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娜专利>正文

一种耳鼻喉科用上药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81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用上药床,包括上药床本体,所述上药床本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药液箱,所述药液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药液箱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输液管,所述药液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消毒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杆和移动装置的配合,可以使药液箱左右移动,便于工作人员上药,通过输液瓶的设计,观察药液的余量,便于及时添加,通过放置管和紫外线消毒器的配合,便于对输液后的针头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感染针头,从而达到便于消毒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装置不便于消毒的问题。

A medicine bed for otolaryng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用上药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耳鼻喉科用上药床。
技术介绍
“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鼻颅底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耳鼻喉科中,都需要将药液喷入上药部位中,而在对病人进行上药时,一般都是让病人坐着上药,而不方便上药,而且上药器具长时间的使用,会有细菌,容易造成细菌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上药床,具备便于消毒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不便于消毒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用上药床,包括上药床本体,所述上药床本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药液箱,所述药液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药液箱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输液管,所述药液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消毒箱,所述消毒箱的内腔设置有消毒装置,所述消毒箱的正面通过门铰链铰接有翻转门。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套筒、连接杆和限位板,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滑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优选的,所述输液管的底部连通有针头,所述输液管的表面设置有输液瓶,所述输液瓶由透明材质构成,所述输液管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套。优选的,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放置管和紫外线消毒器,所述消毒箱的左侧连通有放置管,所述放置管的直径等于橡胶套的直径,所述消毒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紫外线消毒器。优选的,所述消毒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消毒箱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收集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滑杆和移动装置的配合,可以使药液箱左右移动,便于工作人员上药,通过输液瓶的设计,观察药液的余量,便于及时添加,通过放置管和紫外线消毒器的配合,便于对输液后的针头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感染针头,从而达到便于消毒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装置不便于消毒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套筒、连接杆和限位板的配合,防止药液箱超出行程,保证装置的稳定性,通过橡胶套和针头的设计便于工作人员使用,通过滤网和收集箱的设计,收集残余药液,防止药液腐蚀消毒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消毒箱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消毒箱结构主视图。图中:1、上药床本体;2、支撑柱;3、滑杆;4、移动装置;41、套筒;42、连接杆;43、限位板;5、药液箱;6、进液管;7、输液管;8、针头;9、输液瓶;10、橡胶套;11、消毒箱;12、消毒装置;121、放置管;122、紫外线消毒器;13、翻转门;14、滤网;15、收集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耳鼻喉科用上药床,包括上药床本体1,上药床本体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3,滑杆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4包括套筒41、连接杆42和限位板43,滑杆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筒41,套筒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2,滑杆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3,通过套筒41、连接杆42和限位板43的配合,防止药液箱5超出行程,保证装置的稳定性,通过橡胶套10和针头8的设计便于工作人员使用,通过滤网14和收集箱15的设计,收集残余药液,防止药液腐蚀消毒箱11,移动装置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药液箱5,药液箱5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液管6,药液箱5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输液管7,输液管7的底部连通有针头8,输液管7的表面设置有输液瓶9,输液瓶9由透明材质构成,输液管7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套10,药液箱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消毒箱11,消毒箱11的内腔设置有消毒装置12,消毒装置12包括放置管121和紫外线消毒器122,消毒箱11的左侧连通有放置管121,放置管121的直径等于橡胶套10的直径,消毒箱1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紫外线消毒器122,消毒箱1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滤网14,消毒箱1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收集箱15,消毒箱11的正面通过门铰链铰接有翻转门13,通过滑杆3和移动装置4的配合,可以使药液箱5左右移动,便于工作人员上药,通过输液瓶9的设计,观察药液的余量,便于及时添加,通过放置管121和紫外线消毒器122的配合,便于对输液后的针头8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感染针头8,从而达到便于消毒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装置不便于消毒的问题。使用时,通过进液管6向药液箱5注入药液,将药液箱5移动到指定位置,通过橡胶套10和针头8对病人滴加药液,输入药液后将输液管7插入放置管121中,通过外设控制器使紫外线消毒器122工作,对输液后的针头8进行消毒,残余药液通过滤网14滴入收集箱15中,防止药液腐蚀消毒箱11,从而达到便于消毒的效果。综上所述:该耳鼻喉科用上药床,通过滑杆3和移动装置4的配合,可以使药液箱5左右移动,便于工作人员上药,通过输液瓶9的设计,观察药液的余量,便于及时添加,通过放置管121和紫外线消毒器122的配合,便于对输液后的针头8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感染针头8,从而达到便于消毒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装置不便于消毒的问题。本申请文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申请文件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申请文件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喉科用上药床,包括上药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药床本体(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3),所述滑杆(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装置(4),所述移动装置(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药液箱(5),所述药液箱(5)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液管(6),所述药液箱(5)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输液管(7),所述药液箱(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消毒箱(11),所述消毒箱(11)的内腔设置有消毒装置(12),所述消毒箱(11)的正面通过门铰链铰接有翻转门(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用上药床,包括上药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药床本体(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3),所述滑杆(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装置(4),所述移动装置(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药液箱(5),所述药液箱(5)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液管(6),所述药液箱(5)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输液管(7),所述药液箱(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消毒箱(11),所述消毒箱(11)的内腔设置有消毒装置(12),所述消毒箱(11)的正面通过门铰链铰接有翻转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用上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4)包括套筒(41)、连接杆(42)和限位板(43),所述滑杆(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筒(41),所述套筒(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2),所述滑杆(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郭碧川
申请(专利权)人:李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