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小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小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装置。
技术介绍
因为创口位置的关系,外科手术对患者体位要求比较多,普通的手术平台无法满足特殊的体位固定。对于一些特殊的体位,只能依靠医护人员合力才能保持,这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还会减小主刀医生的视野,给手术带了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很多情况下,医护人员还会配合使用医用布胶带对患者实现固定,但是医用布胶带粘和能力太强,手术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再去拆除布胶带很容易将患者的皮肤撕裂,尤其对于小儿外科来说,患儿的皮肤更加脆弱,撕裂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设计一种小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装置很有必要。专利号为CN10775312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小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装置,包括固定躺板,所述固定躺板的两侧设有滑动凹槽,滑动凹槽内设有伸缩调节板,伸缩调节板的一侧与滑动凹槽的内部一侧之间设有一组气缸伸缩杆,伸缩调节板位于滑动凹槽外侧的一侧上端焊接有L型连接板,L型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连接转轴连接有转动固定板,通过气缸伸缩杆可以带动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小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装置,至少包括床框(16)和床板(17),其特征在于,/n所述床板(17)上按照贯穿的方式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槽(21)与至少一个第二通槽(11),其中:/n所述第一通槽(21)中活动安装有第一安装轴(22),所述第一安装轴(22)的两端均设有上肢固定块(9),所述第二通槽(11)中活动安装有第二安装轴(20),所述第二安装轴(20)的两端均设有下肢固定块(13);/n在所述第一安装轴(22)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上肢固定块(9)与所述第一通槽(21)的第一端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按照所述第一安装轴(22)在所述第一通槽(21)中滑动的方式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小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装置,至少包括床框(16)和床板(17),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板(17)上按照贯穿的方式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槽(21)与至少一个第二通槽(11),其中:
所述第一通槽(21)中活动安装有第一安装轴(22),所述第一安装轴(22)的两端均设有上肢固定块(9),所述第二通槽(11)中活动安装有第二安装轴(20),所述第二安装轴(20)的两端均设有下肢固定块(13);
在所述第一安装轴(22)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上肢固定块(9)与所述第一通槽(21)的第一端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按照所述第一安装轴(22)在所述第一通槽(21)中滑动的方式增大或者减小,并且
在所述第二安装轴(20)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下肢固定块(13)与所述第二通槽(11)的第一端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按照所述第二安装轴(20)在所述第二通槽(11)中滑动的方式增大或者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位固定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固定块(9)上设有手臂卡槽(8),所述手臂卡槽(8)内设有手臂气垫(10),所述下肢固定块(13)上设有腿部卡槽(12),所述腿部卡槽(12)内设有腿部气垫(14),其中:
在所述手臂气垫(10)处于充气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手臂气垫(10)的体积能够增大;
在所述腿部气垫(14)处于充气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腿部气垫(14)的体积能够增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位固定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7)的第一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35)、第二安装槽(34)、第一传动支座(26)和第二传动支座(6),其中:
所述第一安装槽(35)中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传动支座(26)上按照贯穿的方式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杠(25),所述第一丝杠(25)的第一端按照铰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活动板(24);
所述第二安装槽(34)中按照嵌套的方式安装有第二固定板(4),所述第二传动支座(6)上按照贯穿的方式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杠(7),所述第二丝杠(7)的第一端按照铰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活动板(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位固定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丝杠(25)绕其中轴线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活动板(24)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大或者减小,并且
在所述第二丝杠(7)绕其中轴线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活动板(5)与所述第二固定板(4)彼此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大或者减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位固定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