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瓦斯输送系统及电站。该装置包括:细水雾管道,与导管的一端连通;细水雾喷头,与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导管,绕设于所述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的外壁,通过来自细水雾管道的水对所述电站湿式放散装置保温。实现了非接触方式检测探测器的定位性能,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更高。可以实现使用细水喷雾中的水温对电站湿式放散装置进行保温,从而避免在冬季温度较低时,电站湿式放散中的液体结冰的情况,并且能够复用系统中的无效能量,节约能耗,降低成本。
Power plant wet drainage device, gas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ower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瓦斯输送系统及电站
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
,尤其涉及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瓦斯输送系统及电站。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电站在新建时均会在瓦斯输送系统上安装一系列保障安全的设施,其中就包括电站湿式放散,其保障安全原理是在煤矿出口正压规定后,在泵站侧和电站侧分别设置不同承压范围,使其安全装置在压力突然升高时,可以达到泄压作用。但是,所有运行电站在温度较高时在装置内添加水来使其正常工作,但到冬季温度很低时,考虑防冻将会在装置内添加防冻液,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瓦斯气中的水会将防冻液稀释,在出现气源波动时又能将防冻液会喷光或者倒吸,这样就需要重新进行添加防冻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瓦斯输送系统及电站,实现了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的保温。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站湿式放散装置。包括:细水雾管道,与导管的一端连通;细水雾喷头,与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导管,绕设于所述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的外壁,通过来自细水雾管道的水对所述电站湿式放散装置保温。可选地,所述导管还竖向绕设于所述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的液位计两侧。可选地,所述导管均匀或紧密绕设于所述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的外壁。可选地,所述导管均匀绕设于所述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的外壁的绕设间距不大于1厘米。可选地,还包括:保温棉,用于包裹所述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的外壁和所述导管。可选地,所述导管包括:第一胶管,一端与所述细水雾管道连通,另一端与阀门连通;第二胶管,一端与所述细水雾喷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阀门连通所述阀门,用于控制流量。可选地,所述第一胶管、所述第二胶管和所述阀门的尺寸皆为DN20。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瓦斯输送系统。包括如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站湿式放散装置。可选地,电站湿式放散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电站湿式放散装置分别设置于泵站侧和电站侧。第三方,提供了一种电站。包括前述第二方面所述的瓦斯输送系统。通过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实现使用细水喷雾中的水温对电站湿式放散装置进行保温,从而避免在冬季温度较低时,电站湿式放散中的液体结冰的情况,并且能够复用系统中的无效能量,节约能耗,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包括:细水雾管道11、导管12、导管12的一端121、导管12的另一端122、细水雾喷头13、外壁14、进水口15、泄水口16、液位计17、输送管18、放散管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为便于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几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结合图1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如下部件:细水雾管道11,与导管12的一端121连通;细水雾喷头13,与导管12的另一端122连通;导管12,绕设于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的外壁14,通过来自细水雾管道的水对电站湿式放散装置保温。通过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实现使用细水喷雾中的水温对电站湿式放散装置进行保温,从而避免在冬季温度较低时,电站湿式放散中的液体结冰的情况,并且能够复用系统中的无效能量,节约能耗,降低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的外壳包括进水口15和泄水口16,其中,进水口与进水管连通,通过可以向所述外壳内注入液体。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的外壁14可以指该外壳的的外壁。该电站湿式放散装置还包括液位计17或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计16可以现场显示液位高度,通过液位传感器产生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室显示液位高度。其中,细水雾管道的水可以为蒸汽、发动机缸套水、循环水等热水源。另外,应用范围还可以扩展到放水水封保温、水封阻火器保温等。该电站湿式放散装置还包括输送管18,该输送管18用于输送气体,该输送管18通过外壳中的液体液封,外壳中的液体产生压力密封住输送管18,当输送气体压力高于液体产生的压力,通过输送管18进入外壳内,并由放散管19排放出去,其中根据输送和生产条件规定的输送压力,通过进水管和泄水管调节液体量从而调节密封压力,有效的防止管道中输送压力超高。其中,放散管19上可以安装有阀门。该阀门可以为长开,仅当需要管路打压时关闭阀门,该电站湿式放散装置即可形成密闭空间。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导管12还竖向绕设于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的液位计17两侧。用于对液位计进行保温。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12导管均匀或紧密绕设于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的外壁14。在一个示例中,导管12均匀绕设于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的外壁的绕设间距不大于1厘米。其中,具体的绕设方式可以根据当地的最低气温来确定。温度越低,绕设的密度越高。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温棉,用于包裹电站湿式放散装置的外壁和导管。该保温棉用于进行进一步地保温,该种保温方式也可以根据使用当地的气温决定。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导管12包括:第一胶管121,一端与细水雾管道连通,另一端与阀门连通;第二胶管122,一端与细水雾喷头连通,另一端与阀门连通。该阀门,用于控制导管中的流量。其中,第一胶管121、第二胶管122和阀门的尺寸皆为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式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细水雾管道,与导管的一端连通;/n细水雾喷头,与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连通;/n所述导管,绕设于所述湿式放散装置的外壁,通过来自细水雾管道的水对所述湿式放散装置保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细水雾管道,与导管的一端连通;
细水雾喷头,与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连通;
所述导管,绕设于所述湿式放散装置的外壁,通过来自细水雾管道的水对所述湿式放散装置保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还竖向绕设于所述湿式放散装置的液位计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式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均匀或紧密绕设于所述湿式放散装置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均匀绕设于所述湿式放散装置的外壁的绕设间距不大于1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式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温棉,用于包裹所述湿式放散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四平,王晓杰,白晓东,张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扬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