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生长用角度可调的反光装置,包括架体且架体固定在地面上,架体两侧可活动的连接有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在架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安装有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带动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转动,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上还贴附有光学分光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太阳光下使用时,角度调节装置调整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的转动角度,实现反射光以最佳的反射角度照射于植物上。另外,还可以在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上贴附光学分光膜,有选择性的反射对植物生长更有利的红光及蓝光,进一步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A reflective device with adjustable angle for plant grow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生长用角度可调的反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物生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生长用角度可调的反光装置。
技术介绍
漫散射光以及对植物进行自下而上的补光,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已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对植物补光的方式主要有增设补光灯或增设反光装置。如在先申请CN106838820A中提到可以通过使用反光杯增加植物的补光效果,但反光杯制作成型后,反光角度固定,只使用于有照明设备的大棚。而且该方法对于每一株植物都需要设置一个反光杯,如大范围使用会导致成本偏高。并且该技术对植物种植的密度有要求,如果植物种植的较为密集,则植物的冠层可能将反光杯的入射口遮住,无法起到反光的作用。在先专利CN207539700U中,也公开了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装置,该装置为相对封闭的箱体,内设有照明装置及弧形反光装置。虽然该申请中的反光装置可以调整,但调整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植物在不同生长周期对光照的需求,而且由于反光装置安装在箱体的四周,无法保证反射的光能够有效的照射到每一株植物上。另外,该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在相对封闭的箱体内,其大规模应用的技术难度较大,内设的照明装置,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使用成本。综上,如何实现在太阳光下使用反光装置,且通过调节角度使反射的光照射到每一株植物上,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太阳下,如何实现通过调节反光装置的角度,使反光装置反射的光照射到每一株植物上且整体成本低。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植物生长用角度可调的反光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架体的两侧可活动的连接有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在所述架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安装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转动,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上还贴附有光学分光膜。优选地,所述架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架体的两侧可活动的连接有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所述架体的顶部安装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转动,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上贴附有光学分光膜。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一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两端转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绕线盘和第二绕线盘,所述第一绕线盘和所述第二绕线盘上分别绕设有第一牵引线和第二牵引线,所述第一牵引线连接所述第一绕线盘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反射板,所述第二牵引线连接所述第二绕线盘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反射板。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盘与所述第二绕线盘的转向相反。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对称地与所述架体设置,且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与所述架体的夹角范围均为0°~135°。优选地,所述光学分光膜由两种多层膜结构A、B组成,所述多层膜结构A与所述多层膜结构B均为n层采用聚合物X制成的X光学膜层和m层采用聚合物Y制成的Y光学膜层交替叠加而成;n层所述X光学膜层的厚度按照光线射入方向逐层递增,m层所述Y光学膜层的厚度沿光线射入方向逐层递增,所述聚合物X和所述聚合物Y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所述n与m的层数≥1。优选地,所述X光学膜层为PMMA,所述Y光学膜层为PC、PET、PBT等。优选地,所述光学分光膜反射红光的波段为,660±20nm,反射蓝光的波段为450±20n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在太阳光下使用时,角度调节装置调整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的转动角度,实现反射光以最佳的反射角度照射于植物上。还可以在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上贴附光学分光膜,有选择性的反射对植物生长更有利的红光及蓝光,进一步促进植物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反光装置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可反光装置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伸缩杆实现反光板调节的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光学分光膜的组成成分多层膜结构A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架体;2-第一反射板;3-第二反射板;4-角度调节装置;5-光学分光膜;6-植物;11-第一伸缩杆;12-第二伸缩杆;21-第一固定件;31第二固定件;41-电机;42-第一绕线盘;43-第一牵引线;44-第二牵引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植物生长用角度可调的反光装置,包括架体1,架体1固定在地面上,在架体1的两侧可活动的连接有第一反射板2和第二反射板3,在架体1的顶部安装有角度调节装置4,且角度调节装置4可以控制第一反射板2和第二反射板3以与架体1的活动连接部位为转动轴进行转动。本技术中,将角度可调的反光装置固定放置于两排生长的植物6之间,架体1深埋于地面中,其长度方向为南北朝向,第一反射板2和第二反射板3的反射面为东西朝向。当太阳光照射到反射板上时,通过角度调节装置4控制第一反射板2或第二反射板3以与架体1的活动连接部位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将太阳光反射后照射到植物6上。由于太阳光的入射角度是持续不断的变化的,角度调节装置4可以定时调整第一反射板2或第二反射板3的张开角度,以确保反射的太阳光以最佳的反射角度照射到植物6上。本技术中,第一反射板2和第二反射板3与架体1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以是铰接,也可以是本领域内其他常规的可活动连接的方式。本技术中,第一反射板2和第二反射板3在与架体1的夹角为0°~135°的范围内活动。当第一反射板2和第二反射板3在0°~90°范围内活动时,各反射板可以照射到同侧的植物,当反射板在90°~135°范围内活动时,各反射板可以照射到对侧植物的较高部分,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反射光对植物进行补光。另外,本技术的装置还可以应用在灯光照射的环境中,由于灯光照射的角度恒定,只需要调整第一反射板2和第二反射板3至特定角度,使其反射的光线最大程度照射到植物6即可。本技术中,角度调节装置4包括电机41,本实施例优选地,电机41为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一个转轴安装第一绕线盘42,相对的另一个转轴上安装第二绕线盘(如图1所示,只显示出了第一绕线盘42,而第二绕线盘在电机41安装第一绕线盘42的相对一面,故未示出,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双轴电机的电机41的两端的转轴的转向可以是同向,也可以是反向,只要能实现绕线盘旋转并带动下述的牵引线卷曲进而使得反射板进行翻转即可),其中,第一绕线盘42上缠绕的第一牵引线43的活动端连接到第一反射板2的第一固定件21上,用于控制第一反射板2的转动;第二绕线盘上缠绕的第二牵引线44的活动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生长用角度可调的反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架体的两侧可活动的连接有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所述架体的顶部安装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转动,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上贴附有光学分光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生长用角度可调的反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架体的两侧可活动的连接有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所述架体的顶部安装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转动,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上贴附有光学分光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生长用角度可调的反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一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两端转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绕线盘和第二绕线盘,所述第一绕线盘和所述第二绕线盘上分别绕设有第一牵引线和第二牵引线,所述第一牵引线连接所述第一绕线盘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反射板,所述第二牵引线连接所述第二绕线盘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反射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生长用角度可调的反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盘与所述第二绕线盘的转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生长用角度可调的反光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小波,陈晓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昂科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