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光热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91720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光热转换器,包括若干集热管、若干U型金属管、输入流道、输出流道、第一至第五电磁阀、导热油储热装置、用热装置、第一和第二循环油泵、过滤器和辅助电加热器;所述U型金属管收容于集热管内;所述若干U型金属管呈并联连接,所述输入流道、输出流道分别连接U型金属管;所述输出流道、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导热油储热装置连接;所述用热装置连接至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一循环油泵、第四电磁阀、过滤器、辅助电加热器、第二循环油泵连接至输入流道;所述导热油储热装置、第五电磁阀连接至第一循环油泵、第四电磁阀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光热转换器具有热效率高,故障率低,维修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光热转换器,包括若干集热管、若干U型金属管、输入流道、输出流道、第一至第五电磁阀、导热油储热装置、用热装置、第一和第二循环油泵、过滤器和辅助电加热器;所述U型金属管收容于集热管内;所述若干U型金属管呈并联连接,所述输入流道、输出流道分别连接U型金属管;所述输出流道、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导热油储热装置连接;所述用热装置连接至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一循环油泵、第四电磁阀、过滤器、辅助电加热器、第二循环油泵连接至输入流道;所述导热油储热装置、第五电磁阀连接至第一循环油泵、第四电磁阀之间。本技术的太阳能光热转换器具有热效率高,故障率低,维修方便等优点。【专利说明】一种太阳能光热转换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光热转换器,其转换后介质温度在100度以上,属于太阳能光热转换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光热转换器大部分以水为导热介质,其主要缺陷在于:1、在环境温度O度以下结冰,造成集热器循环管破裂,如果没有辅助加热系统不能进行有效的光热交换。 2、不能满足100度以上工况的使用要求。3、长期使用在集热管内部已形成水垢直接影响集热管的换热效率。4、还有一部分高端太阳能光热转换器采用醇基防冻液,将防冻液装在铜管中采用密闭循环系统,通过换热器加热水,其解决了低温使用问题,但对于100度以上高温工况要求同样不能满足。而且当防冻液达到85度时会汽化,化学物质使有色金属铜U型管堵塞,若干年后无法使用。5、现有的太阳能光热转换技术均采用先储热后用热,由其是大型太阳能工程更能体现它的弱点,当有阳光时先把热量存储到储热装置中,这样增加了供热的环节,热量在循环管路中和储热水箱中都会产生热损失,不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转换的热量。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先进的太阳能光热转换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效率高,故障率低,维修方便的太阳能光热转换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光热转换器,其包括若干集热管、若干U型金属管、输入流道、输出流道、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导热油储热装置、用热装置、第三电磁阀、第一循环油泵、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过滤器、辅助电加热器以及第二循环油泵;其中,所述U型金属管收容于集热管内;所述若干U型金属管呈并联连接;所述输入流道、输出流道分别连接U型金属管;所述输出流道、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导热油储热装置依次连接;所述用热装置通过第一循环管道连接至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一循环油泵、第四电磁阀、过滤器、辅助电加热器、第二循环油泵通过第二循环管道连接至输入流道;所述导热油储热装置、第五电磁阀通过第三循环管道连接至第一循环油泵、第四电磁阀之间。 本技术的太阳能光热转换器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用热装置上并接有一第二加热装置。 