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俯卧位通气胸腹部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79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03
一种可调节的俯卧位通气胸腹部气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保健器械技术领域;垫板的上表面上设有气垫,气垫左侧壁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进气嘴,气垫的上端的开口内设有胸部垫片,胸部垫片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上侧的进气嘴连接,压板的右端均固定有滑圈,滑圈套设在导向管上,滑圈上插设有定位销,压板左端的上侧设有一号梅花手拧,一号梅花手拧的下端固定有螺杆,该螺杆的下端与活动板旋接,压板的一端通过滑圈滑动在导向管上,从而可随意调节压板的位置,压板压制在气垫上,使位于压板下侧的气垫则无法充入气体,从而可根据身体不同部位进行选择不同的充气压力,也可满足俯卧位通气时腹部保持悬空的要求,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An adjustable air cushion for chest and abdomen ventilation in prone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俯卧位通气胸腹部气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俯卧位通气胸腹部气垫。
技术介绍
俯卧位通气对于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公认的有效的常规的治疗手段之一,重度患者机械通气时应实施俯卧位通气,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的是将不同形状的垫枕垫于患者身体不同部位,达到保持腹部悬空和预防骨突部位压疮的目的,但各种垫枕均为软枕,且没有预留供各种管路摆放的空洞,易发生管路折叠受压,而软枕在翻身过程中易发生错位,需要在翻身后进行调整,使取俯卧位的操作难度大大增加,费时费力,为了预防压疮,临床中通常都会使用气垫床,但目前临床应用的气垫床整张是一个平面,各种部位充气的压力大小是相同的,缺乏个性化的设计,无法满足对身体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充气压力的要求,更无法满足俯卧位通气时腹部保持悬空的要求,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可调节的俯卧位通气胸腹部气垫,压板的一端通过滑圈滑动在导向管上,从而可随意调节压板的位置,压板压制在气垫上,使位于压板下侧的气垫则无法充入气体,从而可根据身体不同部位进行选择不同的充气压力,也可满足俯卧位通气时腹部保持悬空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垫板、气垫、进气嘴、胸部垫片、压板、导向管和滑圈,所述垫板的顶端设有弧形口,垫板的上表面上设有气垫,气垫左侧壁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进气嘴,气垫的上端的开口内设有胸部垫片,该胸部垫片的周壁与开口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该胸部垫片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上侧的进气嘴连接,该管道上设有控制阀,两侧的进气嘴之间设有两个压板,该压板的右端均固定有滑圈,该滑圈套设在导向管上,导向管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块固定在垫板右侧壁的上下两端上,滑圈上插设有定位销,该定位销穿过滑圈后,插设在导向管上,压板左端的上侧设有一号梅花手拧,一号梅花手拧的下端固定有螺杆,该螺杆的下端穿过压板后,通过轴承与活动板旋接,活动板悬设在垫板的下方,该螺杆通过螺纹与压板旋接。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软垫,该软垫的下表面与气垫的上表面接触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垫板上端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二号梅花手拧,该二号梅花手拧的下端均固定有丝杆,该丝杆的下端插设在垫板内,且其设置于弧形口的左右两侧,丝杆上丝母的前侧壁上固定有撑杆,该撑杆的前端穿过垫板的前侧壁后,插设在气垫上端的凹槽内,该凹槽设置于弧形口的上侧,撑杆的中端滑动设置在垫板上端的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气垫的上表面上设有垫布,该垫布下表面的四角均通过魔术贴与气垫的四角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后侧壁上固定有橡胶垫,该橡胶垫与气垫的上表面抵触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俯卧位通气胸腹部气垫,压板的一端通过滑圈滑动在导向管上,从而可随意调节压板的位置,压板压制在气垫上,使位于压板下侧的气垫则无法充入气体,从而可根据身体不同部位进行选择不同的充气压力,也可满足俯卧位通气时腹部保持悬空的要求,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中A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压板的层次图。