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02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28
一种智能除湿装置,属于除湿技术领域;包括配电柜壳体、调节机构、除湿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配电柜壳体内,所述除湿机构安装在调节机构上,所述收集机构安装在调节机构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安装在配电柜壳体内壁的底部,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中心处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缸、固定板、旋转电机、PLC控制器、湿度传感器、滤网、稳固板、通槽和收集车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除湿装置可以调节角度,从而实现多方位的除湿,提高了除湿的效率,同时方便对除湿产生的水滴进行回收利用,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An intelligent dehumid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除湿装置
本技术属于除湿
,具体是涉及一种智能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配电设备安装在狭小的空间内,为解决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引起绝缘下降造成电气闪络甚至短路引发火灾的问题。一般在配电柜内需要安装除湿装置来保证内部环境的干燥,对配电柜进行除湿时,基本上会使用半导体冷凝除湿装置对其进行除湿,但是除湿装置多为固定式,不方便对其调节角度,从而大大降低了除湿的效果,不能实现多方位的除湿,从而降低了除湿的效率,而且除湿时产生的水滴不方便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从而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供出一种智能除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除湿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智能除湿装置,包括配电柜壳体、调节机构、除湿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配电柜壳体内,所述除湿机构安装在调节机构上,所述收集机构安装在调节机构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安装在配电柜壳体内壁的底部,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中心处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中心处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固定壳,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固定壳左侧的底部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除湿机构包括冷凝片、发热端和安装板,所述冷凝片安装在固定壳内壁的顶部,所述发热端安装在固定壳的顶部,所述安装板的右侧与固定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风机;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滤网,所述滤网安装在固定壳的内壁上,所述滤网的下方设置有稳固板,所述稳固板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稳固板的底部设置有与通槽相适配的收集车,所述收集车的右侧贯穿固定壳且延伸至其外部。作为优选,所述稳固板的表面与固定壳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收集车靠近固定壳内壁的一侧与固定壳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收集车靠近稳固板的一侧与稳固板相互接触。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壳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靠近固定板的一端与固定板滚动接触。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气缸、固定板、旋转电机、PLC控制器、湿度传感器、滤网、稳固板、通槽和收集车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除湿装置可以调节角度,从而实现多方位的除湿,大大提高了除湿的效率,同时方便对除湿产生的水滴进行回收利用,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2、本技术通过设置伸缩杆,提高了固定板运动时的稳固性,通过设置滚轮,提高了固定壳运动时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调节机构、除湿机构和收集机构相互连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配电柜壳体;2、调节机构;21、支撑板;22、气缸;23、固定板;24、旋转电机;25、固定壳;26、PLC控制器;27、湿度传感器;3、除湿机构;31、冷凝片;32、发热端;33、安装板;34、风机;4、收集机构;41、滤网;42、稳固板;43、通槽;44、收集车;5、伸缩杆;6、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智能除湿装置,如图1或图3所示,包括配电柜壳体1、调节机构2、除湿机构3和收集机构4,调节机构2安装在配电柜壳体1内,除湿机构3安装在调节机构2上,收集机构4安装在调节机构2上。如图1-图2所示,调节机构2包括支撑板21,支撑板21安装在配电柜壳体1内壁的底部,支撑板2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气缸22,气缸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3,支撑板2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5,伸缩杆5的顶端与固定板23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伸缩杆5,提高了固定板23运动时的稳固性,固定板23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24,旋转电机2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壳25,固定壳25右侧的顶部开设有排风口,固定壳25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滚轮6,滚轮6靠近固定板23的一端与固定板23滚动接触,通过设置滚轮6,提高了固定壳25运动时的稳固性,固定板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26,固定壳25左侧的底部设置有湿度传感器27,PLC控制器26的型号为CPU224XP。