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的俯卧位头肩部保护U型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节的俯卧位头肩部保护U型垫。
技术介绍
俯卧位通气能够促进肺泡复张,改善肺部通气及提高患者的氧合状态,因此对需要呼吸机辅助支持以及改善氧合状况的患者施行俯卧位通气,能够提高其治疗效果。在俯卧位通气时,由于患者的面部面向枕头,身体趴着,所以患者口鼻部的气管插管、呼吸机管道等供氧管路不仅难以固定,而且容易压瘪和弯折;长时间保持俯卧位更易伤及面部皮肤,引发压疮等疾病,使病人受到二次伤害。而现有技术中的俯卧位U型槽针对性差,成本高,对于预防压疮和褥疮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患者长时间保持俯卧位时头肩部某一处长时间受挤压而伤及面部皮肤,容易生成压疮和褥疮等疾病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的俯卧位头肩部保护U型垫,该可调节的俯卧位头肩部保护U型垫通过对下层气囊和上层气囊分别进行充放气,使得下层气囊和上层气囊的相对高度发生变化而交替支撑病人的头肩部,以改变病人身体的受力点,从而避免患者头肩部的一处因长时间受压而生成压疮和褥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俯卧位头肩部保护U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的俯卧位头肩部保护U型垫包括:/n设置有下部U型槽的下层气囊,所述下部U型槽用于容置患者俯卧位时的面部,所述下层气囊能够支撑病人的头肩部;/n嵌套于下层气囊上的上层气囊,所述上层气囊能够支撑病人的头肩部,上层气囊中心设置有上部U型槽,患者处于俯卧位时部分面部能够通过该上部U型槽而进入到下部U型槽内;/n所述下层气囊的一侧设有第一气阀,通过第一气阀充气放气操作改变下层气囊的气压,所述上层气囊的一侧设有第二气阀,通过第二气阀充气放气操作改变上层气囊的气压;/n所述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交替放气和充气,使得下层气囊和上层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俯卧位头肩部保护U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的俯卧位头肩部保护U型垫包括:
设置有下部U型槽的下层气囊,所述下部U型槽用于容置患者俯卧位时的面部,所述下层气囊能够支撑病人的头肩部;
嵌套于下层气囊上的上层气囊,所述上层气囊能够支撑病人的头肩部,上层气囊中心设置有上部U型槽,患者处于俯卧位时部分面部能够通过该上部U型槽而进入到下部U型槽内;
所述下层气囊的一侧设有第一气阀,通过第一气阀充气放气操作改变下层气囊的气压,所述上层气囊的一侧设有第二气阀,通过第二气阀充气放气操作改变上层气囊的气压;
所述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交替放气和充气,使得下层气囊和上层气囊的相对高度发生变化,交替支撑病人的头肩部而改变病人身体的受力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俯卧位头肩部保护U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气囊的截面为L型,所述上层气囊嵌套连接在该L型的下层气囊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俯卧位头肩部保护U型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层气囊的上部设有外气管插管出口凹槽和外输液管路出口凹槽,所述上层气囊的上部设有内气管插管出口凹槽和内输液管路出口凹槽;
所述下层气囊的外气管插管出口凹槽和上层气囊的内气管插管出口凹槽的大小相同,配合连接形成气管插管出口凹槽;
所述下层气囊的外输液管路出口凹槽和上层气囊的内输液管路出口凹槽的大小相同,配合连接形成输液管路出口凹槽;
所述气管插管出口凹槽用于放置气管插管,所述输液管路出口凹槽用于放置输液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