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与湖水源热泵复合的供能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暖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与湖水源热泵复合的供能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种产业园区、大型建筑群和小城镇不断涌现,使总建筑面积逐年增加。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舒适性的提高,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呈刚性上升的趋势。建筑能耗作为为满足建筑功能和建筑舒适性服务所必需的能耗。由于持续增长的需求和城市能源结构的调整,全国范围内能源供应形势趋于紧张,能源供应已不能满足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电力负荷连年增加,特别是夏季高峰电力不足和峰谷差增大,每逢夏季许多城市不得不拉闸限电;全国多个城市出现天然气短缺和提价,能源已经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建筑能耗中所占比例最高和节能潜力最大的是满足建筑冷暖舒适需求的空调和采暖负荷。现有技术中建筑空调及热水等系统,耗费大量电能,且电能消耗大,能效比低,不够环保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建筑供冷耗费电能多的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与湖水源热泵复合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燃机组(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3)、湖水源热泵机组(4)和建筑供冷设备(13);所述内燃机组(1)用于发电为用电终端(2)供电;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3)用于吸收所述内燃机组(1)的余热给水降温后提供给所述建筑供冷设备(13);所述湖水源热泵机组(4)用于将所述建筑供冷设备的回水制冷后提供给所述建筑供冷设备(13);/n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3)的加热烟气进口与内燃机组(1)的加热烟气出口连接,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3)的冷水出口与所述建筑供冷设备(13)的冷水进口连接,所述建筑供冷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与湖水源热泵复合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燃机组(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3)、湖水源热泵机组(4)和建筑供冷设备(13);所述内燃机组(1)用于发电为用电终端(2)供电;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3)用于吸收所述内燃机组(1)的余热给水降温后提供给所述建筑供冷设备(13);所述湖水源热泵机组(4)用于将所述建筑供冷设备的回水制冷后提供给所述建筑供冷设备(13);
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3)的加热烟气进口与内燃机组(1)的加热烟气出口连接,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3)的冷水出口与所述建筑供冷设备(13)的冷水进口连接,所述建筑供冷设备(13)的回水流出后分两条支路,一支流入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3)的回水进口,另一支流入所述湖水源热泵机组(4)的回水进口,所述湖水源热泵机组(4)的冷水出口与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3)的冷水出口合并后与所述建筑供冷设备(13)的冷水进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系统还包括双工况冷水机组(5)和冰蓄冷装置(6),所述双工况冷水机组(5)用于将所述建筑供冷设备(13)的回水制冷后再对所述建筑供冷设备(13)提供冷源;所述双工况冷水机组(5)还用于制备流态冰并储存于所述冰蓄冷装置(6)中;所述冰蓄冷装置(6)用于储存流态冰,并将流态冰的冷量释放出来对所述建筑供冷设备(13)提供冷源;所述双工况冷水机组(5)的回水进口与所述建筑供冷设备(13)的回水出口连通,所述双工况冷水机组(5)的冷水出口分两支,一支与所述建筑供冷设备(13)的冷水进口连接,另一支与所述冰蓄冷装置(6)的冷水进口连接,所述冰蓄冷装置(6)的冷水出口与所述建筑供冷设备(13)的冷水进口连通,所述冰蓄冷装置(6)的回水出口与所述双工况冷水机组(5)的回水进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系统还包括制冰板式换热器(7),所述制冰板式换热器(7)用于通过所述双工况冷水机组(5)对所述建筑供冷设备(13)的回水制冷;所述制冰板式换热器(7)的回水进口与所述建筑供冷设备(13)的回水出口连通,所述制冰板式换热器(7)的回水出口与所述双工况冷水机组(5)的进口连通,所述制冰板式换热器(7)的冷水进口与所述双工况冷水机组(5)的冷水出口连通,所述制冰板式换热器(7)的冷水出口与所述建筑供冷设备(13)的冷水进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系统还包括第一融冰板式换热器(8),所述第一融冰板式换热器(8)的第一冷水进口与所述冰蓄冷装置(6)的冷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融冰板式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军,丁承松,黄书晨,任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