如图1-图2所示,除湿机构3包括冷凝片31、发热端32和安装板33,冷凝片31安装在固定壳25内壁的顶部,发热端32安装在固定壳25的顶部,安装板33的右侧与固定壳25的左侧固定连接,安装板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34,风机34的顶部安装有进风管、风机34的右侧安装有出风管,出风管的右端贯穿固定壳25且延伸至其内部,通过设置发热端32,对外部潮湿空气进行加热,再通过冷凝片31制冷,使冷空气遇到热空气就会生成水滴。如图1-图3所示,收集机构4包括滤网41,滤网41安装在固定壳25的内壁上,滤网41的下方设置有稳固板42,稳固板42的表面与固定壳25的内壁固定连接,稳固板42的顶部开设有通槽43,稳固板42的底部设置有与通槽43相适配的收集车44,收集车44的右侧贯穿固定壳25且延伸至其外部,收集车44靠近固定壳25内壁的一侧与固定壳25的内壁相互接触,收集车44靠近稳固板42的一侧与稳固板42相互接触,PLC控制器26分别与气缸22、旋转电机24、冷凝片31、发热端32和风机34电性连接,PLC控制器26可以控制气缸22缓慢上升一定的距离然后停止,进行除湿,然后再上升一定的距离并进行除湿,PLC控制器26控制旋转电机24带动固定壳25旋转90度停止,然后进行除湿,通过气缸22、固定板23、旋转电机24、PLC控制器26、湿度传感器27、滤网41、稳固板42、通槽43和收集车44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除湿装置可以调节角度,从而实现多方位的除湿,大大提高了除湿的效率,同时方便对除湿产生的水滴进行回收利用,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本技术的原理:通过湿度传感器27进行感应湿度,当湿度到达设定的数值时,湿度传感器27把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26,PLC控制器26控制开启冷凝片31、发热端32和风机34工作,发热端32先把配电柜内潮湿空气进行加热,通过风机34把空气吸入进固定壳25内,通过冷凝片31进行冷凝,从而使得冷空气遇到热空气就会生成水滴,水滴通过滤网41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滴通过通槽43落入进收集车44内,处理完成后的空气通过排风口排出,然后通过PLC控制器26启动气缸22,使得气缸22带动固定板23向上运动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得固定板23带动固定壳25向上运动一定的距离,PLC控制器26启动旋转电机24,从而使得旋转电机24带动固定壳25缓慢旋转一定的角度,实现对不同位置进行除湿,提高了除湿的效率。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除湿装置,包括配电柜壳体(1)、调节机构(2)、除湿机构(3)和收集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安装在配电柜壳体(1)内,所述除湿机构(3)安装在调节机构(2)上,所述收集机构(4)安装在调节机构(2)上;/n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安装在配电柜壳体(1)内壁的底部,所述支撑板(21)顶部的中心处安装有气缸(22),所述气缸(22)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顶部的中心处安装有旋转电机(24),所述旋转电机(2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固定壳(25),所述固定板(23)的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26),所述固定壳(25)左侧的底部设置有湿度传感器(27);/n所述除湿机构(3)包括冷凝片(31)、发热端(32)和安装板(33),所述冷凝片(31)安装在固定壳(25)内壁的顶部,所述发热端(32)安装在固定壳(25)的顶部,所述安装板(33)的右侧与固定壳(25)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3)的顶部安装有风机(34);/n所述收集机构(4)包括滤网(41),所述滤网(41)安装在固定壳(25)的内壁上,所述滤网(41)的下方设置有稳固板(42),所述稳固板(42)的顶部开设有通槽(43),所述稳固板(42)的底部设置有与通槽(43)相适配的收集车(44),所述收集车(44)的右侧贯穿固定壳(25)且延伸至其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除湿装置,包括配电柜壳体(1)、调节机构(2)、除湿机构(3)和收集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安装在配电柜壳体(1)内,所述除湿机构(3)安装在调节机构(2)上,所述收集机构(4)安装在调节机构(2)上;
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安装在配电柜壳体(1)内壁的底部,所述支撑板(21)顶部的中心处安装有气缸(22),所述气缸(22)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顶部的中心处安装有旋转电机(24),所述旋转电机(2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固定壳(25),所述固定板(23)的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26),所述固定壳(25)左侧的底部设置有湿度传感器(27);
所述除湿机构(3)包括冷凝片(31)、发热端(32)和安装板(33),所述冷凝片(31)安装在固定壳(25)内壁的顶部,所述发热端(32)安装在固定壳(25)的顶部,所述安装板(33)的右侧与固定壳(25)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3)的顶部安装有风机(34);
所述收集机构(4)包括滤网(41),所述滤网(41)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桂芝何礼娄行聂泰宇杨昆翰郑永怡曾令松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灵上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