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本芹专利>正文

一种临床护理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78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护理气垫,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临床护理气垫存在的无侧躺依靠的装置,对隐私部位无遮挡装置的问题。所述柱形气垫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左推囊、右推囊、左挡囊和右挡囊,所述左挡囊和右挡囊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固定绳,所述柱形气垫的外表面设置有脸孔和便孔,所述脸孔的内部设置有脸孔垫,所述便孔的内部设置有便孔垫,所述柱形气垫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带,所述弹簧带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板型气垫的上表面设置有盆槽,所述盆槽的内部设置有便盆,所述板型气垫、柱形气垫、左推囊、右推囊、左挡囊和右挡囊的一侧均设置有充气孔,所述柱形气垫的一侧设置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的一端安装有软管。

A kind of clinical nursing air cush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护理气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具体为一种临床护理气垫。
技术介绍
临床护理是指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提供的个人卫生方面的照顾和帮助,病人卫生护理的目的是为了清除坏死组织、微生物、分泌物和其他污垢,刺激血液循环,放松肌肉,使病人感到舒适,帮助恢复精力,改变病人的病容,消除不良气味,预防褥疮和交叉感染,便于观察病情,在临床护理中,护工会使用一些医疗器械来帮助她们更好的护理病人,其中,气垫是为预防和减缓褥疮疾病而辅助使用的医疗护理床垫,广泛应用于瘫痪、昏迷、重大手术后、骨折牵引、严重烧伤(冻伤)等患者,以及各种重症和终末期患者,适用于医院、敬老院及家庭病床使用,护理气垫通常由充气床垫、气道(连接管)、充气泵等组成,防压疮(褥疮)气垫由若干个气室组成,气垫由气泵充气后,气室维持一定气压,所形成的软性垫,可增加患者身体与垫接触面积,降低身体局部压力。但是,现有的临床护理用气垫存在无侧躺依靠的装置,对隐私部位无遮挡装置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临床护理气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护理气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侧躺依靠的装置,对隐私部位无遮挡装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护理气垫,包括柱形气垫和板型气垫,所述柱形气垫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左推囊、右推囊、左挡囊和右挡囊,所述左挡囊和右挡囊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固定绳,所述柱形气垫的外表面设置有脸孔和便孔,所述脸孔的内部设置有脸孔垫,所述便孔的内部设置有便孔垫,所述柱形气垫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带,所述弹簧带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板型气垫的上表面设置有盆槽,所述盆槽的内部设置有便盆,所述板型气垫、柱形气垫、左推囊、右推囊、左挡囊和右挡囊的一侧均设置有充气孔,所述柱形气垫的一侧设置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的一端安装有软管。优选的,所述柱形气垫与板型气垫设置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左推囊、右推囊、左挡囊和右挡囊均与柱形气垫通过粘扣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弹簧带与挂钩均设置有四个,且弹簧带与挂钩依次分布。优选的,所述固定绳的一端设置有搭扣,且固定绳与柱形气垫通过搭扣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盆槽为圆形结构,且盆槽的直径小于便孔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脸孔的设置,当病人背部受伤或者需要趴于护理床时,通过脸孔的设置,将脸朝下放入脸孔中,病人无需侧头睡所导致颈部的受伤,可减轻趴在护理床上的痛苦。2、本技术通过左推囊和右推囊的设置,当病人自生不可以进行侧躺时,可通过给左推囊或右推囊进行充气,来帮助病人侧躺,并起到支撑和背部透气的作用,减少人工辅助。3、本技术通过左挡囊和右挡囊的设置,在病人排便时,可打开被卷起的左右挡囊,将左右挡囊通过固定绳相连接,形成一个拱形结构,保证病人的私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临床护理气垫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临床护理气垫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临床护理气垫俯视图。