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护理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医院护理用护理车,针对现有的护理车存在不便进行角度调节的问题,不便于适用于不同病患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床板,第一床板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床板,第二床板的一侧焊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对第二床板进行连接支撑,所述床架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座,通过转动座的转动实现连接杆的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第二床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便于适用于不同病患的要求,同时通过对病患的仰卧角度进行调节,能够更好的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A nursing car for hospital nur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院护理用护理车
本技术涉及护理车
,尤其涉及一种医院护理用护理车。
技术介绍
护理用车按功能制护理模式设计,主要有送药车、治疗车、护理车。经检索,申请号为201720173363.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医院医用护理车,包括床架、床垫,所述的床架的两外侧分别连接有横杆,两所述的横杆上分别设有多个伸缩气缸,多个所述的伸缩气缸的顶部共同连接有扶杆,所述的床架的一侧设有伸缩输液架,所述的床架的另一侧设有滑杆,所述的滑杆的顶部设有工作台,所述的滑杆上开设有槽,所述的槽内设有粘黏扣,该专利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快捷,适用多种地面,方便进一步治疗,能有效调整床边扶手,同时方便医生护士进行护理操作,大大提高了救治效率。该专利提出的一种医院医用护理车中床架中存在不便进行角度调节的问题,不便于适用于不同病患的要求,同时给医护人员在给不同病患进行护理时带来极大地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进行角度调节的问题,不便于适用于不同病患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医院护理用护理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院护理用护理车,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床板,第一床板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床板,第二床板的一侧焊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对第二床板进行连接支撑,所述床架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座,通过转动座的转动实现连接杆的转动,转动座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远离滑动槽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电机槽,电机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通过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螺纹杆,连接杆的底端延伸至滑动槽内,且连接杆的底端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杆和螺纹槽螺纹连接,通过螺纹杆在螺纹槽内转动带动连接杆滑动。优选的,所述滑动槽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第一限位块,连接杆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块滑动安装于对应的第一限位槽内,保证连接杆滑动不偏位。优选的,所述床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座,床架的下方设有多个支撑座,支撑座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脚轮,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伸缩槽,固定座滑动安装于对应的伸缩槽内,固定座在伸缩槽内滑动,使支撑座带动连接轴转动移动。优选的,所述伸缩槽的两侧顶部内壁上均焊接有第二限位块,固定座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块滑动安装于对应的第二限位槽内,保证固定座滑动不偏位。优选的,所述床架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弹簧槽,弹簧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两侧均焊接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焊接于对应的弹簧槽的内壁上,弹簧对滑动块滑动进行缓冲,同时能够对滑动块进行复位。优选的,位于同一个水平轴线上的两个支撑座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对应的滑动块上,连接轴带动滑动块上滑动。本技术中,所述一种医院护理用护理车通过连接块、连接杆、放置槽、转动座、滑动槽、电机槽、电机、螺纹杆和螺纹槽相配合,能够对第二床板进行角度调节,从而调节病患的角度,在使用时,通过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通过在螺纹槽内转动带动连接杆滑动,连接杆通过在连接块上转动,同时转动座在放置槽内转动,从而实现第二床板进行角度调节,通过固定座、支撑座、连接轴、弹簧槽、滑动块和弹簧的配合能够对床架进行缓冲;本技术能够对第二床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便于适用于不同病患的要求,同时通过对病患的仰卧角度进行调节,能够更好的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院护理用护理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院护理用护理车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院护理用护理车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架、2第一床板、3第二床板、4连接块、5连接杆、6放置槽、7转动座、8滑动槽、9电机槽、10电机、11螺纹杆、12螺纹槽、13固定座、14支撑座、15连接轴、16弹簧槽、17滑动块、18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医院护理用护理车,包括床架1,床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床板2,第一床板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床板3,第二床板3的一侧焊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5,对第二床板3进行连接支撑,床架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6,放置槽6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座7,通过转动座7的转动实现连接杆5的转动,转动座7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8,滑动槽8远离滑动槽8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电机槽9,电机槽9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0,通过电机10输出轴转动带动螺纹杆11转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螺纹杆11,连接杆5的底端延伸至滑动槽8内,且连接杆5的底端开设有螺纹槽12,螺纹杆11和螺纹槽12螺纹连接,通过螺纹杆11在螺纹槽12内转动带动连接杆5滑动。本技术中,床架1上设有电机开关,电机10的型号为Y315L1-4,滑动槽8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第一限位块,连接杆5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块滑动安装于对应的第一限位槽内,保证连接杆5滑动不偏位。本技术中,床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座13,床架1的下方设有多个支撑座14,支撑座14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脚轮,支撑座14的顶部开设有伸缩槽,固定座13滑动安装于对应的伸缩槽内,固定座13在伸缩槽内滑动,使支撑座14带动连接轴15转动移动。本技术中,伸缩槽的两侧顶部内壁上均焊接有第二限位块,固定座1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块滑动安装于对应的第二限位槽内,保证固定座13滑动不偏位。本技术中,床架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弹簧槽16,弹簧槽16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17,滑动块17的两侧均焊接有弹簧18的一端,弹簧18的另一端焊接于对应的弹簧槽16的内壁上,弹簧18对滑动块17滑动进行缓冲,同时能够对滑动块17进行复位。本技术中,位于同一个水平轴线上的两个支撑座14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均转动安装有连接轴15,连接轴15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对应的滑动块17上,连接轴15带动滑动块17上滑动。本技术中,在使用时,通过电机开关启动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螺纹杆11转动,螺纹杆11通过在螺纹槽12内转动带动连接杆5滑动,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一限位槽的配合保证连接杆5滑动不偏位,通过连接杆5在连接块4上转动,同时转动座7在放置槽6内转动,从而实现第二床板3进行角度调节,通过固定座13在伸缩槽内滑动,使支撑座14带动连接轴15转动移动,连接轴15的一端在对应的滑动块17上转动移动带动滑动块17滑动,滑动块17滑动带动弹簧18受力伸缩,通过弹簧18的弹力,从而实现对床架1进行缓冲。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院护理用护理车,包括床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床板(2),第一床板(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床板(3),第二床板(3)的一侧焊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5),所述床架(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6),所述放置槽(6)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座(7),转动座(7)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8),滑动槽(8)远离滑动槽(8)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电机槽(9),电机槽(9)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螺纹杆(11),连接杆(5)的底端延伸至滑动槽(8)内,且连接杆(5)的底端开设有螺纹槽(12),螺纹杆(11)和螺纹槽(12)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院护理用护理车,包括床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床板(2),第一床板(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床板(3),第二床板(3)的一侧焊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5),所述床架(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6),所述放置槽(6)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座(7),转动座(7)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8),滑动槽(8)远离滑动槽(8)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电机槽(9),电机槽(9)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螺纹杆(11),连接杆(5)的底端延伸至滑动槽(8)内,且连接杆(5)的底端开设有螺纹槽(12),螺纹杆(11)和螺纹槽(12)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护理用护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8)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第一限位块,连接杆(5)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块滑动安装于对应的第一限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护理用护理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旭芳,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