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用电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784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护理用电动床,其中本护理用电动床,包括,床体和主控模块,以及由主控模块控制的升降机构、床头机构、床身机构和床尾机构;其中所述升降机构适于升降床体;所述床头机构抬起床头,以形成适于倚靠的椅背,以及在所述床尾机构放下床尾后,所述床体折叠形成椅子状,并且所述床身机构适于驱动床体向床尾倾斜,进而下床时,床体上被护理人员能够跟随床体形成坐姿,而被护理人员自主下床时,双脚着地后身体略微向前倾就能站起,上床时,被护理人员可以直接坐在床体,再由床体恢复以使被护理人员平躺,这样的设计能够便于行动不便的被护理人员自主上下床。

Electric bed for nur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理用电动床
本技术涉及护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护理用电动床。
技术介绍
在护理人员不在的情况下,传统的电动床对于被看护人员来说由于行动不方便,在床体上不能翻身,导致上下床比较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护理用电动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护理用电动床,以解决被护理人员上下床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护理用电动床,包括,床体和主控模块,以及由主控模块控制的升降机构、床头机构、床身机构和床尾机构;其中所述升降机构适于升降床体;所述床头机构抬起床头,以形成适于倚靠的椅背,以及在所述床尾机构放下床尾后,所述床体折叠形成椅子状,并且所述床身机构适于驱动床体向床尾倾斜。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上框体、下框体,以及分别与上框体和下框体铰接的升降推杆;其中所述床体安装在上框体上;上框体与下框体之间设置有铰接组件;所述升降推杆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升降推杆驱动上框体带动床体升起,并联动铰接组件展开。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包括:依次铰接的床头板、床身板和床尾板;其中所述床身板作为椅子的椅面。进一步地,所述床头机构包括:床头连接座和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床头推杆;其中所述床头推杆通过床头连接座推动床头板抬起,以使床头板形成椅背。进一步地,所述上框体上设置有位于床头板下方的顶杆,以在床头板放下时支撑床头板。进一步地,所述床尾板包括:床腿板和床脚板;r>所述床尾机构包括:分别与主控模块相连的床腿推杆和床脚推杆;其中所述床腿推杆通过床腿连接座驱动床腿板沿着床腿板与床身板的铰接处向下翻转;所述床脚推杆通过滑动组件驱动床脚板沿着床脚板与床腿板的铰接处向下翻转;以及所述床脚板、床腿板、床身板和床头板之间形成椅子状。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滑杆和与床腿板铰接的连接臂;其中所述床脚推杆驱动滑杆沿着滑轨滑动,并通过连接臂带动床脚板下翻。进一步地,所述床身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框体上的支撑柱、与支撑柱铰接的转动杆和通过床身连接座铰接在上框体上并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床身推杆;其中所述床身板架设在转动杆上;所述床身推杆驱动床身板沿着支撑柱与转动杆的铰接处翻转,以使床体倾斜。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固定有插接管;所述床身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的下方设置有适于插入插接管的插接杆;所述插接杆与插接管之间通过插接螺钉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护理用电动床,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升降床体;所述床头机构抬起床头,以形成适于倚靠的椅背,以及在所述床尾机构放下床尾后,所述床体折叠形成椅子状,并且通过所述床身机构驱动床体向床尾倾斜,进而下床时,床体上被护理人员能够跟随床体形成坐姿,而被护理人员自主下床时,双脚着地后身体略微向前倾就能站起,上床时,被护理人员可以直接坐在床体,再由床体恢复以使被护理人员平躺,这样的设计能够便于行动不便的被护理人员自主上下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护理用电动床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护理用电动床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立体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图中:100-床体,110-床头板,120-床身板,130-床尾板,131-床腿板,132-床脚板,200-升降机构,210-上框体,220-下框体,230-铰接组件,240-升降推杆,300-床头机构,310-床头连接座,320-床头推杆,330-顶杆,400-床身机构,410-支撑柱,420-转动杆,430-床身连接座,440-床身推杆,500-床尾机构,510-床腿推杆,520-床脚推杆,530-床腿连接座,540-滑动组件,541-滑轨,542-滑杆,543-连接臂,610-插接管,620-扶手,630-插接杆,640-插接螺钉。