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由调节方位的红蓝光治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924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由调节方位的红蓝光治疗机,包括操作箱和治疗仪,所述操作箱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转动壳体,所述转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壳体的前后内表壁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杆贯穿调节壳体的底部内表壁并与设置在调节壳体底部的治疗仪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三电动伸缩杆的设置,可带动滑块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通过第一连杆的设置,可使滑块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过程中,第二连杆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实现了治疗仪可自动进行角度调节的效果。

A kind of red and blue light therapy machine which can adjust the orientation fre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由调节方位的红蓝光治疗机
本技术涉及红蓝光治疗机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由调节方位的红蓝光治疗机。
技术介绍
红蓝光治疗仪采用高纯度、高功率密度的红光、蓝光及黄光对皮肤进行照射,能改变细胞结构,杀死细菌,为新生细胞提供一个适合的环境,增强新胶原质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生成,促进细胞生长;能修复炎性痤疮老化肌肤、缓解日晒灼伤皮肤,而不伤害到皮肤,能美白皮肤、促进皮肤弹性。传统的红蓝光治疗仪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红蓝光治疗仪的的治疗仪无法自动摆动,需要手动进行调节,不方便日常的使用,其次,红蓝光治疗仪通常是依靠万向轮进行转向,而万向轮在转动的时候会带动操作箱一起转动,操作起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红蓝光治疗仪的的治疗仪无法自动摆动和依靠万向轮转向较为麻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自由调节方位的红蓝光治疗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由调节方位的红蓝光治疗机,包括操作箱和治疗仪,所述操作箱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转动壳体,所述转动壳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由调节方位的红蓝光治疗机,包括操作箱(1)和治疗仪(6),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1)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转动壳体(2),所述转动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4),所述调节杆(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调节壳体(501),所述调节壳体(501)的前后内表壁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02),所述连接杆(502)的水平端两侧均开设有通槽(509),位于所述调节壳体(501)内腔的中心处两侧第二连杆(508)通过销轴与通槽(509)滑动连接,设置在所述调节壳体(501)顶部内表壁中心处一侧的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由调节方位的红蓝光治疗机,包括操作箱(1)和治疗仪(6),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1)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转动壳体(2),所述转动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4),所述调节杆(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调节壳体(501),所述调节壳体(501)的前后内表壁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02),所述连接杆(502)的水平端两侧均开设有通槽(509),位于所述调节壳体(501)内腔的中心处两侧第二连杆(508)通过销轴与通槽(509)滑动连接,设置在所述调节壳体(501)顶部内表壁中心处一侧的滑块(503)与两个第二连杆(508)的其中一个通过第一连杆(506)铰接,所述第二连杆(508)贯穿调节壳体(501)的底部内表壁并与设置在调节壳体(501)底部的治疗仪(6)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由调节方位的红蓝光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壳体(501)水平方向内表壁上均焊接有限位套(507),且限位套(507)套设在第二连杆(508)的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博健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