射片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集热管与第二限位槽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第二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槽构成伸缩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块靠近集热管的一端的形状为圆弧型,且集热管与反射片在箱体的内部相间设置。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箱体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杆构成滑动结构,并且把手与第一连接杆构成转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悬挂式太阳能集热装置,便于悬挂太阳能集热装置,且便于调节太阳能集热装置的角度,并且便于固定集热管;1、设有固定件,第三连接杆与固定件的上端内部的结构设计,转动转动块时,第三连接杆向左移动,第二连接杆向上转动卡进第三连接杆的右端,便于转动右端的固定件,将固定件放置在第一限位块之间,由于固定件单体之间的结构设计,因此可以转动固定件,使得箱体悬挂在横杆上;2、设有把手,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杆的结构设计以及把手与第一连接杆的结构设计,转动把手时使得连接块在第一连接杆上移动,由于连接块与箱体的结构设计,因此箱体可以随着连接块的移动调整倾斜角度;3、设有第二限位块,将集热管放置在第二限位槽内,弹簧的设计,使得第二限位块将集热管的左右两端抵住,对集热管进行限位,使得集热管固定在第二限位槽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把手与第一连接杆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杆;2、横杆;3、第一限位块;4、固定件;5、箱体;6、第一限位槽;7、反射片;8、集热管;9、第二限位槽;10、第二限位块;11、弹簧;12、第一连接杆;13、连接块;14、把手;15、第二连接杆;16、转动块;17、第三连接杆;18、弹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悬挂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支撑杆1、横杆2、第一限位块3、固定件4、箱体5、第一限位槽6、反射片7、集热管8、第二限位槽9、第二限位块10、弹簧11、第一连接杆12、连接块13、把手14、第二连接杆15、转动块16、第三连接杆17和弹性片18,支撑杆1的上端与横杆2固定连接,且横杆2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一限位块3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3与固定件4贯穿连接,且固定件4的下端与箱体5的上端固定连接,箱体5内部的上下两端均与第一限位槽6固定连接,且反射片7放置在第一限位槽6内,箱体5的内部放置有集热管8,且箱体5的下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9,集热管8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二限位块10相接触,且第二限位块10远离集热管8的一端与弹簧11固定连接,并且弹簧11远离第二限位块10的一端与箱体5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杆1的中部与第一连接杆12贯穿连接,且第一连接杆12远离支撑杆1的一端与连接块13活动连接,把手14与第一连接杆12后端固定连接,固定件4的上端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5,且第二连接杆15的右上端设置有转动块16,第二连接杆15上端的第三连接杆17与固定件4的上端活动连接,且第二连接杆15和第三连接杆17之间设置有弹性片18。如图1、图4中第一限位槽6的纵截面形状“凹”字型,且第一限位槽6与反射片7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对反射片7进行限位,便于拆卸反射片7,集热管8与第二限位槽9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第二限位块10与第二限位槽9构成伸缩结构,对集热管8进行限位,便于更换集热管8,第二限位块10靠近集热管8的一端的形状为圆弧型,且集热管8与反射片7在箱体5的内部相间设置,防止第二限位块10磨损集热管8的外壁;如图2、图3中连接块13与箱体5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块13与第一连接杆12构成滑动结构,并且把手14与第一连接杆12构成转动结构,转动把手14带动连接块13在第一连接杆12上滑动,从而调整箱体5的倾斜角度;如图5中固定件4单体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三连接杆17与固定件4的上端内部构成滑动结构,便于将箱体5悬挂在横杆2上。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悬挂式太阳能集热装置时,将反射片7的上下两端卡在第一限位槽6内,集热管8放进第二限位槽9内,通过弹簧11使得图4的第二限位块10抵住集热管8的左右两端,对集热管8进行限位,使得反射片7与集热管8固定在箱体5内;然后固定件4贯穿在箱体5的上端,逆时针转动图5的转动块16使得第三连接杆17向左转动,使得弹性片18上的凸块将第三连接杆17卡合,顺时针转动图5的转动块16使得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支撑杆(1)和把手(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上端与横杆(2)固定连接,且横杆(2)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一限位块(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3)与固定件(4)贯穿连接,且固定件(4)的下端与箱体(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5)内部的上下两端均与第一限位槽(6)固定连接,且反射片(7)放置在第一限位槽(6)内,所述箱体(5)的内部放置有集热管(8),且箱体(5)的下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9),所述集热管(8)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二限位块(10)相接触,且第二限位块(10)远离集热管(8)的一端与弹簧(11)固定连接,并且弹簧(11)远离第二限位块(10)的一端与箱体(5)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的中部与第一连接杆(12)贯穿连接,且第一连接杆(12)远离支撑杆(1)的一端与连接块(13)活动连接,所述把手(14)与第一连接杆(12)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4)的上端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5),且第二连接杆(15)的右上端设置有转动块(16),所述第二连接杆(15)上端的第三连接杆(17)与固定件(4)的上端活动连接,且第二连接杆(15)和第三连接杆(17)之间设置有弹性片(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支撑杆(1)和把手(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上端与横杆(2)固定连接,且横杆(2)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一限位块(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3)与固定件(4)贯穿连接,且固定件(4)的下端与箱体(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5)内部的上下两端均与第一限位槽(6)固定连接,且反射片(7)放置在第一限位槽(6)内,所述箱体(5)的内部放置有集热管(8),且箱体(5)的下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9),所述集热管(8)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二限位块(10)相接触,且第二限位块(10)远离集热管(8)的一端与弹簧(11)固定连接,并且弹簧(11)远离第二限位块(10)的一端与箱体(5)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的中部与第一连接杆(12)贯穿连接,且第一连接杆(12)远离支撑杆(1)的一端与连接块(13)活动连接,所述把手(14)与第一连接杆(12)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4)的上端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5),且第二连接杆(15)的右上端设置有转动块(16),所述第二连接杆(15)上端的第三连接杆(17)与固定件(4)的上端活动连接,且第二连接杆(15)和第三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东孟祥丁伟许国崔巍许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雨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