本技术的太阳能光热转换器还设置为:于所述用热装置上连接有一温度传感器,底部设有一排放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太阳能光热转换器具有热效率高,热损失率低、维修方便,转换温度高的特点,能够有效满足100度以上温度(最高温可达250度以上)工况的使用要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太阳能光热转换器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太阳能光热转换器,其主要由若干集热管1、若干U型金属管2、输入流道3、输出流道4、第一电磁阀5、第二电磁阀6、导热油储热装置7、用热装置8、第三电磁阀9、第一循环油泵10、第四电磁阀11、第五电磁阀12、过滤器13、辅助电加热器14以及第二循环油泵15等几部分组装而成。 其中,所述若干U型金属管2收容于各集热管I内,所述若干U型金属管呈并联连接,其作用是装导热油,使导热油不与集热管I直接接触,U型金属管2将集热管I收集的热量传递给导热油,形成密闭循环系统,以避免在高温时集热管I炸裂。所述输入流道3、输出流道4分别连接若干U型金属管2。所述若干U型金属管2采用高速钢波纹管。 所述输出流道4、第一电磁阀5、第二电磁阀6、导热油储热装置7依次连接。 所述用热装置8通过第一循环管道16连接至第一电磁阀5、第二电磁阀6之间。 所述第一循环油泵10、第四电磁阀11、过滤器13、辅助电加热器14、第二循环油泵15通过第二循环管道17连接至输入流道3。所述过滤器13用于清除导热油中的杂质。所述辅助电加热器14能防止在低温环境下,由于导热油的粘度过大,造成循环系统的启动困难。 所述导热油储热装置7、第五电磁阀12通过第三循环管道18连接至第一循环油泵10、第四电磁阀11之间。其中,所述输入流道3、输出流道4、第一循环管道16、第二循环管道17、第三循环管道18均为金属管道。 进一步的,于所述用热装置8上并接有一第二加热装置19。于所述用热装置8上还连接有一温度传感器20,底部设有一排放阀21。所述温度传感器20用于检测用热装置8的温度,控制各个电磁阀的开启。 本技术的太阳能光热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一、太阳能直接供热循环系统,当阳光照射集热管1,集热管I将收集的热能通过集热管I内的U型金属管2传递给导热油。开启第二循环油泵15、第一电磁阀5、第三电磁阀9、第四电磁阀11。U型金属管2中的导热油通过输出流道4、第一电磁阀5、第一循环管道16、第三电磁阀9、用热装置8、第一循环油泵10、第四电磁阀11、第二循环油泵15、第二循环管道17、输入流道回到集热管I中的U型金属管2内吸收热量,如此循环。此循环能够充分将太阳能装换的热量,使用在用热装置上。 二、太阳能储热循环系统,当用热装置8达到使用温度后,关闭第三电磁阀9。启动第二电磁阀6、第五电磁阀12,第一电磁阀5、第四电磁阀11、第二循环油泵15继续工作,将集热管I收集的热能给导热油储热装置7储热,形成由输出流道4、第一电磁阀5、第二电磁阀6、导热油储热装置7、第四电磁阀11、第五电磁阀12、第二循环油泵15、第二循环管道17、输入流道3、U型金属管I组成的太阳能储热循环系统。 当太阳能提供的热量能够达到使用温度时,如果用热装置8温度达不到要求,还可由太阳能储热循环转换为太阳能直接供热循环系,上述两个循环系统可不断转换。当太阳能提供的热量不能够达到使用温度时,如果导热油储热装置7内温度能够达到用热温度要求,将使用储热能使用循环系统。 三、储热能使用循环系统,关闭第一电磁阀5、第四电磁阀11和第二循环油泵15,启动第三电磁阀9和第一循环油泵10,形成由导热油储热装置7、第二电磁阀6、第一循环管道16、第三电磁阀9、用热装置8、第一循环油泵10、第五电磁阀12、第三循环管道18组成的储热能使用循环系统,将导热油储热装置7内的热量输送到用热装置8上。 系统中设有第二加热装置19,当整个太阳能光热转换系统提供的热能达不到用热装置的要求时,关闭除第三电磁阀9、用热装置8和第一循环油泵10外的其他装置,可用第二加热装置19给用热装置8供热。 上述几个系统,如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光热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集热管、若干U型金属管、输入流道、输出流道、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导热油储热装置、用热装置、第三电磁阀、第一循环油泵、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过滤器、辅助电加热器以及第二循环油泵;其中,所述U型金属管收容于集热管内;所述若干U型金属管呈并联连接,所述输入流道、输出流道分别连接U型金属管;所述输出流道、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导热油储热装置依次连接;所述用热装置通过第一循环管道连接至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一循环油泵、第四电磁阀、过滤器、辅助电加热器、第二循环油泵通过第二循环管道连接至输入流道;所述导热油储热装置、第五电磁阀通过第三循环管道连接至第一循环油泵、第四电磁阀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忠周云祥
申请(专利权)人:金赛博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