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地表径流水处理用地埋式水处理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109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园林地表径流水处理用地埋式水处理箱,水处理箱包括箱体、水泵、旋流除砂器、储砂桶,箱体中设置有纵膈板将箱体内部分隔为顶端敞口的集水池和顶端具有检修口的设备室,水泵、旋流除砂器、储砂桶均安装在设备室内,水泵的入水口与设置在集水池底部朝向设备室一侧的排污口连通,水泵的出水口通过送水管与旋流除砂器的污水入口连通,旋流除砂器底部的排砂口通过串联有闸阀的排砂管与储砂筒一侧的进砂口连通,储砂桶顶部螺接有密封盖,旋流除砂器顶部的泄水口通过管道与园林中的灌溉系统或者景观水系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处理箱便于根据灌溉系统或景观水系的位置进行分布式设置,减少地面上空间的占用。

A buried water treatment tank for landscape surface runoff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地表径流水处理用地埋式水处理箱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园林地表径流水处理用地埋式水处理箱。
技术介绍
园林,指特定培养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园林中的地表径流水是由雨天雨水降落在地面上没有渗入地下二形成的,地表径流水中会携带有砂子,需要经过处理才能被用于园林的灌溉或者园林内的景观水系,否则会造成园林的灌溉系统的堵塞或者景观水系的水变混浊。而目前的园林中的水处理设备一般集中安装于地面上的设备间内,使得水处理设备不能够分布式设置,占用地面上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园林地表径流水处理用地埋式水处理箱。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园林地表径流水处理用地埋式水处理箱,所述水处理箱包括一体浇筑而成的长方体的箱体、水泵、旋流除砂器、储砂桶,所述箱体中设置有纵膈板将箱体内部分隔为顶端敞口的集水池和顶端具有检修口的设备室,所述水泵、旋流除砂器、储砂桶均安装在设备室内,所述水泵的入水口与设置在集水池底部朝向设备室一侧的排污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送水管与旋流除砂器的污水入口连通,所述旋流除砂器底部的排砂口通过串联有闸阀的排砂管与储砂筒一侧的进砂口连通,所述储砂桶顶部螺接有密封盖,所述旋流除砂器顶部的泄水口通过管道与园林中的灌溉系统或者景观水系连通,所述集水池的顶部镶嵌安装有雨水篦子,所述检修口上安装有防止水从进入检修口的盖板。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池靠近其顶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承插口,园林中的雨水管插入承插口中,从而将园林中汇集的地表径流雨水导入集水池中。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池中位于承插口的下方安装有拦截树叶、杂草、树枝、石子用的拦截网,拦截网包括环形的边框和固定安装在边框底部的筛网,筛网的目数为10目或者14目或者18目。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池中安装有悬挂的浮球液位开关,所述浮球液位开关与水泵的控制保护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闸阀的顶部固接有第一手轮,所述密封盖的顶端中心固接有第二手轮。进一步的,所述储砂桶的内侧底部为曲面。进一步的,所述检修口的顶端高于雨水篦子的顶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一体浇筑而成的箱体,并由纵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为集水池和设备室,利用集水池汇集雨水管中的地表径流水,将水泵、旋流除砂器、储砂桶安装在设备室,利用水泵将集水池中的地表径流水送入旋流除砂器内进行除砂,除砂后的水送入灌溉系统或者景观水系,砂子进入储砂桶内,从而实现地表径流水的除砂目的,使地表径流水被用于灌溉或景观水系的水源补充;该水处理箱便于根据灌溉系统或景观水系的位置进行分布式设置,减少地面上空间的占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园林地表径流水处理用地埋式水处理箱,水处理箱包括一体浇筑而成的长方体的箱体1、水泵14、旋流除砂器17、储砂桶22,箱体1中设置有纵膈板2将箱体1内部分隔为顶端敞口的集水池3和顶端具有检修口5的设备室4,水泵14、旋流除砂器17、储砂桶22均安装在设备室4内,水泵14的入水口与设置在集水池3底部朝向设备室4一侧的排污口13连通,水泵14的出水口通过送水管15与旋流除砂器17的污水入口16连通,旋流除砂器17底部的排砂口18通过串联有闸阀20的排砂管19与储砂筒22一侧的进砂口25连通,储砂桶22顶部螺接有密封盖23,旋流除砂器17顶部的泄水口26通过管道27与园林中的灌溉系统或者景观水系连通,集水池3的顶部镶嵌安装有雨水篦子7,检修口5上安装有防止水从进入检修口5的盖板6。集水池3靠近其顶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承插口8,园林中的雨水管插入承插口8中,从而将园林中汇集的地表径流雨水导入集水池3中。集水池3中位于承插口的下方安装有拦截树叶、杂草、树枝、石子用的拦截网9,拦截网9包括环形的边框10和固定安装在边框10底部的筛网11,筛网11的目数为10目。也可以选用14目或者18目的筛网11。集水池3中安装有悬挂的浮球液位开关28,浮球液位开关28与水泵14的控制保护器29连接。集水池3中的水位上升,浮球液位开关28的浮球上升至浮球液位开关28的启动开关水位时,浮球液位开关28产生水泵14工作的信号,水泵14通电工作;集水池3中的水位下降,浮球液位开关28的浮球下降至浮球液位开关28的关闭开关水位时,浮球液位开关28产生水泵停止工作的信号,水泵14断电停止工作。闸阀20的顶部固接有第一手轮21,密封盖23的顶端中心固接有能够卡入卡槽28中的第二手轮24。储砂桶22的内侧底部为曲面。在清理储砂桶22中的砂时,先转动第一手轮21将闸阀20关闭,然后转动第二手轮24将密封盖23打开,然后将储砂桶22中的砂子舀出,最后盖上密封盖23、关闭闸阀20。检修口5的顶端高于雨水篦子7的顶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地表径流水处理用地埋式水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箱包括一体浇筑而成的长方体的箱体、水泵、旋流除砂器、储砂桶,所述箱体中设置有纵膈板将箱体内部分隔为顶端敞口的集水池和顶端具有检修口的设备室,所述水泵、旋流除砂器、储砂桶均安装在设备室内,所述水泵的入水口与设置在集水池底部朝向设备室一侧的排污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送水管与旋流除砂器的污水入口连通,所述旋流除砂器底部的排砂口通过串联有闸阀的排砂管与储砂筒一侧的进砂口连通,所述储砂桶顶部螺接有密封盖,所述旋流除砂器顶部的泄水口通过管道与园林中的灌溉系统或者景观水系连通,所述集水池的顶部镶嵌安装有雨水篦子,所述检修口上安装有防止水从进入检修口的盖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地表径流水处理用地埋式水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箱包括一体浇筑而成的长方体的箱体、水泵、旋流除砂器、储砂桶,所述箱体中设置有纵膈板将箱体内部分隔为顶端敞口的集水池和顶端具有检修口的设备室,所述水泵、旋流除砂器、储砂桶均安装在设备室内,所述水泵的入水口与设置在集水池底部朝向设备室一侧的排污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送水管与旋流除砂器的污水入口连通,所述旋流除砂器底部的排砂口通过串联有闸阀的排砂管与储砂筒一侧的进砂口连通,所述储砂桶顶部螺接有密封盖,所述旋流除砂器顶部的泄水口通过管道与园林中的灌溉系统或者景观水系连通,所述集水池的顶部镶嵌安装有雨水篦子,所述检修口上安装有防止水从进入检修口的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地表径流水处理用地埋式水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靠近其顶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承插口,园林中的雨水管插入承插口中,从而将园林中汇集的地表径流雨水导入集水池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张朱虹张艺栋陆燕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琸源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