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疾病热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75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椎疾病热敷装置,包括上圈体和下圈体,上圈体和下圈体之间连接有截面为弧形的热敷壳,热敷壳内设有热敷袋;上圈体和下圈体之间连接有伸缩件,伸缩件上设有固定件,热敷壳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和下部滑动连接;热敷壳内设有加热器和电源,电源和加热器电连接,热敷袋固定连接在加热器上。本方案实现了对颈部进行精准的热敷,提高了热敷的效果。

A hot compress device for cervical dise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疾病热敷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椎疾病热敷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颈椎疼痛的患者来说,需要对疼痛的部位进行热敷,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疾病的目的。现目前常用的热敷方式是将熔化的蜡体放在袋体中,然后人体趴在床上,将袋体放在颈部上的治疗部位,通过蜡体将热量传递到颈部,从而实现颈部疾病的治疗。由于熔化的蜡体温度较高,故可对疼痛的部位进行热敷,减少患者的疼痛,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具有以下缺点:一是袋体无法固定在颈部上,袋体容易移动,从而使热敷的部位不精准;二是袋体没有保温、加热的功能,当蜡体的温度降低后,需要更换温度较高的蜡体,这样操作不仅比较复杂,而且花费的时间较长,不能连续进行热敷,热敷的效果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疾病热敷装置,以实现对颈部进行精准的热敷,提高热敷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椎疾病热敷装置,包括上圈体和下圈体,上圈体和下圈体之间连接有截面为弧形的热敷壳,热敷壳内设有热敷袋。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为:头部穿过上圈体和下圈体,并使上圈体和下圈体套设在颈部,下圈体可与颈部的底部的部位接触,上圈体可与颈部的顶部的部位接触,这样热敷壳在上圈体和下圈体之间而被支撑起来。由于热敷壳的截面形状为弧形的,因此热敷壳的内壁可与颈部相适应,使得热敷壳与颈部贴合的比较紧密,从而使得热敷袋能够对颈部进行精准的热敷,防止热敷袋与颈部之间具有间隙,保证了热敷的效果。另外,热敷壳可对热敷袋进行支撑,相比现有技术中直接将热敷袋放在颈部上,可防止热敷袋发生位移,避免了热敷袋从颈部脱离,从而保证了热敷袋能够精准的作用在颈部的患处,使得热敷的部位比较精准,治疗的疗效较好。进一步,还包括充气机构,上圈体的内壁上和下圈体的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气囊层和下气囊层,充气机构分别与上气囊层和下气囊层连通。充气机构用于对上气囊层和下气囊层充气。这样,当将上圈体和下圈体套设在颈部的过程中时,可不给上气囊层和下气囊层中充气体,这样上气囊层和下气囊层不会膨胀,上圈体的直径和下圈体的直径较大,避免头部从上圈体和下圈体之间穿过时受到上圈体和下圈体的阻挡,便于使头部从上圈体和下圈体中穿过。当上圈体和下圈体套设在颈部之后,可通过充气机构给上气囊层和下气囊层充气,上气囊层和下气囊层充气之后膨胀变大,上气囊层和下气囊层均可对颈部进行夹持,膨胀的上气囊层和下气囊层分别填补了上圈体和颈部之间的间隙以及下圈体和颈部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上圈体和下圈体套在颈部更加稳固,防止上圈体和下圈体移动,从而避免热敷壳移动,使得热敷的部位更加精准。进一步,上圈体和下圈体之间连接有伸缩件,伸缩件上设有固定件,热敷壳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和下部滑动连接。由此,伸缩件可调节上圈体和下圈体之间的距离,固定件可对伸缩件进行固定,当无需调节时,通过固定件对伸缩件进行固定,从而避免伸缩件伸缩,使得伸缩件的长度保持不变。由此,通过本方案可调节上圈体和下圈体之间的长度,从而适应不同颈部长度的患者。另外,通过使上圈体和下圈体之间的距离变长,可使得颈部向上拉伸,从而可对患者的颈部做牵引治疗,同时配合热敷的治疗,更利于治疗颈椎疾病。进一步,伸缩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下圈体上的竖管和固定连接在上圈体上的螺杆,固定件为转动连接在竖管顶端的螺母,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螺杆远离上圈体的一端插入到竖管中。由此,通过转动螺母,从而可实现螺杆的竖向位移,当螺杆向下移动时,螺杆的底端进入到竖管中,上圈体和下圈体之间的距离变小。当螺杆向上移动时,螺杆逐渐从竖管中出来,上圈体和下圈体之间的距离变大。进一步,伸缩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下圈体上的竖管和固定连接在上圈体上的插杆,插杆的侧壁上设有若干轴向分布的第一通孔,竖管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插杆插入到竖管中,固定件为插入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插销。由此,插杆竖向滑动连接在竖管中,通过使插销插在不同的第一通孔中,从而可调节插杆和竖管的总长度,从而调节上圈体和下圈体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热敷壳内设有加热器和电源,电源和加热器电连接,热敷袋固定连接在加热器上。