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氙气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961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氙气灯,包括相互扣合的固定座和后盖,在固定座和后盖配合的腔室内设有点火触发电路,在固定座上设有灯管,在固定座内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灯管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有一个导电柱子,且两个导电柱子分别被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构成的区域隔离开,在每一个导电柱子上螺纹连接有电极公端子,在点火触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两个与对应电极公端子插接后实现电连接的电极母端子,每一个电极母端子包括碗状的母电极插座,在母电极插座的碗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并沿着碗壁方向延伸的调节缺口。本结构整体结构及组装工艺更加简洁,生产更方便,效率更高。

A kind of easy to remove xenon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氙气灯
本技术涉及灯的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拆卸的氙气灯。
技术介绍
氙气灯,属于气体放电灯的一种,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D1、D3类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结构及组装方式,应用于汽车前照灯。当前市面上D1、D3类车用氙气灯产品有很多,但都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1、生产组装非常复杂,生产效率低下,且易出现高压串火点灯异常的问题。当前的生产工艺都是将灯管两端电极钼丝用镍丝点焊延长,灯管固定后延伸至固定座内腔。其中正极在非开口面底部与高压包的高压极缠接,并进行锡焊;负极焊接在开口面固定的点火触发主板上。由于灯管正极与高压包的高压极在固定座内腔非开口面底部进行缠接并锡焊,空间细小操作非常困难,效率也十分低下,锡焊过程中容易造成虚焊及误熔内部塑料的情况。另外,所述高压极缠接线,若路径固定不当易产生高压串火的情况,致点灯异常。2、且后期需要先去掉焊锡,在拆卸,导致后期返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组装复杂、维修拆卸不方便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氙气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得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氙气灯,包括相互扣合的固定座和后盖,在固定座和后盖配合的腔室内设有点火触发电路,在固定座上设有灯管,在固定座内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灯管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有一个导电柱子,且两个导电柱子分别被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构成的区域隔离开,在每一个导电柱子上螺纹连接有电极公端子,在点火触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两个与对应电极公端子插接后实现电连接的电极母端子,且每一个电极母端子包括碗状的母电极插座,在母电极插座的碗壁上间隔设有一个以上并沿着碗壁方向延伸的调节缺口,所述母电极插座的碗口直径小于电极公端子的直径。进一步为了方便拆卸以及安装,在导电柱子端部设有外螺纹部,所述电极公端子包括内部包含内螺纹的连接部以及与母电极插座导电连接的导电端头,在导电端头与连接部之间设有弹性调节部。为了使电路更加简单,所述点火触发电路包括电路板以及设于电路板上的以下器件:能够与外界连接的点火触发接插头、高压包T3、放电管UK、TVS管TVS、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容C2,所述点火触发接插头的1脚分别与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和放电管UK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后与高压包T3的原边一端连接,高压包T3的原边另一端与放电管UK另一端连接,灯管的正极与高压包T3副边的高压极连接,灯管的负极与点火触发接插头3-2的3脚连接,高压包T3副边的低压极与点火触发接插头3-2的2脚连接,TVS管TVS两端连接在高压包T3副边的低压极与火触发接插头的3脚之间,灯管的负极还与第二电容C2和第一电阻R1连接的供电端连接。进一步,为了提高隔离效果,所述第二隔板的长度均长于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且第二隔板能够与电路板顶住。进一步,所述灯管是外径为8.8mm的双层石英管。本技术得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氙气灯,本结构的优点在于: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利用拆卸式的插接方式实现灯管两端电极钼丝无需另接镍丝锡焊延长,采用将电极公端子直接延伸到固定座内腔,插入新增的碗状电极母端子内,实现导电连接,且将电极母端子的口径小于电极公端子的直径,实现弹性紧配,使得插接后更牢固,接触性更好,而且整个过程组织方便快捷;最终方便后期返修拆卸,同时安装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一种便于拆卸的氙气灯在固定座剖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1中点火触发电路与灯管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中:固定座1;后盖2;点火触发电路3;灯管4;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第三隔板7;导电柱子8;电极公端子9;电极母端子10;母电极插座11;调节缺口12;外螺纹部8-1;连接部8-2;导电端头8-3;弹性调节部8-4;电路板3-1;