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科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91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妇科给药装置,包括药箱主体,所述药箱主体左侧顶部设置进药管,在药箱主体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下设置锁止万向轮,在药箱主体内设置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若干搅拌杆,旋转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电机通过支撑框架设置于药箱主体下,在药箱主体左侧外设置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上方设置第一水泵,第一水泵与清洗管连接,所述药箱主体右侧外设置第二水泵与过渡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升降支架与锁止万向轮的设置将便于调节装置的高度,便于装置的移动和固定,减少电机配合搅拌杆的设置将无需人工配药搅拌,避免药物搬运的过程易造成药物的二次污染。

A gynecological drug deli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科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妇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妇科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妇科是医疗机构的一个诊疗科目,妇科是妇产科的一个分支专业,是以诊疗女性妇科病为诊疗的专业科室,分为西医妇科与中医妇科。妇科疾病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即为妇科疾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至今还没有理想的给药工具,传统的内阴给药大都将药物制成片、栓、膜等固体制剂,由医、患者用手指送人阴道,这样不仅操作麻烦、费时费力,给病人增加了痛苦。传统的箱体包膜装置存在如下不足:现有的装置不便于调节装置的高度,不便于装置的移动和固定,现有的送药方式易造成伤处感染和使患者感到不适。现有的配药都是通过人工配药在药物搬运的过程易造成药物的二次污染,现有的配药的量一次不能配备大量的药物,配备的次数多,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妇科给药装置,包括药箱主体,所述药箱主体左侧顶部设置进药管,在药箱主体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下设置锁止万向轮,在药箱主体内设置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若干搅拌杆,旋转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电机通过支撑框架设置于药箱主体下,在药箱主体左侧外设置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上方设置第一水泵,第一水泵与清洗管连接,清洗管设置在药箱主体顶部内,所述药箱主体右侧外设置第二水泵与过渡仓连接,在过渡仓下设置给药筒体。作为优选,所述储水箱通过第一支撑板设置于药箱主体左侧外,在储水箱左侧顶部设置进水管,所述储水箱通过输入管与第一水泵连接,第一水泵通过第二支撑板设置于药箱主体左侧外,所述第一水泵通过输出管与清洗管连接,清洗管顶部两侧分别设置辅助连接杆与药箱主体顶部内壁连接,所述清洗管下设置若干清洗喷头。作为优选,所述药箱主体底部右侧设置给药输入管与第二水泵连接,第二水泵通过第三支撑板设置于药箱主体右侧外,所述第二水泵通过给药输出管与过渡仓连接,在过渡仓下方设置辅助供药管与给药筒体连接,所述辅助供药管底端通过螺纹连接与给药筒体连接,在辅助供药管上设置开关阀,所述药箱主体底部左侧设置排水管。作为优选,所述给药筒体内设置活塞杆,在活塞杆右端设置活塞,活塞设置在给药筒体内,在给药筒体左端上设置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在活塞杆外,在给药筒体右端设置给药管,在给药管上均匀等距的设置若干给药孔,所述给药筒体右端外设置弹性保护软垫,弹性保护软垫设置在给药管左端外,所述弹性保护软垫呈圆弧形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支架内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活动杆设置在固定杆内,且活动杆通过锁紧螺栓与固定杆连接,所述固定杆底部设置锁止万向轮,活动杆顶部设置药箱主体。作为优选,所述药箱主体上设置可视窗,在可视窗上设置刻度线,所述药箱主体右侧内设置第一玻璃箱,在第一玻璃箱内设置紫外线灯,所述药箱主体左侧内设置第二玻璃箱,在第二玻璃箱内设置加热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升降支架与锁止万向轮的设置将便于调节装置的高度,便于装置的移动和固定,减少电机配合搅拌杆的设置将无需人工配药搅拌,避免药物搬运的过程易造成药物的二次污染,储水箱配合水泵与清洗管的设置将利于药箱主体的清洗,同时加热管与紫外线等的设置将对药箱主体进行消毒和烘干,方便其下次使用,给药筒体配合弹性保护软垫将在给药时起到保护患者的作用,使患者使用时感到较为舒适。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可视窗、第一玻璃箱和第二玻璃箱与药箱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药箱主体;2、进药管;3、升降支架;4、锁止万向轮;5、旋转轴;6、搅拌杆;7、减速电机;8、支撑框架;9、储水箱;10、第一水泵;11、清洗管;12、第二水泵;13、过渡仓;14、给药筒体;15、第一支撑板;16、进水管;17、输入管;18、第二支撑板;19、输出管;20、辅助连接杆;21、清洗喷头;22、给药输入管;23、第三支撑板;24、给药输出管;25、辅助供药管;26、开关阀;27、活塞杆;28、活塞;29、密封环;30、给药管;31、给药孔;32、弹性保护软垫;33、活动杆;34、锁紧螺栓;35、固定杆;36、排水管;37、可视窗;38、刻度线;39、第一玻璃箱;40、紫外线灯;41、第二玻璃箱;42、加热棒。