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式太阳能热风集热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17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串联式太阳能热风集热模块,包括上联箱、下联箱和6‑10根真空集热管,所述上联箱和下联箱之间通过真空集热管连接,所述下联箱的一端设有进风管,所述下联箱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管,所述上联箱和下联箱的内部均设有隔绝气流通过的挡板,所述上联箱的两端均封闭,所述真空集热管包括玻璃内管和玻璃外管,玻璃内管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进风口段、螺旋盘管段和换热段,进风口段外端与玻璃外管密封熔接,换热段的外端与玻璃外管密封熔接,进风口段与换热段及玻璃外管的中心线重合。具有螺旋盘管段,可以预热刚进到玻璃内管的气流,防止气流与玻璃内管温差大而导致爆管;螺旋盘管段具备弹性,可以抵消温差所产生的应力。

A series solar hot air collector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联式太阳能热风集热模块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集热
,涉及一种串联式太阳能热风集热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热风真空集热管大多是单向导通,即外管的上端与内管的上端封接,内管和外管的下端均封头,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的腔进行抽排气形成真空。由于使用时内管结存的水无法排出,长期使用会导致水变质,管内结存大量污染物,水质很差,使用不卫生。为改变水质,有人曾设计过内外、上下直通连接的集热管,但使用时由于内、外管之间温差很大,当真空集热管升温至lOO℃以上时,内管会受热膨胀,而外管没有同时膨胀,从而内管膨胀使管子产生的力向外管延伸:由于内、外管上下两端都连接在一起,从而导致炸管。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20170566.9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直通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该种直通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包括外管、内管、固定夹子、消气片和抽真空尾管,还设置有用金属制成的波纹管,所述波纹管一端与外管熔接,另一端与内管熔接。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克服内管与外管连接处产生的应力,从而避免了真空集热管因应力而爆裂炸管。但是这种内置波纹管的真空集热管在进风温度较低时,风速过快,容易使后端的热交换管接触低温空气,导致温差大而爆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联式太阳能热风集热模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串联式太阳能热风集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联箱、下联箱和6-10根真空集热管,所述上联箱和下联箱之间通过真空集热管连接,所述下联箱的一端设有进风管,所述下联箱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管,所述上联箱和下联箱的内部均设有隔绝气流通过的挡板,所述上联箱的两端均封闭,所述上联箱内设有2-4块挡板,所述下联箱内设有3-5块挡板,所述真空集热管包括玻璃内管和玻璃外管,玻璃内管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进风口段、螺旋盘管段和换热段,进风口段外端与玻璃外管密封熔接,换热段的外端与玻璃外管密封熔接,进风口段与换热段及玻璃外管的中心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旋盘管段的直径为9-11mm。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段和换热段的直径相同且均为为45-48mm,玻璃外管的直径为57-60mm。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外管的长度为180cm,进风口段的长度5-10cm为,换热段的长度为150-160cm。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外管和玻璃内管的厚度为1.5-1.8mm。进一步的,所述真空集热管为8根,所述上联箱内设有3块挡板,所述下联箱内设有4块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串联式太阳能热风集热模块的有益效果是:1.具有直径较大的换热段,换热面积大,换热效果好。2.具有螺旋盘管段,可以预热刚进到玻璃内管的气流,防止气流与玻璃内管温差大而导致爆管;螺旋盘管段具备弹性,可以抵消温差所产生的应力。3.进风口段和换热段的直径相同,那么进风口段可以直接用换热段的多余废料做成,节约生产成本,合理利用废料。4.进风口段与换热段及玻璃外管的中心线重合,密封性好。5.多个串联式太阳能热风集热模块可以直接串联在一起,只需将进风管和另一个模块的出风管连在一起,连接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串联式太阳能热风集热模块。图2是真空集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联箱;2、下联箱;3、真空集热管;4、进风管;5、出风管;6、挡板;7、玻璃内管;71、进风口段;72、螺旋盘管段;73、换热段;8、玻璃外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串联式太阳能热风集热模块,包括上联箱1、下联箱2和6-10根真空集热管3,所述上联箱1和下联箱2之间通过真空集热管3连接,所述下联箱2的一端设有进风管4,所述下联箱2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管5,所述上联箱1和下联箱2的内部均设有隔绝气流通过的挡板6,所述上联箱1的两端均封闭,所述上联箱1内设有2-4块挡板6,所述下联箱2内设有3-5块挡板6,所述真空集热管3包括玻璃内管7和玻璃外管8,玻璃内管7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进风口段71、螺旋盘管段72和换热段73,进风口段71外端与玻璃外管8密封熔接,换热段73的外端与玻璃外管8密封熔接,进风口段71与换热段73及玻璃外管8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的螺旋盘管段72的直径为9-11mm,所述进风口段71和换热段73的直径相同且均为为45-48mm,玻璃外管8的直径为57-60mm,所述玻璃外管8的长度为180cm,进风口段71的长度5-10cm为,换热段73的长度为150-160cm,所述玻璃外管8和玻璃内管7的厚度为1.5-1.8mm。作为优选,所述真空集热管3为8根,所述上联箱1内设有3块挡板6,所述下联箱2内设有4块挡板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串联式太阳能热风集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联箱、下联箱和6-10根真空集热管,所述上联箱和下联箱之间通过真空集热管连接,所述下联箱的一端设有进风管,所述下联箱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管,所述上联箱和下联箱的内部均设有隔绝气流通过的挡板,所述上联箱的两端均封闭,所述上联箱内设有2-4块挡板,所述下联箱内设有3-5块挡板,所述真空集热管包括玻璃内管和玻璃外管,玻璃内管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进风口段、螺旋盘管段和换热段,进风口段外端与玻璃外管密封熔接,换热段的外端与玻璃外管密封熔接,进风口段与换热段及玻璃外管的中心线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式太阳能热风集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联箱、下联箱和6-10根真空集热管,所述上联箱和下联箱之间通过真空集热管连接,所述下联箱的一端设有进风管,所述下联箱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管,所述上联箱和下联箱的内部均设有隔绝气流通过的挡板,所述上联箱的两端均封闭,所述上联箱内设有2-4块挡板,所述下联箱内设有3-5块挡板,所述真空集热管包括玻璃内管和玻璃外管,玻璃内管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进风口段、螺旋盘管段和换热段,进风口段外端与玻璃外管密封熔接,换热段的外端与玻璃外管密封熔接,进风口段与换热段及玻璃外管的中心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式太阳能热风集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盘管段的直径为9-11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东孟祥丁伟许国崔巍许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雨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