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肢损伤患者锻炼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下端面的四个端角处均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安装有调节旋钮,所述伸缩杆的下端面安装有滑轮,所述箱体的一侧安装有收纳罐,所述收纳罐的外侧安装有甲连接环,所述甲连接环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的外侧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侧安装有乙连接环,所述箱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波浪滑槽,所述波浪滑槽的一端安装有盛球盒,所述盛球盒的内侧安装有坡型板,所述波浪滑槽的另一端安装有置球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患者手部肌肉以及腕部肌肉进行训练,同时该装置可在患者没有医护人员的配合下进行训练,省时省力。
An exercise device for patients with upper extremity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肢损伤患者锻炼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肢损伤患者锻炼装置
,具体为一种上肢损伤患者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是常见损伤之一,多伴随其他创伤发生,伤后由于神经再生速度缓慢,失去神经支配的肌肉极易发生萎缩和退行性改变,造成神经功能恢复时间长、疗效慢,因此,在治疗外伤的同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患者日后的生活影响更大,需要我们对患者进行耐心的指导锻炼,促进功能恢复,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导致周围神经损伤,尤其是面对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的肢体,不仅严重影响劳动工作,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也十分困难,加上恢复慢,病程长,因此病人是极其痛苦的。但是,现有的上肢损伤患者锻炼需要医护人员陪同进行训练,费时费力,一旦医护人员紧缺,会非常影响患者的康复训练;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上肢损伤患者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肢损伤患者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上肢损伤患者锻炼需要医护人员陪同进行训练,费时费力,一旦医护人员紧缺,会非常影响患者的康复训练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肢损伤患者锻炼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下端面的四个端角处均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安装有调节旋钮,所述伸缩杆的下端面安装有滑轮,所述箱体的一侧安装有收纳罐,所述收纳罐的外侧安装有甲连接环,所述甲连接环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的外侧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侧安装有乙连接环,所述箱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波浪滑槽,所述波浪滑槽的一端安装有盛球盒,所述盛球盒的内侧安装有坡型板,所述波浪滑槽的另一端安装有置球盒,所述置球盒的内侧安装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下端面安装有可旋转板,所述置球盒的下端面安装有柱形管,所述柱形管的一侧安装有条形斜角通道管,所述条形斜角通道管的上方安装有护栏,所述护栏的内侧安装有电动推杆。优选的,所述滑轮的上端面安装有螺纹柱,所述滑轮与伸缩杆的下端面通过螺纹柱连接。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上端面安装有置球盒,所述置球盒的下端面与圆形槽的上端面完全贴合,所述置球盒与圆形槽通过螺钉连接。优选的,所述甲连接环的内侧安装有橡胶护套,且橡胶护套与甲连接环通过接枝胶连接。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安装有棉质垫板,且棉质垫板与箱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具有固定扣至可旋转板度的倾斜。优选的,所述护栏的下端面与条形斜角通道管的上端面完全贴合,所述条形斜角通道管与护栏通过螺钉连接。优选的,所述坡型板的上端面安装有PVC防滑垫片,且PVC防滑垫片与坡型板通过接枝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训练球和波浪滑槽的配合,根据患者手部肢体的灵活程度,选择不同重量的训练球,从收纳罐的内侧拿取需要的训练球,将选好的训练球放置在波浪滑槽的上表面,由于箱体上表面具有的倾斜角度,训练球会在波浪滑槽的上表面移动,且从盛球盒处移至置球盒处,在训练球运动过程中,患者控制自己的手部肌肉力量抓取训练球;2、本技术通过将训练球放置进置球盒的内侧,此时由于扭转弹簧的作用,可旋转板受到训练球的压力,进而使得可旋转板旋转,训练球掉入柱形管的内侧,且在条形斜角通道管的上端面滑动,由于护栏的作用,限制了训练球的移动路径,当训练球落入坡型板的内侧,此时可打开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上升,带动了训练球的上升,当训练球上升至箱体的上端面,此时训练者可通过将训练球推至波浪滑槽的上端面,可继续重复上述活动,对患者手部肌肉以及腕部肌肉进行训练,该装置可在患者没有医护人员的配合下进行训练,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置球盒的剖视图。