附图标记说明:垫板1、气垫2、进气嘴3、胸部垫片4、压板5、导向管6、滑圈7、弧形口8、控制阀9、定位销10、一号梅花手拧11、螺杆12、活动板13、软垫14、二号梅花手拧15、丝杆16、撑杆17、凹槽18、滑槽19、垫布20、橡胶垫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垫板1、气垫2、进气嘴3、胸部垫片4、压板5、导向管6和滑圈7,所述垫板1的顶端设有弧形口8,垫板1的上表面上粘设有气垫2,气垫2左侧壁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进气嘴3,气垫2的上端的开口内设有胸部垫片4(胸部垫片4的材质与气垫2的材质相同,且均与现有技术中气垫床的材质相同),该胸部垫片4的周壁与开口的内侧壁粘设固定,该胸部垫片4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上侧的进气嘴3连接,该管道上设有控制阀9,两侧的进气嘴3之间设有两个压板5,该压板5的右端均焊接固定有滑圈7,该滑圈7套设在导向管6上,导向管6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块固定在垫板1右侧壁的上下两端上,该连接块的一端焊接固定在垫板1的右侧壁上,其另一端焊接固定在导向管6上,滑圈7上插设有定位销10,该定位销10穿过滑圈7后,插设在导向管6上,压板5左端的上侧设有一号梅花手拧11,一号梅花手拧11的下端焊接固定有螺杆12,该螺杆12的下端穿过压板5后,通过轴承与活动板13旋接,该轴承嵌设在活动板13内,且其外圈与活动板13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其内圈与螺杆12的下端焊接固定,活动板13悬设在垫板1的下方,该螺杆12通过螺纹与压板5旋接。进一步地,所述压板5的上下两端均粘设固定有软垫14,该软垫14的下表面与气垫2的上表面接触设置,可通过软垫14对患者压在压板5周边的部位进行支撑,防止其受伤。进一步地,所述垫板1上端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二号梅花手拧15,该二号梅花手拧15的下端均焊接固定有丝杆16,该丝杆16的下端插设在垫板1内,且其设置于弧形口8的左右两侧,丝杆16上丝母的前侧壁上焊接固定有撑杆17,该撑杆17的前端穿过垫板1的前侧壁后,插设在气垫2上端的凹槽18内,该凹槽18设置于弧形口8的上侧,撑杆17的中端滑动设置在垫板1上端的滑槽19内,可通过撑杆17对气垫2的顶端进行支撑,可将气垫2需放置脸部的位置撑开。进一步地,所述气垫2的上表面上设有垫布20,该垫布20下表面的四角均通过魔术贴与气垫2的四角固定连接,该魔术的毛边粘设固定在气垫2上,其刺面缝设固定在垫布20的后侧面上,垫布20为一次性的,可确保卫生安全。进一步地,所述压板5的后侧壁上粘设固定有橡胶垫21,该橡胶垫21与气垫2的上表面抵触设置,可加强压板与气垫2之间的封闭性。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如是女性患者,先根据患者脸部与胸部的距离,转动二号梅花手拧15,二号梅花手拧15带动丝杆16,丝杆16通过其上的丝母带动撑杆17移动,撑杆17在垫板1上的滑槽19内滑动,调节好后,在根据患者的身高和需撑起的位置,调节上下两个压板5的位置,调节好,将两个压板5之间的气垫2抹平,再通过定位销10固定好,然后转动压板5,使其压板5左端上的活动板13位于垫板1左侧的下端,然后一手扶住活动板13,另一只手转动一号梅花手拧11,一号梅花手拧11带动螺杆12转动,螺杆12带动活动板13向上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俯卧位通气胸腹部气垫,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垫板(1)、气垫(2)、进气嘴(3)、胸部垫片(4)、压板(5)、导向管(6)和滑圈(7),所述垫板(1)的顶端设有弧形口(8),垫板(1)的上表面上设有气垫(2),气垫(2)左侧壁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进气嘴(3),气垫(2)的上端的开口内设有胸部垫片(4),该胸部垫片(4)的周壁与开口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该胸部垫片(4)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上侧的进气嘴(3)连接,该管道上设有控制阀(9),两侧的进气嘴(3)之间设有两个压板(5),该压板(5)的右端均固定有滑圈(7),该滑圈(7)套设在导向管(6)上,导向管(6)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块固定在垫板(1)右侧壁的上下两端上,滑圈(7)上插设有定位销(10),该定位销(10)穿过滑圈(7)后,插设在导向管(6)上,压板(5)左端的上侧设有一号梅花手拧(11),一号梅花手拧(11)的下端固定有螺杆(12),该螺杆(12)的下端穿过压板(5)后,通过轴承与活动板(13)旋接,活动板(13)悬设在垫板(1)的下方,该螺杆(12)通过螺纹与压板(5)旋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俯卧位通气胸腹部气垫,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垫板(1)、气垫(2)、进气嘴(3)、胸部垫片(4)、压板(5)、导向管(6)和滑圈(7),所述垫板(1)的顶端设有弧形口(8),垫板(1)的上表面上设有气垫(2),气垫(2)左侧壁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进气嘴(3),气垫(2)的上端的开口内设有胸部垫片(4),该胸部垫片(4)的周壁与开口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该胸部垫片(4)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上侧的进气嘴(3)连接,该管道上设有控制阀(9),两侧的进气嘴(3)之间设有两个压板(5),该压板(5)的右端均固定有滑圈(7),该滑圈(7)套设在导向管(6)上,导向管(6)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块固定在垫板(1)右侧壁的上下两端上,滑圈(7)上插设有定位销(10),该定位销(10)穿过滑圈(7)后,插设在导向管(6)上,压板(5)左端的上侧设有一号梅花手拧(11),一号梅花手拧(11)的下端固定有螺杆(12),该螺杆(12)的下端穿过压板(5)后,通过轴承与活动板(13)旋接,活动板(13)悬设在垫板(1)的下方,该螺杆(12)通过螺纹与压板(5)旋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俯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存岳宫小慧姚世斌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