由此,通过电源给加热器供电,加热器可产生热量,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可传递给热敷袋,从而给热敷袋中的蜡体进行供热,无需将蜡体从热敷袋中取出进行加热,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热敷壳的内部设有空腔,热敷壳的侧壁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滑动孔,热敷袋位于滑动孔中,加热器与空腔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伸缩板,伸缩板之间设有挤压气囊,充气机构与挤压气囊连通。由此,通过充气机构给挤压气囊进行充气,从而可使得挤压气囊膨胀,挤压气囊对加热器进行挤压,加热器朝远离挤压气囊方向移动,加热器给热敷袋一定的压力,使得热敷袋贴在颈部具有一定的压力,这样热敷袋与颈部贴的更紧,治疗效果更好。进一步,充气机构包括充气囊、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主管的一端连通在充气囊上,主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多通管,第一支管连通在多通管和上气囊层之间,第二支管连通在多通管和下气囊层之间,第三支管连通在多通管和挤压气囊之间。由此,通过对充气囊进行挤压,充气囊可给主管供气,气体在通过多通管分别进入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中,从而分别给上气囊层、下气囊层和挤压气囊同步供气,这样上气囊层、下气囊层和挤压气囊可同时膨胀,操作效率更高。进一步,竖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的凸台,螺母的底部设有环形槽,凸台滑动连接在环形槽内。由此,实现了螺母在竖管的顶端的转动。并且,凸台位于环形槽中,凸台与环形槽相抵,可防止螺母与竖管脱离。进一步,电源为电池。电池可给电源进行供电,无需使用外界的电源,不受使用环境的影响,可在室外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颈椎疾病热敷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热敷壳的中部纵向剖视图;图3为螺母的仰视图;图4为竖管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下圈体1、上圈体2、热敷壳3、上气囊层4、下气囊层5、热敷袋6、充气囊7、主管8、竖管9、螺母10、螺杆11、环形槽12、凸台13、电池壳14、加热器15、加热丝16、挤压气囊17、多通管18、第一支管19、第二支管20、伸缩板21、空腔22。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颈椎疾病热敷装置,包括充气机构、均为塑料制的上圈体2和下圈体1,上圈体2和下圈体1均为环状,上圈体2和下圈体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截面形状为弧形的热敷壳3,热敷壳的材质为塑料制成,由于热敷壳3的截面形状为弧形,这样热敷壳3的内侧壁可与颈部贴合在一起。上圈体2的内壁上和下圈体1的内壁上分别粘接有上气囊层4和下气囊层5,上气囊层4和下气囊层5可分别覆盖上圈体2的整个内壁和下圈体1的整个内壁,通过上气囊层4和下气囊层5的膨胀从而可对颈部进行夹持,防止上圈体2和下圈体1在颈部上移动;当然上气囊层4和下气囊层5也可只是分别覆盖上圈体2的内壁的局部部位和下圈体1的内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疾病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圈体和下圈体,上圈体和下圈体之间连接有截面为弧形的热敷壳,所述热敷壳内设有热敷袋;所述上圈体和下圈体之间连接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上设有固定件,所述热敷壳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和下部滑动连接;所述热敷壳内设有加热器和电源,所述电源和加热器电连接,所述热敷袋固定连接在加热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疾病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圈体和下圈体,上圈体和下圈体之间连接有截面为弧形的热敷壳,所述热敷壳内设有热敷袋;所述上圈体和下圈体之间连接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上设有固定件,所述热敷壳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和下部滑动连接;所述热敷壳内设有加热器和电源,所述电源和加热器电连接,所述热敷袋固定连接在加热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疾病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机构,所述上圈体的内壁上和下圈体的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气囊层和下气囊层,所述充气机构分别与上气囊层和下气囊层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疾病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下圈体上的竖管和固定连接在上圈体上的螺杆,所述固定件为转动连接在竖管顶端的螺母,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远离上圈体的一端插入到竖管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疾病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下圈体上的竖管和固定连接在上圈体上的插杆,所述插杆的侧壁上设有若干轴向分布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泽英易维君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