图中:1、收纳罐;2、盛球盒;3、箱体;4、波浪滑槽;5、置球盒;6、伸缩杆;7、调节旋钮;8、滑轮;9、甲连接环;10、固定扣;11、乙连接环;12、限位板;13、限位环;14、柱形管;15、条形斜角通道管;16、护栏;17、电动推杆;18、坡型板;19、扭转弹簧;20、可旋转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所提到的电动推杆17(型号为SXLA003)可从市场采购或私人定制获得。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上肢损伤患者锻炼装置,包括箱体3,箱体3下端面的四个端角处均安装有伸缩杆6,伸缩杆6的一侧安装有调节旋钮7,根据患者高度以及病床的高度,调节调节旋钮7,进而调节伸缩杆6的长度,使得该装置可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以及不同高度的病床,提高该装置的利用率,伸缩杆6的下端面安装有滑轮8,可将该装置移至需要的区域,甚至可移至患者的病床上,箱体3的一侧安装有收纳罐1,收纳罐1的外侧安装有甲连接环9,甲连接环9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扣10,固定扣10的外侧安装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的外侧安装有限位环13,限位环13的内侧安装有乙连接环11,箱体3的上端面设置有波浪滑槽4,波浪滑槽4的一端安装有盛球盒2,盛球盒2的内侧安装有坡型板18,波浪滑槽4的另一端安装有置球盒5,置球盒5的内侧安装有扭转弹簧19,可旋转板20受到训练球的压力,进而使得可旋转板20旋转,扭转弹簧19的下端面安装有可旋转板20,置球盒5的下端面安装有柱形管14,柱形管14的一侧安装有条形斜角通道管15,条形斜角通道管15的上方安装有护栏16,护栏16的内侧安装有电动推杆17。进一步,滑轮8的上端面安装有螺纹柱,滑轮8与伸缩杆6的下端面通过螺纹柱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缩杆6、滑轮8与螺纹柱的配合,便于滑轮8的安装和拆卸,便于该装置的移动,省时省力。进一步,箱体3的上端面设置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上端面安装有置球盒5,置球盒5的下端面与圆形槽的上端面完全贴合,置球盒5与圆形槽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箱体3、置球盒5和圆形槽的配合,便于使用者放置训练球,进而带动训练球的移动。进一步,甲连接环9的内侧安装有橡胶护套,且橡胶护套与甲连接环9通过接枝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甲连接环9与橡胶护套的配合,提高该装置的密封性,避免收纳罐1的脱落,提高该装置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箱体3的上端面安装有棉质垫板,且棉质垫板与箱体3通过螺钉连接,箱体3的上端面具有固定扣10至可旋转板20度的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棉质垫板与箱体3的配合,提高该装置的舒适度,避免该装置对患者造成损伤,同时便于训练球在波浪滑槽4的上表面移动,可使其从盛球盒2处移至波浪滑槽4处。进一步,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肢损伤患者锻炼装置,包括箱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下端面的四个端角处均安装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一侧安装有调节旋钮(7),所述伸缩杆(6)的下端面安装有滑轮(8),所述箱体(3)的一侧安装有收纳罐(1),所述收纳罐(1)的外侧安装有甲连接环(9),所述甲连接环(9)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扣(10),所述固定扣(10)的外侧安装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的外侧安装有限位环(13),所述限位环(13)的内侧安装有乙连接环(11),所述箱体(3)的上端面设置有波浪滑槽(4),所述波浪滑槽(4)的一端安装有盛球盒(2),所述盛球盒(2)的内侧安装有坡型板(18),所述波浪滑槽(4)的另一端安装有置球盒(5),所述置球盒(5)的内侧安装有扭转弹簧(19),所述扭转弹簧(19)的下端面安装有可旋转板(20),所述置球盒(5)的下端面安装有柱形管(14),所述柱形管(14)的一侧安装有条形斜角通道管(15),所述条形斜角通道管(15)的上方安装有护栏(16),所述护栏(16)的内侧安装有电动推杆(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损伤患者锻炼装置,包括箱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下端面的四个端角处均安装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一侧安装有调节旋钮(7),所述伸缩杆(6)的下端面安装有滑轮(8),所述箱体(3)的一侧安装有收纳罐(1),所述收纳罐(1)的外侧安装有甲连接环(9),所述甲连接环(9)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扣(10),所述固定扣(10)的外侧安装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的外侧安装有限位环(13),所述限位环(13)的内侧安装有乙连接环(11),所述箱体(3)的上端面设置有波浪滑槽(4),所述波浪滑槽(4)的一端安装有盛球盒(2),所述盛球盒(2)的内侧安装有坡型板(18),所述波浪滑槽(4)的另一端安装有置球盒(5),所述置球盒(5)的内侧安装有扭转弹簧(19),所述扭转弹簧(19)的下端面安装有可旋转板(20),所述置球盒(5)的下端面安装有柱形管(14),所述柱形管(14)的一侧安装有条形斜角通道管(15),所述条形斜角通道管(15)的上方安装有护栏(16),所述护栏(16)的内侧安装有电动推杆(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肢损伤患者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8)的上端面安装有螺纹柱,所述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凯,许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