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肢垫,其包括垫枕主体,所述垫枕主体包括至少一个斜面和至少一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斜面的下方,用于支撑斜面;所述垫枕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上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上肢的形状相适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瘫痪上肢易出现肢体肿胀的技术问题,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Upper limb p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肢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上肢垫。
技术介绍
脑血管意外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病程进展快,致残率高,预后差。脑血管意外发生后,患者常出现肢体的瘫痪和挛缩。瘫痪侧肢体缺少肌肉收缩运动,血液循环减弱,易出现肢体肿胀,尤其是上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肢垫,其能够解决瘫痪上肢易出现肢体肿胀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上肢垫,包括垫枕主体,所述垫枕主体包括至少一个斜面和至少一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斜面的下方,用于支撑斜面;所述垫枕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上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上肢的形状相适应。优选地,所述凹槽分为放置胳膊区域和放置手部区域,所述放置手部区域内设置有手指板,所述手指板用于将患者的手指隔开。优选地,所述的上肢垫还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垫枕主体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放置手部区域的上方。优选地,所述的上肢垫还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垫枕主体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放置胳膊区域的上方。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一横板和一竖板,所述横板、所述竖板和所述斜面形成一空腔。优选地,所述的上肢垫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配重块的形状与所述空腔的形状相适应。优选地,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支撑部一体设置。优选地,所述斜面与所述支撑部一体设置。优选地,所述的上肢垫还包括床体固定部,所述床体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垫枕主体的靠近放置手部区域的端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上肢垫,包括垫枕主体,所述垫枕主体包括至少一个斜面和至少一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斜面的下方,用于支撑斜面;所述垫枕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上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上肢的形状相适应。这样,当患者手臂放置在斜面上时,由于患者的手部高于胳膊根部,因此,可抬高患侧肢体,促进血液回流,有效减轻肢体水肿,减少血栓发生;另外凹槽的设置可以利于患者肢体的放置,使得肢体不易滑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上肢垫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上肢垫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上肢垫的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垫枕主体;11-斜面;12-支撑部;121-横板;122-竖板;2-凹槽;21-放置胳膊区域;22-放置手部区域;3-手指板;4-第一固定部;5-第二固定部;6-配重块;7-床体固定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技术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或处理的表示和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的上肢垫垫枕主体1,所述垫枕主体1包括至少一个斜面11和至少一个支撑部12,其中,斜面用于将患者的上肢放置于其上,放置时,患者的手部高于患者的胳膊根部。所述支撑部12设置于所述斜面11的下方,用于支撑斜面11;所述垫枕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上肢的凹槽2,所述凹槽2的形状与上肢的形状相适应。这样,当患者手臂放置在斜面上时,由于患者的手部高于胳膊根部,因此,可抬高患侧肢体,促进血液回流,有效减轻肢体水肿,减少血栓发生;另外凹槽的设置可以利于患者肢体的放置,使得肢体不易滑脱。在图1至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分为放置胳膊区域21和放置手部区域22,所述放置手部区域22内设置有手指板3,所述手指板3用于将患者的手指隔开,这样设置,患者手指可分开放置于手指板3内,可预防手指挛缩。在图1至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肢垫还包括第一固定部4,所述第一固定部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垫枕主体1的两侧连接;其中,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单侧或双侧的魔术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4位于所述放置手部区域22的上方。这样设置,手部不易拿出,起到保护性约束的作用。在图1至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肢垫还包括第二固定部5,所述第二固定部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垫枕主体1的两侧连接;其中,与第一固定部4相同,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单侧或双侧的魔术贴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5位于所述放置胳膊区域21的上方。这样设置,胳膊不易拿出,起到保护性约束的作用。在图1至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12包括一横板121和一竖板122,所述横板121、所述竖板122和所述斜面11形成一空腔。空腔内放置配重块6,所述配重块6的形状与所述空腔的形状相适应。这样设置,可增加装置的稳定性,防止患者体位的改变影响使用效果。需要说明的是,配重块6可以是可拆卸的设置于空腔内,这样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当然配重块6也可以与所述支撑部12一体设置。在图1至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斜面11与所述支撑部12一体设置,这样设置能够防止垫枕主体1开裂,从而影响使用。另外,在本技术所述的上肢垫中,还包括床体固定部7,所述床体固定部7设置于所述垫枕主体1的靠近放置手部区域22的端部。其中,床体固定部7包括固定部主体和设置于固定部主体上的圆弧形凸起,床体固定部为布质材料,一端与上肢垫缝合固定,另一端为可撕拉的魔术贴部分,拉开魔术贴后,床体固定部绕过床体的栏杆,并使得魔术贴贴合,此时,栏杆穿过圆弧形凸起。床体固定部的设置可以将整个装置固定于病床上,从而增加装置的稳定性。虽然已经详细说明了本技术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超出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申请的范围不仅限于说明书所描述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和步骤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可以使用执行与在此所述的相应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与其基本相同的结果的、现有和将来要被开发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在它们的范围内包括这样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肢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枕主体,所述垫枕主体包括至少一个斜面和至少一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斜面的下方,用于支撑斜面;/n所述垫枕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上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上肢的形状相适应;/n所述凹槽分为放置胳膊区域和放置手部区域,所述放置手部区域内设置有手指板,所述手指板用于将患者的手指隔开;/n所述支撑部包括一横板和一竖板,所述横板、所述竖板和所述斜面形成一空腔;/n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配重块的形状与所述空腔的形状相适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枕主体,所述垫枕主体包括至少一个斜面和至少一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斜面的下方,用于支撑斜面;
所述垫枕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上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上肢的形状相适应;
所述凹槽分为放置胳膊区域和放置手部区域,所述放置手部区域内设置有手指板,所述手指板用于将患者的手指隔开;
所述支撑部包括一横板和一竖板,所述横板、所述竖板和所述斜面形成一空腔;
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配重块的形状与所述空腔的形状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艳,陈林林,吕晓静,李洁,张双,高瑞乾,段宏杰,
申请(专利权)人:王晓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