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图1是本技术的护理用电动床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护理用电动床,包括,床体100和主控模块,以及由主控模块控制的升降机构200、床头机构300、床身机构400和床尾机构500;其中所述升降机构200适于升降床体100;所述床头机构300抬起床头,以形成适于倚靠的椅背,以及在所述床尾机构放下床尾后,所述床体100折叠形成椅子状,并且所述床身机构400适于驱动床体100向床尾倾斜,进而下床时,床体100上被护理人员能够跟随床体100形成坐姿,而被护理人员自主下床时,双脚着地后身体略微向前倾就能站起,上床时,被护理人员可以直接坐在床体100,再由床体100恢复以使被护理人员平躺,这样的设计能够便于行动不便的被护理人员自主上下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200包括:上框体210、下框体220,以及分别与上框体210和下框体220铰接的升降推杆240;其中所述床体100安装在上框体210上;上框体210与下框体220之间设置有铰接组件230;所述升降推杆240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升降推杆240驱动上框体210带动床体100升起,并联动铰接组件230展开,进而实现由升降推杆240通过上框体210驱动床体100抬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体100包括:依次铰接的床头板110、床身板120和床尾板130;其中所述床身板120作为椅子的椅面,进而床头板110和床尾板130分别形成椅背和椅脚。图2是本技术的护理用电动床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立体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头机构300包括:床头连接座310和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床头推杆320;其中所述床头推杆320通过床头连接座310推动床头板110抬起,以使床头板110形成椅背,床头连接座310的一端固定在床头板110的底部,床头连接座310的另一端与床头推杆320的活动端铰接,床头推杆320的固定端固定在床身板120的底部,进而被护理人员能够倚靠在床头板11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框体210上设置有位于床头板110下方的顶杆330,以在床头板110放下时支撑床头板110,进而避免背靠床头板110的时候,床头板110塌陷的情况,保证了床头板110对被护理人员的支撑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尾板130包括:床腿板131和床脚板132;所述床尾机构500包括:分别与主控模块相连的床腿推杆510和床脚推杆520;其中所述床腿推杆510通过床腿连接座530驱动床腿板131沿着床腿板131与床身板120的铰接处向下翻转;所述床脚推杆520通过滑动组件540驱动床脚板132沿着床脚板132与床腿板131的铰接处向下翻转;以及所述床脚板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用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床体和主控模块,以及由主控模块控制的升降机构、床头机构、床身机构和床尾机构;其中/n所述升降机构适于升降床体;/n所述床头机构抬起床头,以形成适于倚靠的椅背,以及在所述床尾机构放下床尾后,所述床体折叠形成椅子状,并且所述床身机构适于驱动床体向床尾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用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体和主控模块,以及由主控模块控制的升降机构、床头机构、床身机构和床尾机构;其中
所述升降机构适于升降床体;
所述床头机构抬起床头,以形成适于倚靠的椅背,以及在所述床尾机构放下床尾后,所述床体折叠形成椅子状,并且所述床身机构适于驱动床体向床尾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电动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上框体、下框体,以及分别与上框体和下框体铰接的升降推杆;其中
所述床体安装在上框体上;
上框体与下框体之间设置有铰接组件;
所述升降推杆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升降推杆驱动上框体带动床体升起,并联动铰接组件展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理用电动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体包括:依次铰接的床头板、床身板和床尾板;其中
所述床身板作为椅子的椅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理用电动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头机构包括:床头连接座和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床头推杆;其中
所述床头推杆通过床头连接座推动床头板抬起,以使床头板形成椅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理用电动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框体上设置有位于床头板下方的顶杆,以在床头板放下时支撑床头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洁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坦希尔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