图中:1、柱形气垫;2、板型气垫;3、左推囊;4、右推囊;5、左挡囊;6、右挡囊;7、便孔;8、便孔垫;9、便盆;10、盆槽;11、固定绳;12、弹簧带;13、挂钩;14、脸孔;15、脸孔垫;16、充气泵;17、软管;18、充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临床护理气垫,包括柱形气垫1和板型气垫2,柱形气垫1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左推囊3、右推囊4、左挡囊5和右挡囊6,左挡囊5和右挡囊6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固定绳11,柱形气垫1的外表面设置有脸孔14和便孔7,脸孔14的内部设置有脸孔垫15,便孔7的内部设置有便孔垫8,柱形气垫1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带12,弹簧带12的一端设置有挂钩13,可将挂钩挂于护理床底部的支撑架上,起到固定气垫的作用,板型气垫2的上表面设置有盆槽10,盆槽10的内部设置有便盆9,板型气垫2、柱形气垫1、左推囊3、右推囊4、左挡囊5和右挡囊6的一侧均设置有充气孔18,柱形气垫1的一侧设置有充气泵16,充气泵16的一端安装有软管17。进一步,柱形气垫1与板型气垫2为一体结构,方便气垫的搬运,并且板型气垫2也可固定柱形气垫1,使柱形气垫不变形。进一步,左推囊3、右推囊4、左挡囊5和右挡囊6均与柱形气垫1通过粘扣固定连接,可根据患者的需要,随时对左推囊3、右推囊4、左挡囊5、右挡囊6进行拆卸和安装。进一步,弹簧带12与挂钩13均设置有四个,且弹簧带12与挂钩13依次分布,通过四个挂钩的设置,可将气垫床牢牢固定在护理床上不位移。进一步,固定绳11的一端设置有搭扣,且固定绳11与柱形气垫1通过搭扣固定连接,通过搭扣的设置,方便左挡囊5和右挡囊6的使用或收起。进一步,盆槽10为圆形结构,方便清洁,无死角,且盆槽10的直径小于便孔7的直径,当便盆9不用时,可反扣与盆槽10内,起到支撑便孔垫的作用。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气垫放置于护理床上,然后将充气泵16上连接的软管17对柱形气垫1、板型气垫2,左挡囊5和右挡囊6进行充气,待气垫充好气后,将气垫两侧弹簧带12上的挂钩13钩于护理床底部的支架上即可,在病人需要趴于气垫上时,将脸孔14内的脸孔垫取出,将脸朝下对准脸孔14后趴下即可,柱形气垫1上各圆柱之间的缝隙可使病人呼吸无阻,当病人躺卧一段时间需要侧卧缓解背部压力时,可将左推囊3或右推囊4充气,将病人背部一侧顶起,实现侧躺,左推囊3或右推囊4还可支撑病人身体,减少人工辅助,当病人需要排便时,可将便孔7内的便孔垫8取出,将盆槽10内的便盆9放置好,最后将柱形气垫1两侧的左挡囊5和右挡囊6打开,并将左挡囊5和右挡囊6上的固定绳11系紧即可形成一个拱形遮挡体,保护病人隐私,排便完成后,可将洗净的便盆9倒扣于盆槽10内,起到支撑便孔垫的作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护理气垫,包括柱形气垫(1)和板型气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气垫(1)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左推囊(3)、右推囊(4)、左挡囊(5)和右挡囊(6),所述左挡囊(5)和右挡囊(6)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固定绳(11),所述柱形气垫(1)的外表面设置有脸孔(14)和便孔(7),所述脸孔(14)的内部设置有脸孔垫(15),所述便孔(7)的内部设置有便孔垫(8),所述柱形气垫(1)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带(12),所述弹簧带(12)的一端设置有挂钩(13),所述板型气垫(2)的上表面设置有盆槽(10),所述盆槽(10)的内部设置有便盆(9),所述板型气垫(2)、柱形气垫(1)、左推囊(3)、右推囊(4)、左挡囊(5)和右挡囊(6)的一侧均设置有充气孔(18),所述柱形气垫(1)的一侧设置有充气泵(16),所述充气泵(16)的一端安装有软管(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护理气垫,包括柱形气垫(1)和板型气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气垫(1)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左推囊(3)、右推囊(4)、左挡囊(5)和右挡囊(6),所述左挡囊(5)和右挡囊(6)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固定绳(11),所述柱形气垫(1)的外表面设置有脸孔(14)和便孔(7),所述脸孔(14)的内部设置有脸孔垫(15),所述便孔(7)的内部设置有便孔垫(8),所述柱形气垫(1)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带(12),所述弹簧带(12)的一端设置有挂钩(13),所述板型气垫(2)的上表面设置有盆槽(10),所述盆槽(10)的内部设置有便盆(9),所述板型气垫(2)、柱形气垫(1)、左推囊(3)、右推囊(4)、左挡囊(5)和右挡囊(6)的一侧均设置有充气孔(18),所述柱形气垫(1)的一侧设置有充气泵(16),所述充气泵(16)的一端安装有软管(1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本芹朱尤芹赵小素
申请(专利权)人:赵本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