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127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湿新风机,其包括机壳、设置于机壳内的全热交换芯和除湿装置,机壳内围绕全热交换芯布置有旧风进风室、新风进风室、旧风出风室、新风出风室,旧风进风室和新风出风室之间具有一个共用的带有第一流通口的第一分隔壁,机壳内在第一分隔壁的第一流通口处滑动连接有能够选择性连通旧风进风室与新风出风室的第一滑移门;新风进风室和旧风出风室之间具有一个共用的带有第二流通口的第二分隔壁,机壳内在第二分隔壁的第二流通口处滑动连接有能够选择性连通新风进风室与旧风出风室的第二滑移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滑移门和第二滑移门调节新旧风在机壳内的流量和流向,达到了减小除湿装置除湿负荷的目的。

A new dehumidification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湿新风机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除湿新风机。
技术介绍
新风机是一种新型室内通风排气设备,属于开放式的循环系统,让人们在室内也可以呼吸到新鲜、干净、高品质的空气。它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用专用设备向室内送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的原理,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授权公告号为CN20559308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除湿机,该新风除湿机包括除湿系统和新风系统,所述除湿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均通过管路相互连接,所述新风系统包括若干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通过管路连接有全热交换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新风除湿机的管道的连接是从压缩机的排气口由管道连接至冷凝器的一端,冷凝器的另一端由管道连接至节流装置再通过管道连接至蒸发器的一端,蒸发器的另一端最后由管道连接至压缩机的吸气口,从而组成除湿系统,以此促进新风中的湿气冷凝,再将处理过后的干燥新风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但是在全新风模式下且空气湿度较大时,上述除湿系统的除湿负荷较大,部分新风除湿不完全就被排放至室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除湿新风机,其通过控制新旧风共同进风或单新风进风,达到了减小除湿装置的除湿负荷的目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除湿新风机,包括机壳、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全热交换芯和除湿装置,所述机壳内围绕所述全热交换芯的新风通道布置有新风进风室和新风出风室、以及围绕所述全热交换芯的旧风通道布置有旧风进风室和旧风出风室,所述旧风进风室和所述新风出风室之间具有一个共用的带有第一流通口的第一分隔壁,所述第一分隔壁连同其上的第一流通口水平延伸至对准所述全热交换芯的新风出风口处,所述机壳内在所述第一分隔壁的第一流通口处滑动连接有能够选择性连通旧风进风室与新风出风室的第一滑移门;所述新风进风室和所述旧风出风室之间具有一个共用的带有第二流通口的第二分隔壁,所述第二分隔壁连同其上的第二流通口水平延伸至对准所述全热交换芯的旧风出风口处,所述机壳内在所述第二分隔壁的第二流通口处滑动连接有能够选择性连通新风进风室与旧风出风室的第二滑移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时,采用新风模式,即第一滑移门遮挡住与旧风进风室连通的第一分隔壁的第一流通口处,第二滑移门遮挡住与新风进风室连通的第二分隔壁的第二流通口处,此时,新风依次经过新风进风室、全热交换芯的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以及第一分隔壁,新风输入至新风出风室内,同时,旧风依次经过旧风进风室、全热交换芯的旧风进风口和旧风出风口、以及第二分隔壁,旧风输入至旧风出风室内,以此实现水平单向的交叉送风;室内湿度高于适宜的相对湿度,采用除湿模式,即根据室内需要的湿度,同时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一滑移门与第二滑移门,第一滑移门遮挡部分旧风进风室和部分全热交换芯的新风出风口、第二滑移门遮挡部分新风进风室和部分全热交换芯的新风进风口,新风和旧风的进出风被分流,减少室外较高湿度的空气的流入,此时新风出风室和旧风出风室内的新旧风混合,初步降低混合风的湿度,在实现持续通入新风的同时,达到了减小除湿装置的除湿负荷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新风出风室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滑移门在所述旧风进风室和所述全热交换芯之间往复滑移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马达、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马达上的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滑移门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移门是控制新风出风室与旧风进风室和全热交换芯之间连通度的关键,采用第一马达并组合第一齿轮第一齿条啮合传动的方式能实现第一滑移门平稳地水平滑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新风出风室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滑移门在所述新风进风室和所述全热交换芯之间往复滑移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马达、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马达上的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滑移门上