点火触发接插头3-2;弹簧卡扣2-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氙气灯,包括相互扣合的固定座1和后盖2,在固定座1和后盖2配合的腔室内设有点火触发电路3,在固定座1上设有灯管4,在固定座1内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和第三隔板7,所述灯管4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有一个导电柱子8,且两个导电柱子8分别被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和第三隔板7构成的区域隔离开,在每一个导电柱子8上螺纹连接有电极公端子9,在点火触发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有两个与对应电极公端子9插接后实现电连接的电极母端子10,且每一个电极母端子10包括碗状的母电极插座11,在母电极插座11的碗壁上间隔设有一个以上并沿着碗壁方向延伸的调节缺口12,所述母电极插座11的碗口直径小于电极公端子9的直径。进一步为了方便拆卸以及安装,在导电柱子8端部设有外螺纹部8-1,所述电极公端子9包括内部包含内螺纹的连接部8-2以及与母电极插座11导电连接的导电端头8-3,在导电端头8-3与连接部8-2之间设有弹性调节部8-4,同时通过对电极公端子9的结构设计中增加了弹性调节部8-4使得安装时有一定的缓冲,可以先压缩弹性调节部8-4,然后将导电端头8-3插接到母电极插座11内。如图3所示,为了使电路更加简单,所述点火触发电路3包括电路板3-1以及设于电路板3-1上的以下器件:能够与外界连接的点火触发接插头3-2、高压包T3、放电管UK、TVS管TVS、第一电阻R1和二电容C2,所述点火触发接插头3-2的1脚分别与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和放电管UK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后与高压包T3的原边一端连接,高压包T3的原边另一端与放电管UK另一端连接,灯管4的正极与高压包T3副边的高压极连接,灯管4的负极与点火触发接插头3-2的3脚连接,高压包T3副边的低压极与点火触发接插头3-2的2脚连接,TVS管TVS两端连接在高压包T3副边的低压极与火触发接插头的3脚之间,灯管4的负极还与第二电容C2和第一电阻R1连接的供电端连接。进一步,为了提高隔离效果,所述第二隔板6的长度均长于第一隔板5和第三隔板7,且第二隔板6能够与电路板3-1顶住,上述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隔离效果。进一步,所述灯管4是外径为8.8mm的双层石英管。所述灯管4为双层石英管,高透光率。内管为气体放电发光管,主要由电极、钼片、棱形放电发光泡、氙气及其他放电介质组成;外管用于对内管封装保护及紫外线过滤,而灯管4的具体型号为常规技术故此不做描述。所述固定座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构件,采用黑色PPS材质,耐高温高压,用于其他剩余组件的组装固定,为了方便固定在固定座1外部设有支架及灯管固定环(图中未显示),用于灯管4的安装及固定;内部设有高压分隔区域即有三个隔板构成及两个母电极插座11,主要用于其他剩余组件的组装固定。所述点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氙气灯,包括相互扣合的固定座(1)和后盖(2),在固定座(1)和后盖(2)配合的腔室内设有点火触发电路(3),在固定座(1)上设有灯管(4),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座(1)内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和第三隔板(7),所述灯管(4)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有一个导电柱子(8),且两个导电柱子(8)分别被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和第三隔板(7)构成的区域隔离开,在每一个导电柱子(8)上螺纹连接有电极公端子(9),在点火触发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有两个与对应电极公端子(9)插接后实现电连接的电极母端子(10),且每一个电极母端子(10)包括碗状的母电极插座(11),在母电极插座(11)的碗壁上间隔设有一个以上并沿着碗壁方向延伸的调节缺口(12),所述母电极插座(11)的碗口直径小于电极公端子(9)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氙气灯,包括相互扣合的固定座(1)和后盖(2),在固定座(1)和后盖(2)配合的腔室内设有点火触发电路(3),在固定座(1)上设有灯管(4),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座(1)内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和第三隔板(7),所述灯管(4)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有一个导电柱子(8),且两个导电柱子(8)分别被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和第三隔板(7)构成的区域隔离开,在每一个导电柱子(8)上螺纹连接有电极公端子(9),在点火触发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有两个与对应电极公端子(9)插接后实现电连接的电极母端子(10),且每一个电极母端子(10)包括碗状的母电极插座(11),在母电极插座(11)的碗壁上间隔设有一个以上并沿着碗壁方向延伸的调节缺口(12),所述母电极插座(11)的碗口直径小于电极公端子(9)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氙气灯,其特征在于:在导电柱子(8)端部设有外螺纹部(8-1),所述电极公端子(9)包括内部包含内螺纹的连接部(8-2)以及与母电极插座(11)导电连接的导电端头(8-3),在导电端头(8-3)与连接部(8-2)之间设有弹性调节部(8-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氙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军童诚周获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正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