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管辅助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851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胃管辅助防护机构,包括缠绕于手臂上的第一夹体、缠绕于胳膊上的第二夹体和用于提高卫生无菌性的清洁组件;所述第一夹体包括两个通过铰链相连接的第一曲面板;所述第二夹体包括两个通过铰链相连接的第二曲面板,所述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沿手臂垂直方向水平分布。该胃管辅助防护机构,通过第一曲面板、第二曲面板、充气气囊、弹力布、第一弹力绳和第二弹力绳的配合使用,若患者因身体不适或睡眠时不由自主的过度弯曲手臂时,充气气囊和人体手肘部位内侧接触,并利用充气气囊的弹性产生反作用力,防止患者手臂进一步的过度弯曲,而造成患者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自行拔出胃管。

An auxiliary protective mechanism for gastric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管辅助防护机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胃管辅助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留置胃管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医疗技术,其目的是帮助昏迷或吞咽困难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借助胃管保证患者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以及药物,插胃管也就是鼻饲,是解决上述患者进食的有效方法。插胃管时,人工把胃管置入鼻腔和食道中,胃管可经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通过手动加压注射器推杆和活塞往患者鼻胃管内和胃里打水和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另一种情况是因为治疗需要而插入可以用于压迫止血的三腔二囊胃管(本段后续所提及的胃管皆为三腔二囊胃管,故不再重复赘述),胃管插入后会在胃气囊及食管气囊内先后注气,然后胃管末端会有气囊膨胀起到固定胃管并压迫止血的作用,如果患者因身体的不适感或意识不清而导致手部触碰胃管,甚至因患者的自控力较差将胃管自行拔出而导致非计划性拔管,那么因为胃管末端的膨胀会导致胃管末端增粗,从而在拔出的过程中会对食道造成撕裂伤,有可能出现食管的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或者黑便,影响患者的治疗,增加就医费用,及延长住院时间。除此之外,也需用到非三腔二囊胃管的普通胃管来保证吞咽困难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以及药物,若患者因有意或无意中自行拔出胃管,一方面,医护人员需重新插入新的胃管,此过程中将增加患者的不适,造成财力、物力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将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目前医疗护理技术仅仅是将患者手部使用约束带或套入手套,来防止患者自行拔出胃管,此方法不仅无法起到安全无误的防止患者拔出胃管,而且当患者手部长时间套入手套后,手套内部的密闭不透气,往往容易造成患者的手部出汗等身体症状,手套内部因此极易滋生细菌,极有可能由此对患者造成二次感染,且约束带的使用过度限制了患者的行动自由,增加了患者的身体不适感和心理排斥感。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胃管辅助防护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管辅助防护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患者存在自行拔出胃管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胃管辅助防护机构,包括缠绕于手臂上的第一夹体、缠绕于胳膊上的第二夹体和用于提高卫生无菌性的清洁组件;所述第一夹体包括两个通过铰链相连接的第一曲面板;所述第二夹体包括两个通过铰链相连接的第二曲面板,所述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沿手臂垂直方向水平分布,其中一个第一曲面板和与其相对应呈垂直方向水平分布的第二曲面板组成一组,所述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共组成两组;其中一组的所述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通过第一弹力绳相连接,且第一弹力绳的前侧设置有对手肘进行防护的弹力布,另一组的所述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通过第二弹力绳相连接,且第二弹力绳的前侧设置有限制手臂过度弯曲的充气气囊;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内侧表面的插块、卡合插入插块内侧的插杆、设置在插杆前侧的复位弹簧和设置在复位弹簧上的软胶板,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软胶板表面两端的软胶拉链、设置在软胶拉链上的软胶拉锁和卡紧设置在软胶拉锁内侧的无纺布。进一步,所述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上均开设有透气孔。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一曲面板之间和两个第二曲面板之间分别通过卡扣相固定。进一步,所述软胶板上开设有换气孔。进一步,所述软胶拉锁的内侧开设有开口槽,且开口槽的两端设置有橡胶条。进一步,所述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均为软胶材质制作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胃管辅助防护机构,通过第一曲面板、第二曲面板、充气气囊、弹力布、第一弹力绳和第二弹力绳的配合使用,当医护人员将两个第一曲面板缠绕于患者的手臂,再将两个第二曲面板缠绕于患者的胳膊后,若患者因身体不适或睡眠时不由自主的过度弯曲手臂时,充气气囊和人体手肘部位内侧接触,并利用充气气囊的弹性产生反作用力,防止患者手臂进一步的过度弯曲,而造成患者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自行拔出胃管。2.该胃管辅助防护机构,通过插块、插杆、复位弹簧、软胶板、橡胶条、软胶拉链、软胶拉锁和无纺布的配合使用,一方面,当医护人员对不同的患者进行胃管防护操作时,可根据患者手臂、胳膊的粗细不同,选择不同弹性的复位弹簧连同插杆一并插入插块内侧,由此可便于不同的患者对本装置进行使用,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可将无纺布塞入软胶拉锁的内侧,将软胶拉锁连同无纺布一同拉伸移动,利用无纺布的透气性与无菌性,可防止患者在使用本装置时,出现本可避免的卫生感染,当本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还可对无纺布拆除进行更换,使本装置具有循环使用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夹体闭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夹体闭合局部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展开图;图4为本技术的无纺布撕开后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清洁组件拆卸后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复位弹簧局部结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软胶拉锁侧视图。图中:1、第一夹体;101、第一曲面板;2、充气气囊;3、第二弹力绳;4、第二夹体;401、第二曲面板;5、清洁组件;501、软胶板;502、复位弹簧;503、软胶拉链;504、无纺布;505、软胶拉锁;506、插块;507、插杆;6、第一弹力绳;7、弹力布;8、橡胶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胃管辅助防护机构,包括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管辅助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于手臂上的第一夹体、缠绕于胳膊上的第二夹体和用于提高卫生无菌性的清洁组件;/n所述第一夹体包括两个通过铰链相连接的第一曲面板;/n所述第二夹体包括两个通过铰链相连接的第二曲面板,所述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沿手臂垂直方向水平分布,其中一个第一曲面板和与其相对应呈垂直方向水平分布的第二曲面板组成一组,所述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共组成两组;/n其中一组的所述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通过第一弹力绳相连接,且第一弹力绳的前侧设置有对手肘进行防护的弹力布,另一组的所述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通过第二弹力绳相连接,且第二弹力绳的前侧设置有限制手臂过度弯曲的充气气囊;/n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内侧表面的插块、卡合插入插块内侧的插杆、设置在插杆前侧的复位弹簧和设置在复位弹簧上的软胶板,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软胶板表面两端的软胶拉链、设置在软胶拉链上的软胶拉锁和卡紧设置在软胶拉锁内侧的无纺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管辅助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于手臂上的第一夹体、缠绕于胳膊上的第二夹体和用于提高卫生无菌性的清洁组件;
所述第一夹体包括两个通过铰链相连接的第一曲面板;
所述第二夹体包括两个通过铰链相连接的第二曲面板,所述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沿手臂垂直方向水平分布,其中一个第一曲面板和与其相对应呈垂直方向水平分布的第二曲面板组成一组,所述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共组成两组;
其中一组的所述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通过第一弹力绳相连接,且第一弹力绳的前侧设置有对手肘进行防护的弹力布,另一组的所述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通过第二弹力绳相连接,且第二弹力绳的前侧设置有限制手臂过度弯曲的充气气囊;
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内侧表面的插块、卡合插入插块内侧的插杆、设置在插杆前侧的复位弹簧和设置在复位弹簧上的软胶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萃瞿广玲夏晓林毛鹭谭琳张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