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移门是控制旧风出风室与新风进风室和全热交换芯之间连通度的关键,采用第二马达并组合第二齿轮第二齿条啮合传动的方式能实现第二滑移门平稳地水平滑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旧风出风室内设置有湿度控制器,所述湿度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湿度控制器检测到旧风出风室内湿度过大或有凝露产生趋势时,自动开启受控的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并发光显示,当湿度降至设置值时自动切断受控的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操作简易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的外壁设置有连通于所述新风出风室的新风进风管、连通于所述旧风出风室的旧风出风管、连通于所述新风出风室的新风出风管、连通于所述旧风进风室的旧风进风管,其中所述新风进风管和所述旧风出风管布置于所述机壳的同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新风进风管和旧风出风管布置于同一侧,便于除湿新风机的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旧风出风室的内壁设置有围板,所述围板将所述旧风出风室分隔为连通于所述第二分隔壁的第二流通口的合风室、以及连通于所述旧风排风管的排风室;所述围板上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将所述合风室内的旧风排放至所述排风室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是促进新旧风在机壳内流动的动力源,同时用过设置围板,合风室内的新旧风混合后,才会通过风机,避免单一风被抽吸过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第一分隔壁和第一滑移门、第二分隔壁和第二滑移门,从而调节新旧风在机壳内的流量和流向,初步降低混合风的湿度,在实现持续通入新风的同时,达到了减小除湿装置的除湿负荷的目的;2.通过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与湿度控制器组成湿度控制结构,便于根据湿度控制第一滑移门和第二滑移门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除湿新风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机壳和全热交换芯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机壳;11、旧风进风室;12、新风进风室;13、旧风出风室;131、围板;132、合风室;133、排风室;14、新风出风室;15、旧风进风管;16、新风进风管;17、旧风出风管;18、新风出风管;2、全热交换芯;3、除湿装置;31、新风冷凝器;32、旧风冷凝器;33、压缩机;4、第一调节机构;41、第一分隔壁;42、第一滑轨;43、第一滑移门;44、第一驱动组件;441、第一马达;442、第一齿轮;443、第一齿条;5、第二调节机构;51、第二分隔壁;52、第二滑轨;53、第二滑移门;54、第二驱动组件;541、第二马达;542、第二齿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湿新风机,包括机壳(1)、设置于所述机壳(1)内的全热交换芯(2)和除湿装置(3),所述机壳(1)内围绕所述全热交换芯(2)的新风通道布置有新风进风室(12)和新风出风室(14)、以及围绕所述全热交换芯(2)的旧风通道布置有旧风进风室(11)和旧风出风室(13),其特征在于:所述旧风进风室(11)和所述新风出风室(14)之间具有一个共用的带有第一流通口的第一分隔壁(41),所述第一分隔壁(41)连同其上的第一流通口水平延伸至对准所述全热交换芯(2)的新风出风口处,所述机壳(1)内在所述第一分隔壁(41)的第一流通口处滑动连接有能够选择性连通旧风进风室(11)与新风出风室(14)的第一滑移门(43);所述新风进风室(12)和所述旧风出风室(13)之间具有一个共用的带有第二流通口的第二分隔壁(51),所述第二分隔壁(51)连同其上的第二流通口水平延伸至对准所述全热交换芯(2)的旧风出风口处,所述机壳(1)内在所述第二分隔壁(51)的第二流通口处滑动连接有能够选择性连通新风进风室(12)与旧风出风室(13)的第二滑移门(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新风机,包括机壳(1)、设置于所述机壳(1)内的全热交换芯(2)和除湿装置(3),所述机壳(1)内围绕所述全热交换芯(2)的新风通道布置有新风进风室(12)和新风出风室(14)、以及围绕所述全热交换芯(2)的旧风通道布置有旧风进风室(11)和旧风出风室(13),其特征在于:所述旧风进风室(11)和所述新风出风室(14)之间具有一个共用的带有第一流通口的第一分隔壁(41),所述第一分隔壁(41)连同其上的第一流通口水平延伸至对准所述全热交换芯(2)的新风出风口处,所述机壳(1)内在所述第一分隔壁(41)的第一流通口处滑动连接有能够选择性连通旧风进风室(11)与新风出风室(14)的第一滑移门(43);所述新风进风室(12)和所述旧风出风室(13)之间具有一个共用的带有第二流通口的第二分隔壁(51),所述第二分隔壁(51)连同其上的第二流通口水平延伸至对准所述全热交换芯(2)的旧风出风口处,所述机壳(1)内在所述第二分隔壁(51)的第二流通口处滑动连接有能够选择性连通新风进风室(12)与旧风出风室(13)的第二滑移门(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风室(14)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滑移门(43)在所述旧风进风室(11)和所述全热交换芯(2)之间往复滑移的第一驱动组件(44);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4)包括第一马达(44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马达(441)上的第一齿轮(442)、设置于所述第一滑移门(43)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442)啮合的第一齿条(4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布洛阁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