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腔型温度传感器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4879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腔型温度传感器及系统,具体而言,涉及温度测量领域。当使用该微腔型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检测的时候,该第一毛细玻璃管或第二毛细玻璃管靠近待测位置,并且入射光纤内通入光,当该第一毛细玻璃管或第二毛细玻璃管靠近待测位置的时候,温度改变了传感物质部对光的折射率,从而改变了光在传感物质部的透射系数,由于光通过入射光纤进入该传感物质部,之后在通过出射光纤射出,通过测量出射光纤中出射光的量,可以得到光的透射系数,根据透射系数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得到待测的温度,由于本申请利用光的透射率特性来测量待测温度,进而减少了测量温度的误差,进而使得对温度的测量更加准确。

Microcavity temperature sensor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腔型温度传感器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测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腔型温度传感器及系统。
技术介绍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随着科学的发展,对温度测量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电子温度计实现较为准确的温度测量,电子温度计采用温度传感器,根据电阻和电流的关系完成对温度的测量。但是,在不同温度下,电子温度计的阻值会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使得对温度的测量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波导结构的气体压强探测器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过程不方便和最终计算出的气体压强也不准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腔型温度传感器,微腔型温度传感包括:入射光纤、出射光纤、传感物质部、第一毛细玻璃管和第二毛细玻璃管;入射光纤和出射光纤相对设置,第一毛细玻璃管和第二毛细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腔型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型温度传感包括:入射光纤、出射光纤、传感物质部、第一毛细玻璃管和第二毛细玻璃管;/n所述入射光纤和所述出射光纤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毛细玻璃管和所述第二毛细玻璃管分别设置在所述入射光纤和所述出射光纤的两侧,所述入射光纤、所述出射光纤、所述第一毛细玻璃管和所述第二毛细玻璃管之间形成了一个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中填充有所述传感物质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腔型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型温度传感包括:入射光纤、出射光纤、传感物质部、第一毛细玻璃管和第二毛细玻璃管;
所述入射光纤和所述出射光纤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毛细玻璃管和所述第二毛细玻璃管分别设置在所述入射光纤和所述出射光纤的两侧,所述入射光纤、所述出射光纤、所述第一毛细玻璃管和所述第二毛细玻璃管之间形成了一个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中填充有所述传感物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腔型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物质部包括:第一传感物质膜和第二传感物质膜,所述第一传感物质膜和所述第二传感物质膜分别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且均与所述第一毛细玻璃管和所述第二毛细玻璃管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腔型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物质膜贴附所述第一毛细玻璃管设置,所述第二传感物质膜贴附所述第二毛细玻璃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腔型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型温度传感器还包括第一金属膜和第二金属膜,所述第一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伏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