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妇科给药装置,包括药箱主体1,所述药箱主体1左侧顶部设置进药管2,在药箱主体1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升降支架3,所述升降支架3下设置锁止万向轮4,在药箱主体1内设置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上设置若干搅拌杆6,旋转轴5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7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电机7通过支撑框架8设置于药箱主体1下,在药箱主体1左侧外设置储水箱9,所述储水箱9上方设置第一水泵10,第一水泵10与清洗管11连接,清洗管11设置在药箱主体1顶部内,所述药箱主体1右侧外设置第二水泵12与过渡仓13连接,在过渡仓13下设置给药筒体14。所述给药筒体14为透明设置且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储水箱9通过第一支撑板15设置于药箱主体1左侧外,在储水箱9左侧顶部设置进水管16,所述储水箱9通过输入管17与第一水泵10连接,第一水泵10通过第二支撑板18设置于药箱主体1左侧外,所述第一水泵10通过输出管19与清洗管11连接,清洗管1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辅助连接杆20与药箱主体1顶部内壁连接,所述清洗管11下设置若干清洗喷头21。所述药箱主体1底部右侧设置给药输入管22与第二水泵12连接,第二水泵12通过第三支撑板23设置于药箱主体1右侧外,所述第二水泵12通过给药输出管24与过渡仓13连接,在过渡仓13下方设置辅助供药管25与给药筒体14连接,所述辅助供药管25底端通过螺纹连接与给药筒体14连接,在辅助供药管25上设置开关阀26,所述药箱主体1底部左侧设置排水管36。所述给药筒体14内设置活塞杆27,在活塞杆27右端设置活塞28,活塞28设置在给药筒体14内,在给药筒体14左端上设置密封环29,所述密封环29设置在活塞杆27外,在给药筒体14右端设置给药管30,在给药管30上均匀等距的设置若干给药孔31,所述给药管30设置为可伸缩管,内包括固定管与活动管,活动管设置在固定管内,活动管与固定管为滑套配合连接,且给药孔31设置在活动管上,所述给药筒体14右端外设置弹性保护软垫32,弹性保护软垫32设置在给药管30左端外,所述弹性保护软垫32呈圆弧形设置。所述升降支架3内包括固定杆35和活动杆33,活动杆33设置在固定杆35内,且活动杆33通过锁紧螺栓34与固定杆35连接,所述固定杆35底部设置锁止万向轮4,活动杆33顶部设置药箱主体1。所述药箱主体1上设置可视窗37,在可视窗37上设置刻度线38,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科给药装置,包括药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箱主体(1)左侧顶部设置进药管(2),在药箱主体(1)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升降支架(3),所述升降支架(3)下设置锁止万向轮(4),在药箱主体(1)内设置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上设置若干搅拌杆(6),旋转轴(5)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7)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电机(7)通过支撑框架(8)设置于药箱主体(1)下,在药箱主体(1)左侧外设置储水箱(9),所述储水箱(9)上方设置第一水泵(10),第一水泵(10)与清洗管(11)连接,清洗管(11)设置在药箱主体(1)顶部内,所述药箱主体(1)右侧外设置第二水泵(12)与过渡仓(13)连接,在过渡仓(13)下设置给药筒体(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科给药装置,包括药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箱主体(1)左侧顶部设置进药管(2),在药箱主体(1)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升降支架(3),所述升降支架(3)下设置锁止万向轮(4),在药箱主体(1)内设置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上设置若干搅拌杆(6),旋转轴(5)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7)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电机(7)通过支撑框架(8)设置于药箱主体(1)下,在药箱主体(1)左侧外设置储水箱(9),所述储水箱(9)上方设置第一水泵(10),第一水泵(10)与清洗管(11)连接,清洗管(11)设置在药箱主体(1)顶部内,所述药箱主体(1)右侧外设置第二水泵(12)与过渡仓(13)连接,在过渡仓(13)下设置给药筒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9)通过第一支撑板(15)设置于药箱主体(1)左侧外,在储水箱(9)左侧顶部设置进水管(16),所述储水箱(9)通过输入管(17)与第一水泵(10)连接,第一水泵(10)通过第二支撑板(18)设置于药箱主体(1)左侧外,所述第一水泵(10)通过输出管(19)与清洗管(11)连接,清洗管(1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辅助连接杆(20)与药箱主体(1)顶部内壁连接,所述清洗管(11)下设置若干清洗喷头(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箱主体(1)底部右侧设置给药输入管(22)与第二水泵(12)连接,第二水泵(12)通过第三支撑板(23)设置于药箱主体(1)右侧外,所述第二水泵(12)通过给药输出管(24)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珊宋丽华张小菜裴巧丽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